麦子79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6
我觉得以上的立论基础在于:“港股本质上是美元定价”,A股是人民币定价,而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但是,由于港股通的体量越来越大,以及港股通这种流通渠道存在的本身,就使得港股现在更应该考虑成:“港股是美元定价为主,并受到人民币政策影响”。
此处无意于判断上证50和恒生成分指数哪个更加低估,对他们的成分股没啥深入研究。只是在港股相对容易找到估值不夸张,且正经经营的上市公司,因为绝大多数港股是按照公司经营情况来估值的,很少根据所谓的题材和概念来估值。所以我觉得港股的价格更能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