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美组合2024Q1利润匡算补正】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25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科思股份(SZ300856)$

感谢@山抹微雪 的用心和指正,犯了一个错误,少计算了巨化股份2个月其他化工品利润,重新更正一下。

巨化股份Q1利润估算】:巨化股份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共有25.4万吨(含飞源51%2.77万吨),按照网友数据:其中内用配额13.6万吨,推算出出口配额11.8万吨(网上13.2万吨,数据打架)。

假设:内用、出口配额按月平均生产,每月内用、出口产量为1.13万吨、0.98万吨。去年利润10亿元,不考虑制冷剂亏损与否,简单认为就是其他化工品全年利润,其他化工品平均月利润0.83亿元。今年其他化工品不涨价、不跌价,利润和去年持平。

内用制冷剂利润:一季度如果制冷剂(内用)平均涨价5000元,Q1利润1.13*3*0.5=1.69亿元。如果平均价格涨价10000元,Q1利润=3.39亿元。

出口制冷剂利润:一季度如果制冷剂(出口)平均涨价1000元,Q1利润0.98*3*0.1=0.29亿元。如果平均价格涨价5000元,Q1利润=1.47亿元。

第一种涨价情况下:巨化Q1利润=1.69+0.29+0.83*3=4.21亿元,这是最保守的算法。

第二种涨价情况下:巨化Q1利润=3.39+1.47+0.83*3=7.53亿元。

巨化2023年Q1利润1.53亿元。通过这种粗略比较可以看出:制冷剂涨价带来的利润乘数效应、倍增效应。5000元的差距利润就是一个量级的变化。个人估算巨化Q1利润4.5亿元左右,增长300%左右。

三美股份Q1利润估算】:懒网友啥信息不提供,还要三美的利润测算,我且辛苦满足一下吧。

三美股份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共有11.7万吨,也按照网上数据:其中内用配额4.89万吨,推算出口配额6.85万吨。

假设:内用、出口配额按月平均生产,每月内用、出口产量为0.41万吨、0.57万吨。去年利润4.86亿元,前提假设和巨化一样不考虑制冷剂亏损与否,简单认为就是其他化工品全年利润,其他化工品平均月利润0.40亿元。今年其他化工品不涨价、不跌价,利润和去年持平。

内用制冷剂利润:一季度如果制冷剂(内用)平均涨价5000元,Q1利润0.41*3*0.5=0.62亿元。如果平均价格涨价10000元,Q1利润=1.23亿元。

出口制冷剂利润:一季度如果制冷剂(出口)平均涨价1000元,Q1利润0.57*3*0.1=0.17亿元。如果平均价格涨价5000元,Q1利润=0.86亿元。

第一种涨价情况下:三美Q1利润=0.62+0.17+0.40*3=2.00亿元,这是最保守的算法。

第二种涨价情况下:巨化Q1利润=1.23+0.86+0.40*3=3.23亿元。

通过上述分拆计算,也可以看出为什么三美近期股价涨幅落后于巨化,一是近期涨幅大的品种是R32,巨化的配额第一,其次内用配额价格涨幅大于出口配额,三美的出口配额比例大于巨化。两个因素三美都不占据优势。但是这也正是三美具有后劲的证据,进入旺季,一旦R134启动和出口价格启动,那时候就是三美的天下了。

三美2023年Q1利润0.2亿元。个人估算三美Q1利润2.0亿元,增长1000%,这就是为什么说三美的弹性大的原因,它制冷剂收入占比77%,远高于巨化的35%。

找到具有独一无二优势的企业,处于高景气周期,再配上好价格,就是最好的结合,就可以远离市场,满仓躺平了。

科思股份分红和一季报】再唠叨一下分仓的科思股份,2023年的分红应该是丰厚的,(2022年利润3.88亿元,净现金流2.87亿元,分红10送10元;2023年净利润7.2亿元,净现金流可能7亿元,账上现金12亿元,没有任何银行借款。)大量新产能今年投产,最大竞争对手印度公司去年12月7日起火停产,一季报惊艳的概率应该也是比较大的,4月17日公布一季报,今天创出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好像开始发力冲击一季报了。多么希望尽快到达目标价,我就一键清仓,全部买入三美股份了。

模型已经给定,各种变化演绎自己套公式就行了。耐心等旺季、等进入沪深300指数,等桑拿模式的提前或延长,最给力的是出口配额涨价,那才是制冷剂拉开精彩行情大幕的开始。

全部讨论

有可能低估了巨化其它非制冷剂化工品的利润,过去三年制冷剂都是亏钱的,售价14000,成本大概18000,每吨亏4000,但最后比如去年还有10亿利润,说明非制冷剂这块的利润远大于10亿,更何况前年是23亿,这10亿还是价格平均下降了40%导致的。从估值上说,虽然巨化制冷剂配额只是三美的两倍多,但市值应该是3-4倍,这多余的1-2倍就是非制冷剂化工品的估值。

04-01 16:08

以前一直想博小盘行业弹性,但是每次都跑不过行业龙头,算了还是老老实实巨化吧

04-01 15:13

今年一季度均价和23年一季度均价以外,是否还要考虑原料成本变化?24年的原料成本比23年应该低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