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全国的“上海化”(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5、上海试验场

很多人说,上海和香港很像。

这话只说对一半。

上海和香港都深受英国文化影响,但香港是个完全独立封闭的英属殖民地,而上海则是华洋杂处的租界,情况比香港复杂得多。

“租界”二字,象征着主权沦丧的民族耻辱。

但反过来想,西方殖民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管理这片中国土地,而租界和隔壁华界并没有物理上的硬隔离,犬牙交错,互通有无,在租界或附近生活工作的中国人,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西方文化影响,

但脚下这片土地又是自唐末以来千年未变的经济中心(江南),中华文明不可取代的核心板块,比孤悬海外的港台新加坡保留了更悠久的中华文化底蕴,更深厚的农耕民族习性。

两种文明形态长期冲撞、混杂、交融,最后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创新:海派文化。

可当年天津、汉口、广州、厦门、杭州、哈尔滨都有租界,甚至连九江、镇江都出现过租界,凭什么只有上海那么特别?

一、存续时间最长。

从1845年设立最初的英租界,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实质性收回主权,前后长达百年,在时间的延续性上,其他任何租界都无法比拟。

二、面积最大,外国人最多。

上海租界面积比全国其他23个租界面积加起来还要大50%。

最高峰时,上海居住了16万外国人。

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外国人,有助于杂交出可持续传承的独特地域文化。

三、涉及国家最多。

租界最主要的老外当然是最初三块租界的主人:英国人、美国人和法国人。

还有主要经营各种实业(制药、染坊等)的德国人,

聚集在虹口的日本人(所以陈真踢馆的地方叫“虹口道场”),

来自中东的沙逊、哈同、嘉道理等犹太豪门(哈同在上海白手起家,最为传奇)和后来躲避纳粹迫害的2万多犹太难民,

俄国革命后逃过来的白俄贵族,

日韩合并后,韩国仁人志士组建的流亡政府,

帮英国主子管治安的印度旁遮普锡克教徒,

来自澳门的土生葡人(有葡萄牙血统),

还有意大利人、丹麦人、瑞典人、奥地利人、西班牙人、荷兰人……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旗上有12个国家的国旗——

上海有法国人造的天主教堂,英国人造的长老会教堂(新教),美国人造的浸信会教堂(新教)、俄国人造的东正教堂,还有犹太人造的犹太教堂,印度人造的锡克教堂,穆斯林造的清真寺,还有中国人自己的孔庙、城隍庙、道观、佛寺。

这种复杂性,别说国内,放眼全球,找不到第二个。

三教九流,华洋杂处,迫使上海必须拥抱一条核心价值观:

海纳百川、包容异见

四、经济最发达。

作为政治中心,当时北京/南京也有很多外交人员,但人家是来当差的,一纸调令,随时准备拎包走人,从没把这当家。

但上海的自由开放,多元包容,让很多老外真心爱上这座城市,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来,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家,自然欧美出现什么新鲜玩样儿,都要第一时间引入上海。

像马路、天气预报、煤气、电话、电灯、汽车、无线电、抽水马桶、花洒、自动扶梯……上海都是整个远东最早引进的。

好莱坞新片上映一周内,上海就会上映,日本影迷也要跑到上海才能一睹为快。

所以到上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整个印太地区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生活最时尚的城市,不仅远超天津、青岛、广州等其他国内大城市,也比香港、新加坡、东京更繁荣。

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地理决定论。

直到今天,海运还是成本最低,运量最大的运输手段,所以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中,天然良港更易和其他先进文明交流,产生经济繁荣的大都市。

这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根本原因。

因港而兴的城市,除了要满足“水深港阔,不冻不淤”的条件,最好还有两个buff。

一是位于世界主航道,来往船只都离不开你;

二是有广阔腹地,成为连接眼前世界和背后腹地的枢纽。

像新加坡,扼守世界主航道的关键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才能兴起。

但新加坡就是个岛国,没有腹地。

香港扼守中国南大门,位置同样重要,但背后还有珠三角和珠江航道,自然条件比新加坡更好。

上海位于中国弓形海岸线最中心的突出部,南来北往的船只都绕不开,日韩船只要去南洋,同样会途径上海,而与北美的贸易,上海港出发也距离最近。

更重要的是,上海北靠长三角平原,南依杭嘉湖平原和甬绍平原,沃野千里,水网密布,气候温润,适宜人居。

因为“地灵”,才有“人杰”,千年以来,“江南”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代名词。

而借助长江水道,大型船舶可一路通航到宜宾,皖南、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全串起来,再通过京杭大运河,把北方连起来。

这种自然条件,举世无双。

尼罗河和黄河,一个流经沙漠,一个流经黄土高坡+沙漠,流量不大,水浅滩多,通航能力弱。

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量够大,但水位经常暴涨,把陆地都给淹了,反而不利于稳定通航。

俄罗斯境内几条大河和我国黑龙江,都有较长冰期。

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通航能力不错,吃亏在腹地偏小。

恒河腹地人口比长江还多,但河流主体在印度,河口却在孟加拉国,作为国际河流,协调不易(湄公河也类似)。

而且不像长江有明显地势差,便于造大坝调节水量+发电,恒河从喜马拉雅山发源后很快冲出峡谷,几乎完全是平原河流,造坝调节难度较大。

只有密西西比河,腹地够大、航道够长、流量还行,能和长江媲美。

可惜,出海口不在世界主航道上。

世界主航道是从欧洲经苏伊士运河入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太平洋,再经中日韩到美国西海岸,穿越巴拿马运河到美国东海岸,再回到欧洲。

对亚洲外贸,走西海岸洛杉矶、旧金山,对欧洲外贸,走东海岸纽约、波士顿,美国东西海岸间的内贸,主要靠铁路和卡车。

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对着相对落后的拉美,去亚洲要绕巴拿马运河,去欧洲要绕佛罗里达半岛,划不来。

而通过一系列运河,密西西比河流域经五大湖,最后和纽约港连了起来,所以美国内陆物资完全可以经纽约和世界相连。

总之一句话,上海的地理条件,纯属老天爷赏饭吃。

在人类迈入星际文明之前,只要我们不折腾,一心一意搞经济,探索可持续的现代化之路,上海的基本条件决定了,早晚会成为和纽约、东京齐名的全球最顶级城市。

政策可以说变就变,但城市位置没法变,买房选上海,永远是相对最稳妥的选择。

6、上海滩风云

回顾上海百年租界史,很多细节值得玩味。

上海最早的英租界在老黄浦区(苏州河-外滩-延安路-南北高架之间)。

之所以没把租界直接划在长江口,一是长江口风浪较大(相比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先天条件更好),而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也有不错的通航能力,能作避风港。

二是上海早在1291年(元代)就已设县,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又建了城墙。

这就是上海今天的老城厢(原南市区),豫园、文庙、老西门、小南门都在这,当时上海已有十多万人口。

英国人初来乍到,需要地方政府和民间劳力协助,把租界设在县城北侧的江边,方便做生意。

法国人跟来后,就在英租界和上海县城之间的狭长区域,建了法租界(金陵东路、大世界、十六铺一带)。

美国人跟来后,就贴着英租界西边,搞了块美租界(老静安区和苏州河以南的普陀区)。

为响应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租界人心惶惶,英美法组成公共租界,以求自保。

起义扑灭后,三观不合,法国退群,自己单独玩去了。

后来法租界向西大幅拓展到北卢湾、北徐汇和长宁一部,也就是今天所谓“梧桐区”、“衡复”、“巨富长”(包括《繁花》里夜东京所在的进贤路)。

英租界和美租界重新合并成公共租界(中区和西区),后来跨过苏州河,扩充北区和东区(虹口区和杨浦区南部)。

华界城区主要有南北两块。

南边的是上面说的老城厢(南市)和肇嘉浜以南的卢湾徐汇。

北边的是苏北流民聚居的闸北和向西扩建的普陀。

1930年代,国民政府还曾以江湾五角场(杨浦)为中心,雄心勃勃打造“大上海计划”,可惜被抗战打断。

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界犬牙交错,导致上海出现罕见的“一市三治”。

电压不同,有110伏,也有220伏。

电车轨道不同,从闸北到公共租界、法租界,再到南市,要换三趟车。

连黄包车牌照都不一样,车夫至少得捐两块牌照才能正常经营。

最重要的是法律不同,有用英美法、有用法国法,有用大清律或民国法。

这和我们今天说的一国两制也不一样,因为三区之间没有硬性边界,情况就很复杂。

比如你在华界不能骂清政府,鼓吹排满革命,那是杀头的大罪。

跨过一条马路,到法租界就可以随便骂,报纸随便印,书籍随便出,这是民主权利。

清政府一点办法没有,革命思想就这么传播开了。

我党一大在法租界召开,也是打了这个擦边球。

别看现在新天地非常繁华,100年前还属于法租界边缘地带,便于隐蔽。

即使如此,当时整个西方都想扑灭苏俄革命火种,在法租界搞这种秘密集会也不允许,马林被盯上后,果然巡捕房来搜查,最后一天只能去嘉兴吃粽子。

所以二大时,我党代表又长了个心眼,选了公共租界中区、西区和法租界的三不管交界地带(今延中绿地西北侧)。

周恩来后来在上海组织地下活动,也是不断用假名换地方住,租界里,只要交钱就行,没人管你是谁。

再说个神奇的故事:

1916年6月,一战远东战场上,奥匈帝国军队在伯力战役中被俄军打败,一个学建筑的奥匈帝国士兵被俘。

2年后,十月革命爆发,这个年轻士兵趁乱逃跑,一路逃到哈尔滨。

但此时,奥匈帝国已被肢解,士兵本是匈牙利人,家乡却被划给斯洛伐克,他突然成了没有祖国的流民。

无奈之下,只能来到上海,因为这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不需要任何身份证件也能工作生活的地方。

上海成就了他的建筑大师生涯,他也为上海留下了国际饭店、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大光明戏院(大光明电影院)等一票灵魂级建筑遗产。

他就是拉斯洛·邬达克。

英法租界之间有条界河,在今天延安东路-西藏南路一带,叫洋泾浜,大量货物都在这里装卸,洋泾浜上的桥就成了三不管地带。

哪怕有人贩毒,法租界巡捕来抓人,只要跑到桥那头的公共租界,巡捕就拿你没辙,反过来也一样。

由于华洋杂处,为了和老外打交道,不少上海人学会了一口“小笼包味”的独特英语——词汇来自英语,语法依据汉语。

后来这种英语被称为“洋泾浜英语”,久而久之,“洋泾浜”就成了嘲笑别人发音不标准,不地道的代名词。

所以最初,“洋泾浜”并不是指上海话不地道,而是英语不标准。

这就要说到上海话的独特性。

开埠前的上海话,属于松江话一个分支,松江话则属于吴语太湖片的一个小片。

开埠后,外来移民大量涌入,城市规模成倍增长,老城厢里住了500年的上海土著逐渐靠边站。

外来移民主要四大族群:宁波人、苏州人、苏北人和上海近郊农民。

宁波苏州本就是江南富庶地区,历史悠久,善于经商,离上海最近,正好来帮老外做生意赚钱。

苏北属于中原文化圈,人口稠密,战乱频发,黄河或淮河一泛滥,就得到处逃命,并逐渐形成“往苏南逃”的路径依赖(山东往东北逃,河南往陕西逃)。

上海崛起后,纷纷涌入上海讨生活。

所谓“民国老派上海话”,就是开埠前的“古董上海话”,吸收宁波话、苏州话、苏北话大量语音词汇后的杂交产物。

比如苏北话最具代表性的“乖乖隆地咚”,是表达强烈惊讶、赞叹的语气词,被上海人拿来发扬光大,后来甚至跟着外逃的上海人传到香港。

郭富城的《浪漫樱花》主题曲里就有“乖乖隆地冬,come and dance with me……”

总之,来了就是上海人,走了就不是上海人。

有本事在上海赚大钱,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的就是上海的主人,没本事赚大钱,交不起房租就只能灰溜溜滚回老家。

所以49年之前,上海人员流动非常频繁。

这使得上海话一直处于快速流变的活跃状态,从来就不存在所谓一锤定音的“标准上海话”,这是其他吴语方言区不存在的。

一个典型案例:“阿拉”本是宁波话“我们”的意思,老派上海话应该叫“吾呢(ngu'gni)”,但上海实际上长期混用,两种表达方式都是上海话。

如果有上海人强行给你科普“标准上海话”应该是“吾呢”而非“阿拉”,说明这人只是半桶水晃悠,根本没理解海派文化精髓。

后来,由于“ngu”这个音很难发,上海人越来越懒,直接发成“wu”。

我这代80后上海人一般都这么说,也不会在日常交流中再使用难发的尖团音(舌尖前塞擦音,普通话已把所有尖音改为团音),还被很多自以为说着一口“正宗”上海话的老上海人抱怨“现在的小囡不会讲上海话”。

其实,这世界哪里有什么“正宗XX话”。

你的故乡,不过是祖先移民的最后一站。

除非没有人员流动和创新交流,一切静止不变,“正宗”的东西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但文明就是要在不断交流中碰撞火花,才能进步呀。

否则,最“正宗”的智人今天还在东非草原打猎。

否则,就不会有“河北特产正宗安徽牛肉板面”。

站在更长的历史周期看,正宗≈骄傲自大,故步自封≈走向自我毁灭。

以前我说,挺喜欢澳洲“欧洲底子+亚太地缘”的多元文化,希望以后送孩子去澳洲留学。

很多人担心:土澳那口音太不地道了,以后孩子改不过来,出去和美国人交流,多土啊……

那美国人说啥口音?

美国北部、南部、西海岸口音都不一样,VOA标准美语实际上是中西部荒漠的口音,目的是方便西进运动时,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彼此交流。

移民国家,管你咖喱味、大蒜味还是咖啡味,早就见怪不怪。

你在国内学了一口标准美语后信心满满跑去美国,当地很多方言俚语还是听不懂,只有在当地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慢慢融入这种语言文化中。

前现代社会,语言象征着阶级身份,用以分别“人上人”和“人下人”,所以茴香豆的茴要搞出四种写法,古典英语要搞出一堆不符合发音规则的读法,增加学习难度,英式贵族教育还非要学拉丁语。

但现代社会追求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也就是人人平等,好好说话,别装逼,别歧视,彼此能听懂就行。

上海话的演变,非常符合这种现代社会价值观。

和其他吴语区最大的不同是,上海话中有大量源自英语词汇的奇特创新。

我做了个表格,有兴趣可以看下——

首先,上海话创新完全无视语法。

名词可做动词,water=损坏;

名词可做形容词,tendency=吃相难看的;

动词可做形容词,on sale=不靠谱的;

短语可做形容词,too bad=不厚道的;

中文动词+英文名词,混chance;

中文动词+英文动词,接leads;

中文动词+英文形容词,扎dashing;

英文名词+中文形容词,monkey精;

英文形容词+中文名词,Russian汤;

甚至句子都可以做名词,I say=阿三。

其次,上海话创新脑洞非常大。

比如number one(拿摩温)的引申义就令人意想不到,但仔细琢磨,又十分形象,拍案叫绝。

随着上海城市地位强势崛起,上海话也逐渐成为吴语区中最强势的代表性方言,周边吴语城市也逐渐吸纳了上海话的很多创新词汇。

又因为一大批流量作家微博大V都在上海租界码字,把很多用上海话翻译的词汇写入作品,全国流传,最后成为普通话。

如果你懂上海话,会发现“沙发”、“咖啡”、“巧克力”这些外来词,相比普通话,上海话发音更接近英语。

那时的上海,不拘一格,汇天下英才,海纳百川,集百家所长,锐意进取,开风气之先,引领着全中国的现代化。

今天移动互联网全球普及的时代,回头看当年的上海话创新,会发现无比超前,和今天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一样——

源自生活,简单实用,打破语法,形象生动,脑洞大开,广泛流行。

干饭人、凡尔赛、躺平、内卷、神兽、后浪、爷青回、芭比Q、EMO、gg、yyds……

透过这些流行语,你还是能依稀察觉出,当代年轻人潜意识里对民主、平等、自由价值观的认同。

7、上海人精神

过去几十年,上海、上海人、上海文化,在国内口碑一直不太好。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上海过往成就太过耀眼,很难不让人羡慕嫉妒恨,上海城市文化也太过特立独行,自成一体,很难让其他没有被西方文化长期浸润的地区认同。

所以上海一直被贴上“崇洋媚外”、“买办文化”等负面标签。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归根到底,越丑的人越怕人家说他丑,越穷的人自尊心越强,越怕被别人看不起。

我们祖上阔过,近代又被打自闭了,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扭捏在一起,很多对西方不够了解的国人,就容易对西方产生强烈敌意。

那些帮洋人办事,被洋人同化的同胞,则是“认贼作父”的二鬼子,更可恨!

但仔细想想,中国挨打是因为落后,落后就要向先进文明学习,上海因为独特地理位置,最先深入接触西方文明,不断学习吸收,并努力与中华文明融合,为中国探索走向现代化的创新之道,又有什么错呢?

上海人是崇洋,但不媚外,洋人送来的好东西,为啥要拒绝?

上海人也爱国,祖宗传下的好东西,为啥要丢弃?

上海人爱喝咖啡,也爱喝茶,爱喝红酒,也爱喝绿豆汤,爱吃西冷牛排,也爱吃东坡肉,爱吃提拉米苏,也爱吃生煎小笼,早饭可以鸡蛋牛奶和豆浆泡饭混着吃,又有什么错呢?

第二个原因,的确是上海人自身问题——排外

为什么一个当年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什么样的异见人士都容得下的上海,会突然变得如此傲慢,如此排外?

因为高度市场化的人才流动,被一纸A4,强行禁止。

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国家无力负担过多城市人口,城市也没那么多岗位给进城农民,就通过城乡二元割裂的户口制度,把城里人和农村人一分为二,各过各的。

那些30-60年代出生的二代上海移民,拿到了无比宝贵且不可再生的上海城市户口。

由于上海继承了民国遗产,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哪怕全国都很穷,国家依然会优先保证上海物资供应。

过往如此辉煌,现在依旧是共和国掌上明珠,人口流动被禁,“人上人”地位不可撼动,温室里的上海人自然容易产生傲慢与偏见,抱团洗脑,不断强化这种充满优越感的“高华”身份认同。

正常社会,人群一定正态分布,上海人哪怕海外关系多一点,见识广一点,生活条件好一点,也还是少数杰出,多数平庸。

越是平庸愚昧之辈,越见不得外来精英之优秀,越容易产生迷之自信——上海之外皆乡下!

除了户口,语言也成了识别身份地位的重要手段。

只有住上海市区,讲一口“标准”上海话,才是上海人。

上海郊区,讲着松江、青浦、奉贤等本地方言的,不算上海人。

虽然双方沟通毫无障碍,只是语调上有轻微差异,也一概打入“乡下人”行列。

如果你对一个迷之自信的上海人说,你们“上海本地人”如何如何,相当于是在骂他“乡下人”——你才是本地人,你们全家都是本地人!

即使在市区,上海人还是无法免俗,为了虚荣心,互相撕逼。

当年法国人最会过日子,花园洋房,梧桐大道,咖啡红酒,法租界也搞得最高大上,加上同样宜居的公共租界西区,成了老上海口中所谓“上只角”,房价最高。

其他较晚开发的租界、华界或城乡集合部,称为“下只角”。

直到改开初期,由于城市界面没有太大变化,上海市区居民依然存在这种可笑的歧视链:

静安≥徐汇≥卢湾>长宁≥黄浦>虹口>南市>杨浦>普陀>闸北(光这个排序,上海人内部也能吵翻天)

你说浦东呢?

撒?那是乡下!根本不入流!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直到最近30年,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上海重新张开怀抱,海纳百川,再次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展翅腾飞,逐渐恢复昔日荣光。

只不过有些曾独享政策红利的老上海人,面对越来越陌生的新上海,可能还是会流露出对外地人(新上海人)骨子里的歧视。

如果你在上海曾感受到过这些阿姨爷叔恶意满满的歧视,我作为他们的晚辈,向你表示诚挚的歉意~

虽然地理决定论是根本,但别忘了,政治形态也会影响文化形态,并反过来影响经济形态。

那一代上海人的傲慢和排外,是在禁止市场经济,禁止人口流动的政策助推下形成的。

1949年之前上海的光辉岁月,不是靠县城里住了500年的土著创造的,而是靠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共同打拼出来的!

当时的上海,特别像后来的深圳。

来了就是深圳人,走了就不是深圳人。

有本事买得起房,你就是深圳的主人,买不起房,最终只能灰溜溜滚蛋。

很残酷,但也很公平。

中国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成是全国的“深圳化”。

虽然经历40年蛰伏,但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化,依然延续至今。

很多人嘲笑上海人斤斤计较,小家子气。

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老百姓没有铸币权,手里就这么点铜钿,想让日子过得更好,当然要讨价还价,能省则省,这不也是理财真谛吗?

很多人嘲笑上海人只吵架不动手,俩大老爷们能在车上对骂半小时,互相威胁无数次,但就是打不起来,一点不爷们,太怂了。

但你家孩子和同学发生冲突,难道你会教育他“吵什么吵,直接上去削他”?

现代社会讲究法治精神和经济理性,打赢坐牢赔钱,打输住院受苦,本就图个情绪宣泄,吵架安全又实惠,为啥要选性价比更低的打架?

很多人嘲笑上海人不愿通融,缺乏人情味。

因为上海人有很强的契约精神。

做事谈生意喜欢丑话说前头,风险事先挑明,做不到的事不答应,不会死要面子夸海口,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亲兄弟,明算账,约定全白纸黑字写下来,避免事后扯皮,对大家都好。

很多人嘲笑上海人为人冷漠,不讲义气。

因为上海人深谙群己权界之道。

公共问题,上海人也会热心关注,积极建言。

但私域问题,别人不想说,你不能随便打听,人家不想听你说,你也不能只图自己口嗨。

总之,我的私事你别管,你的私事我也不管,和大家都有关的事,一起来商量。

有事说事,别刚认识就和我称兄道弟,把我往死里灌,上海人从来不兴这套。

比如北京的哥能从“海里”一路吹到“宫里”,但上海差头司机大多少言寡语,表现“冷漠”。

因为可能你服务的乘客正在工作,看手机,休息,或者人就不爱说话,你非拉着人家唠嗑,是只满足自己交流欲,不顾别人感受的自私举动。

但如果乘客主动表现出聊天欲望,差头司机一般也会给予回应。

很多人嘲笑上海男人整天围着菜场厨房“买汏烧”,没出息。

尊重女性,主张男女平权,家务谁都能做,不正是现代文明提倡的平等观念吗?

在女拳师横行互联网的几十年前,上海男人已深谙此道,并在生活中长期践行。

很多人嘲笑上海人唯唯诺诺,胆小怕事,不像北京人或广东人那么敢说。

对比京沪粤三地媒体尺度,能明显看出,上海本土媒体就是渣渣,谨小慎微,稍有敏感的内容都不碰。

这种媒体风格和上海人性格一脉相承。

上海人既重视现代文明的“秩序”(明规则),也深谙中国国情的“规矩”(潜规则),大家都懂的,那就不聊,反正聊了也没用,还不如省点力气。

所以上海人喜欢聊更实在的话题,炒股、买房、赚钱……

以上种种上海人特点,归结起来就三个字——拎得清

意思是能理解问题本质、看透事物真相,并知道自己该做(说)什么,不该做(说)什么。

用《繁花》的话说,拎得清≈不响。

这也是上海文化中,对为人处世的最高评价。

拎得清有两层含义。

一是有“拎得清”的能力(智慧)。

这需要具备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理性精神,科学态度,从而产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拨云见日,直击内核。

这是华洋杂处的过往,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共同塑造的。

二是有“拎得清”的意愿。

到底什么该做(说)?什么不该做(说)?

一方面,上海植根于江南,植根于中国,同样继承了大河农耕文明的优点,勤劳、坚韧、谨慎、服从,识大体,顾大局,温润谦和、允执厥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另一方面,上海也吸收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民主、平等、自由、博爱……

如果两者产生矛盾,就需要拥有智慧和勇气,找到一条平衡之路。

8、中国的现代化

今天需要有智慧和勇气,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平衡之路的,不只是上海,更是整个中国。

放眼世界,印度、伊朗、土耳其、埃及这些对本国历史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文明古国,也面临类似考验。

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贫富分化加剧,美国自身也暴露出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多第三世界国家老百姓对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双标”嗤之以鼻。

土耳其埃尔多安,埃及穆兄会,印度主播公然抨击美国双标,力挺俄罗斯……

面对困境,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包括欧美内部,也都有重新走向保守、孤立、对抗的强烈呼声。

回顾历史,极端保守主义和极端激进主义一样,本质是“愚昧”的体现,与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这时,不妨静下心想一想:

过去3000年,中国为代表的大河农耕文明和希腊为代表的海洋商业文明,各有哪些优缺点?

过去500年,为什么是西方引导全人类走向民主与科学的现代社会?

过去100多年,中国历代仁人志士探索各种自强救国之路,都有哪些成败得失?

尤其是上海探索的“中西合璧”的独特道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过去50年,新加坡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有何启发?

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

最后,什么是真正的“现代化”?

吃好穿暖,有房有车只是现代化的基本物质条件。

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使得多数国人的认知模式,完成现代化转型。

用理性代替盲从;科学代替愚昧;平等代替特权;实事求是代替弄虚作假;互相尊重代替非黑即白。

PS:本文为22年旧作,由于独特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文章后来消失。

如今翻新上架,一方面,还是想正本清源,为长期“污名化”的上海正名。

另一方面,也为我接下去要写的《繁花》解析,奠定最核心的知识背景,敬请期待~

全部讨论

01-31 22:23

老师请问孩子留学生500后需要交1.5倍社保,到底落不落上海呢?发现落户上海需要交1.5倍,需要交一年犹豫不决的,关键去上海买不起房子?发现好多人想落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