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大超预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4喜欢:23

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简单公布一下本周散户仓位数据。

本周散户仓位数据79.11%,较上周下降0.8%。

……

先吼一嗓子。

今天,刚公布的3月PMI数据,大超预期,属于利好。

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PMI50.8,预期50.1,前值49.1。

中国3月非制造业PMI53,预期51.5,前值51.4。

前期讲过,行情偏震荡,要选择方向,则需要基本面来催化。PMI是宏观方向跟踪的重要基本指标之一。在以往的复盘总结中,PMI的好转与沪深300指数这类核心资产走势密切相关。

2024年第一季度结束了,本周主要是对一季度的总结、后期看法及自己的计划。这期,内容可能会偏长,不仅有投资,还有人生,相信有缘的朋友会耐心看完。

投资,其实是一场修行,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

做复盘的好处,其实是不断总结,提升自己投资的内功,这是一个投资修炼的过程。对于我而言,其实现在更多的内容是写了思考,直接下结论。这就导致一些新关注的读者朋友,不清楚我在写什么。有时候,实在抱歉。我尽可能降低知识层次,让更多朋友能读懂我的文章。

一季度的行情,至少说明一件事。投资,别没事自己吓自己。实际点,还是看一下过去这一段时间,A股的走势图。

PS:下面这图,本来今天标题叫:峰回路转。恰好是一季度行情最好的总结和感受。但实在是PMI数据靓眼了,所以必须吼一嗓子。

上图中,左边,我写了一句,当时这一波下跌,市场的情绪是如何?右边,这一波上涨,市场的情绪,又是如何?

开始解答上述两个问题前,我想记录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天桥下,在那段时间,我记录了很多市场情绪的观察。情绪的价值,远比各种分析,各种利好、利空的消息更加有价值。这是我多年以来的经验。

投资路上,要坚持自己,其实很困难。特别是在A股,以前几个周期还好,但这个周期,一熊就是三年有余,更加体会到我们股票投资市场土壤的不适合。能走得长远的投资者,内心必然是孤独的。

前天,接到一朋友的电话,他说他的私募清盘了。就这几年,他全职投资在家,也很少与外部交流。我说道,我很庆幸,我还留有一个平台可以与外界交流。甚至有机构组织的调研,交流我都尽可能参与,保持适当的社交。否则,投资真的很容易让人自闭。以前,大行情好时,有若干朋友会问我,是否能全职投资。我每次的回复,都是极力不建议的。因为,我清楚,投资,其实赚的是周期的钱。而很多年轻的投资者,错把周期当成自己的实力。走上全职投资这条路,如果没有对外的窗口以及稳定的现金流,那其实是给自己的身心找不健康。

股神,巴菲特,我们都想模仿。但绝大多数人只学了其分析公司的一些方法论。但却不知道其背后一些客观优势是我们本身不具备的。我认为至少有两点:

其一:国运。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经济等等。客观讲,如果纯粹讲国运,我们还在努力的路上。还需要几代人去努力的。

其二:无限现金流。去年,行情不好时,顶着压力定投发车,分批买入基金。大家说我无限现金流,是,这是挺难的事情。但如果我不是为了证明这方法有效,我其实可以完全不投一分钱。而是天天磨个嘴炮,说说行情,赚个收入就行了。但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还是坚定内心去做一件事,就是执行自己的计划,在恐慌的时刻坚定买入。投资,说永远比做,来得容易。我曾经也看过,一位非常知名的券商宏观分析师,他去做基金经理了,但实际的业绩,一塌糊涂。如果你想明白了,无限现金流,背后其实就是仓位管理。仓位管理与投资心态一样重要,这两项比你会选择股票,更加的重要。

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引导别人投资,分享自己观点,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深圳,我有两位高中好友。我们三人,有时间都会吃个饭,喝个茶,小聚一下。我记得2021年有一波急跌的行情,当时刚好相约爬南山。爬的途中,我一时兴起,我说现在指数在2800点,大家可以简单买点沪深300指数,是比较安全的。确实,当时听我这么做是对的。当时,沪深300ETF一波行情上来,怎么说涨个15%-20%是很轻松的。但是,如果不及时兑现。2021年年中之后的行情,大家也清楚,股市一路下跌。虽然,同学们也没有说啥。但我却是极大反思这事。

在今年春节前,我已经回老家。股市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周。当时也有远房亲戚,打电话问我,说介绍几个致富代码给他。其实,我回复的是,如果你没有碰股市,就不要碰这玩意,这东西有成瘾性,有毒。其实和抽烟差不多,一旦你吸上了,可能就很难戒掉。当时,其实,同样的,我刚好在外吃夜宵。短信编辑了一半,致富代码也写了。但最后,我还是删了消息,没发送出去。我思考着,即使在这个底部,你买中了,盈利了。你未来有信心了,可能会加更多的钱进来。但如果加钱进来,万一追高了,最终极有可能还是要承担亏钱的痛苦。

基于此,现在我多了一条准则。不拉任何一位新人进入股市。但是,如果大家已经进入股市,那大家在天桥下一起学习,进步,甚至行情不好时一起抱团取暖。比如,我们一起坚持定投有痛苦,喷一喷,发泄一下,释放一下身体毒素,调节自己的心态,也是一桩正确的事。

写复盘笔记,有时候情感一来,我习惯于当成散文来写,且当走心,这更是纯粹的投资日记。有投资、有人生,不为任何唱多,唱空,而更加遵从自己内心思考,更加真实。

回到上面图中那两个问题。

左边,我写了一句,当时这一波下跌,市场的情绪是如何?

一路的下跌,市场上绝大多数人早已破防。所以,每天晚上,谩骂A股以及嘲讽大树还在持续买入的语言,非常之多。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利空消息,诸如,中国地方政策债务问题、地产问题、人口负增长问题、经济增长发力问题、老百姓没有钱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很多自媒体,纯粹为博流量写出带焦虑的文章,传递速度之快,导致市场恐慌的进一步砸盘。

而到了右边,这一波上涨,市场的情绪,又是如何?

很明显,后台谩骂的声音没了。我发现,前期喷我的空头,也消失了。真的是特别神奇,一涨解千愁。不过,过去这一周,行情有调整,前期天桥下几位主力空头喷子,又开始留言嘲笑我几句。挺好的,留着他们的嘲笑与谩骂,也当是鞭策提醒我自己的不足。

之所以强调上图,一季度的走势,是让大家记住这段极端的时刻,在市场急剧下跌,失去信心的时候,有时候你要逆着人性,顶着压力上。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实战案例。

或许,正是这种时刻,巴菲特的那句,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才是你真正用之于实战的地方。

当时持续的买入,事后来证明大树的坚持其实也并没有错。对,并没有必要去沾沾自喜。错,也没有必要就此一蹶不振。

不管是投资,还是做人做事,别人的安慰规劝,其实都只是辅助,能让你自己真正走出困境的,只有你自己。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常喜欢将对的东西归功与自己的聪明与能耐,将错的事项找各种理由又或者推卸给别人。从这一点看,在投资中,要坦然承认自已的错误,其实也是逆人性的事项。所以,学会坦然面对自己投资上的错误,或许才是真正进步的开始。错误——反思——实践——如此循环,这才是螺旋式上升的正确道理。

当然,在春节前的一波急跌之中,我抄底了,坚持。如果没有记错,后来,我规定着一周投入五万,但因为急跌得太快,甚至我在文章中记录到,要不决策一下,先透支一下下一周的五万。所以,有时候一周就投了十万。当然,在已经熊了三年多的市场,这发车定投,分批进场的金额,其实并不是最大的。过去三年,应该总有三次击穿了3000点,而前两次,那时候在底部,一次性发车的金额比当时的多。

但这一次,恐慌急挫到2600多点,只能说我出手的力度一般。这核心还是和大家碰到的问题一样。一方面,是我现实中后期可能会需要用到一笔钱。所以,我认为后期若用到钱的时候,就已经不是闲钱。所以,我得克制自己的子弹。那时候,我就决定一周买个五万差不多,并且天天下跌,我有时候是将五万分成两次定投出手。毕竟,你无法知道真正最低的那个点是在哪里?

行情从2600多点,涨回现在3000余点,我也没有后悔。毕竟,用闲钱来投资心态会更加好。执行纪律,避免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综合来看,应该是更正确的。

当然,春节之后,第一周急涨了一下,我后面并没有增加更多的资金到这个市场之中。相反,在相对高点,还抛了一些筹码,场内、场外各有一些,现在处于逐步接回的阶段。

目前来看,高抛的筹码,低位是接回的,也算正确。其实,我很清楚,我对今年也并没有太高的预期。目前,采取的是跟随市场的策略。在闲钱可控的情况下,后期有更便宜就捡些,如若市场就这样上去,那大家也乐呵。毕竟,能逐步回本、赚钱,仓位也是足够多了,也是好事。

……

盘点一下,场外基金组合整体情况。

截至2023年结束的时候,我总投入是364.5万元,亏损44.4万元,余320.1万元。当时,累计收益率为-12.18%。这是去年底的情况。

而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我总投入是398万元,亏损50.2万元,余347.8万元(1.2万元是前期高抛部分筹码,但还没有低吸接回部分资金,放在现金宝中),累计亏12.6%。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一季度,主要是在春节前一月份,急跌之中又投入了33.5万元。

我记得前面几天的行情,至少今年是回过本的,应该是整体在亏42万左右。但这几天行情相对波动且剧烈的调整,又亏了一点。但是,整体的累计亏12.6%,这个数据是三年熊市来定投至当前的结果。对于这个成绩,我可以接受。

我看同期,沪深300指数从牛市最高点跌下来,这一波跌了40.3%。偏股混合型主动型基金,跌幅33.5%。但是,我们通过优化后的定投策略,整体实现的亏损是12.6%。同期,若定投沪深300指数下来,亏损是13.45%。所幸,还是比沪深300表现要好些。相信后续,在实战中,会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策略。

PS:常规的定投就是一周一次,固定金额。优化后的定投策略,是高估时少投或者不投,低估时多投,甚至是倍投分批建仓。

若是有兴趣一起坚持场外定投的朋友,可以点击下述蓝色字体、关注好。下次我发车的时候,大家按步骤操作就可以一起定投了。

$主动出击(TIA07033)$ $大树底下硬科技(TIAA026066)$ $大树底下好消费(TIAA026061)$

另,这里特别说一下,偏股混合主动型基金,在行情下跌的时候,是比沪深300指数跌得多的,但是在行情上涨的时候,这一块反弹是好于沪深300指数的。这个结论,在以往我也有过对应的复盘和结论。我希望大家能辩证看待,是因为过去三年熊市,下跌的过程中,整体的主动型基金是表现远差于沪深300等指数的表现。所以,大家现在只敢投ETF。

在去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开始下跌后,主动型基金是被明显赎回,规模减少。大家赎回的资金则逐步加入到定投ETF大军之中。其实,大的趋势我认为是一样的。但更希望大家客观认识到,我上述的结论。

行情好转,主动型基金往往表现更优秀。比如,这一波反弹行情,沪深300指数,从最低点到高点反弹16.16%,而偏股型主动型基金反弹19.4%。

我个人是场内、场外均有,我不偏倚。当然,若是减少被谩骂或者选择主动型基金的错误,如果折中挑指数型基金来定投,对于我们这种公开实盘投资的人而言,其实是一种最折中的选择。

在刚过去的这波行情中,我做过一些高抛,场内,场外以及模拟盘,整体也就拿5%左右的仓位出来高抛低吸操作。整体来说,大方向是对的,摊平成本效果有限,但能摊平一点是一点,一个人自己私底下做高抛低吸,错了就认了,自己反思就是。

但对于敢公开高抛,减仓买入,这几年在整个组合中,虽然高抛次数不多,但几次都是能接回来的。可以说,命中率是百分之百。公开实盘,对于我来说是有压力的。很多时候,我只能采取更折中的方法。比如,我认为可能还会再冲一冲,但起于保守起见,我会先减持部分。有时候在抄底的时候,我也担心哪天企稳反弹了,所以,我还是会分批进场定投。所以,恭喜一些朋友,你们的操作以我为参考,往往会更优于我。

公开实盘,对于我而言,也是一种历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反思与总结。同时,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投资理念。

……

后期行情的一些看法。

投资股市,难免总会去参与猜顶和底的游戏。这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事情。不“猜”,意味着你对行情没有主观的看法。“猜”嘛,往往会有拍大腿错误的操作。

投资,其实是一件非常主观且无法完美的工作。之所以主观,正是因为你必须要有自己的看法,你才有自己对应的操作方法。如果,你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最终只会是凭运气赚的钱,最终凭实力亏回去。无法完美,说的正是别想着自己每次出手都是赚钱出。股民的成长史,必然是一场血泪的亏损经历。

否则,难以成长。

过去这一段时间走的是如下逻辑:

情绪恐慌——过度悲观——砸盘——杀估值——国家队努力救市——情绪恢复——估值恢复……????

接下来呢?

行情走到这,偏向于震荡。我在上周的文章中讲到,技术面有调整的需要,但是资金考虑到后期4月份面临的基本面以及年报、一季度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选择于偏防守的方向,向红利回流。

确实,在过去这一周的行情里,红利方向走势更加是稳定,而涨得多的题材成长则是剧烈波动。同时,我还有另一个结论,指数在这里回调,或许不会调整太多,更多的可能是以行业轮动的现象来完成。而红利与成长的此起彼伏,又恰恰验证了轮动的特点。

所以,到目前来看,指数这段时间,其实就是在一个相对窄幅的区间震荡。我更倾向于,当下的行情是情绪、估值修复之后,再等待消化催化,方向的选择。

若,利好消息先来,那方向则向上。

若,利空消息先来,调整则会更剧烈。

老读者朋友,如果每天都来打卡,看文章的话,我前面一直讲的60分钟顶背离,日级别调整没结束。但是,通过近期行业轮动,震荡式的调整,在这里日级别有了逐步企稳的信号。这种行业轮动的调整,指数确实是不怎么跌,但很多行业和个股,其实剧烈调整了不少。有一些,甚至是这一波没有怎么涨。

下图中,如果将大阳线上涨之后右侧当成一个平台整理,其实算是一个强势整理的结构,至少,调整震荡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击穿左侧的大阳线。同时,随着周四、周五连续两天收阳线,日级别的走势在逐步修复走好。这是当前市场给到大家的信号(结合今天的PMI数据,基本面的配合,是有可能再冲一波的)。

既然,行情给出逐步向好的信号,那我们就跟随市场即可。虽然,内心也非常笃定,A股不可能永远只在3000点这个位置,更相信会更高的点位才是合理的。但是,我也不会去盲目的高举高喊,大牛市之类的话语。以前也喊过,但除了博博眼球,事后证明自己对了牛皮,错了就傻皮一样,没那个必要。

关于大方向以及两点预期,需要说一下。

中期,大方向,就是红利行情的持续性。我思考的是,政策上是鼓励提高分红比例,而这一次年报出来,很多企业都提高了分红比例。而提高分红比例之后,很多个股其实是给市场注入了信心,则极有可能后续还会迎来一波“红利修复”的行情。典型的,消费方向,有一些个股分红就不错,哪怕是增速不高,但股价表现很棒。这一点,大家顺着我前期讲的4%股息率,增速10%左右去选股就行。

短期,另一个,则是周五晚,浙商证券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的消息,这应该是今年第一例券商并购相关的案例。虽然,这消息也算是明牌。但今年依然没有太好表现的券商,是否能在当前技术面日级别有企稳的信号时,由券商带头冲一波前期高点,这显然是非常关键的。无券商,不牛市。

PS:本来,周五晚,我边与大家互动,边复盘,发现券商回调后应该可以重新买了,结果弹窗就出来这个浙商并购成功的消息。内心的小九九想着,周一是不是得追高券商了?

喊口号容易,嘴炮也容易,投资难的是操作。但跟随市场,核心是思考,涨了你的策略在哪,跌了你的策略在哪,这才是最重要和实在的。不信你反思一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思考。

1、想当初,这只个股我下手买就好了,可以赚好多。

2、想当初,有想过要减仓,可惜没有减。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但最终,要让自己心诚口服,知行合一,只有你在股市的挨打中成长。

这些年,与读者交流得越多,我越发觉得,股市其实并不是随便一个人玩得起的。我也给自己定一个原则,不建议任何新人进入股市。同时,但凡决心要离开股市的,我都会支持他的决定。

毕竟,公众号天桥下陪伴大家近十年,每个周期底部,恐慌出现,都有读者朋友后台倾诉,悔恨不已。甚至,有朋友加了我微信的,也有语音聊天,很多人从网友也处成了朋友。炒股的辛酸故事,肯定都是有的。

实在抱歉,愣是把一篇投资季度总结,写成一篇类似人生悟道总结的散文。

太宏观的数据早年我提了很多,看起来头头是道。但是,我现在更相信常识与逻辑。我的看法很简单,只要经济悲观的预期不再下修,指数回不到前低。大环境虽然难,疫情放开一年有余,高层也做了事情在努力,从逻辑上我更相信,慢慢的会见到效果,基本面也会有缓慢的变化。

更多的效果,让我们持续跟踪。

当然,这种预期好转,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最后,上两幅图给大家。本来一幅图就足以说明事情,但无奈,A股沪深300指数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只能用上证指数历史至今的走势图来做辅助。

可以从下面两图中相互印证,A股但凡有大行情,平均一次的时间间隔在6-7年左右。虽然,看起来玄学,是魔咒。但是,6-7年,又恰恰是两个短经济周期的时间长度。我们已经向下三年,说不定接下来几年是一个漫长的向上过程。当然,历史上,也有极端向下长达四年之久的,才开启重新缓慢向上的过程。预期好转的想法要有,但敬畏市场之心不可无。

上证指数趋势图。

沪深300指数趋势图。

投资到最后,应该是大道至简,化繁为简才是最终出路。我每天上来写个文章,聊个天,冒个泡,分享知识与看法,陪伴一下大家。同时,也是大家给予了精神上的支持。不然,投资就仅仅是一个独行者,孤勇者。为了投资,与社会脱节,那就失去了人生部分的意义了。

最后,感谢一下大家,这些年来天桥下的一路相伴。我真实用心的分享所思,所想以及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与大家在天桥下点赞,打Call,密切相关。世间很多事情,其实就是相互手牵手,一起进步,一起过独木桥,最终才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真心感谢大家!

看完文章,多多点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

全部讨论

从2 3年2月20日开始买入,还差10个点解套

03-31 22:03

大树你是对的,劝人炒股就是造孽,损阴德。

04-01 05:03

真心感谢大树!不管自己盈亏、得失,碰到您一位大爱的老师,都是大家好缘分!

03-31 22:47

确实我一直没明白,这个预期“预期50.1”是谁的预期,怎么算出来的啊?

大树,今天是不是你写的?咋这么长?

03-31 21:41

好长

03-31 21:38

“仓位管理与投资心态一样重要,这两项比你会选择股票,更加的重要。”认同

03-31 22:38

既然判断现在是估值修复,情绪修复,也应该看到,经济也在修复,政策更在修复。修复发生在何时,是破损时。好了,既然破损,水就都漏完了,看看去年税收,尤其是个税和印花税,的确是下降了。因此,锅既然修复了,水是个逐渐蓄积的过程。三月PMI拐头向上,预计CPI也会起来,人民银行金融研究院预计会到2%,总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等真正感觉热了,已经过热了。

请问你的实盘在哪看?

03-31 22:38

大佬,我关心的是您几百万本金是怎么赚了,这才是关键。小散户要是本金几万,就算翻倍了也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