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物业股,是“皇帝的新装”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5喜欢:14

最近港股物业公司股票又暴涨了,某些物业公司的PE已经去到五六十倍PE了,据说某物业龙头一级市场的估值也是往70倍PE以上喊。如此高的估值水平背后隐含着投资者认为物业管理拥有极好的商业模式和成长性,但是这种认知究竟是符合逻辑的,还是某种程度上的“皇帝的新装”呢,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只是没有人愿意说出来而已,因为这个游戏还要玩下去...

关于物业公司,笔者有几个疑问,一直不得求解:

1、世界商业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这样的商业模式?以人作为主要的资源要素,人是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主体,行业没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人力成本长期上涨,收入端没有明显的溢价能力,但是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可以拥有20%-30%的ROE?

2、中国物业公司为什么有远高于海外物业管理巨头的利润率(10%以上的净利润率对比不到5%的净利润率)?

3、中国物业公司超高毛利的背后,有多少来自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前期案场管理,车位租赁,房屋代理销售这些关联交易也许收入看起来不大,但是却不怎么需要成本的投入,对真实毛利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为何同样的一元钱的业绩,在地产公司那只能给5倍PE,在物业公司能给50倍PE?

4、某50倍PE的公司收购另一个二级市场15倍PE的物业公司,同样的管理项目,同样的利润,在收购方那边转手就变成了50倍PE?究竟是哪里错了?

5、扣除掉关联母公司交付的物业项目以及并购项目,现在物业公司漂亮的增长曲线到底有多少来自于第三方拓展和所谓的增值服务?母公司每年新增销售项目面积停滞不前,物业公司管理面积基数变大的情况下,关联方项目带来的边际增长大幅下降,并购价格水涨船高,资本市场给并购还有关联方项目的带来的增长以50倍的PE是否合理?

6、据说某物业公司的关联方卖房子的时候,会免去业主前几年的物业费抵扣购房款,这些物业费由关联方支付给物业公司,这样子物业费的回款率就很高了?

6、按照法律规定,物业经营收入的收益归属于业主,但有多少物业公司真的把这块收入给到业主呢,报表上作为自己的收入是否合理?

7、物业费ABS的去向究竟去了哪?多少是通过购买理财产品的形式又给到了关联方?物业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有多少是存到了关联方的财务公司?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可以自己使用的。

10、物业增值服务的逻辑到底可不可行,行业摸索了那么多年,能摸索出来吗?物业公司普遍认为自己拥有了业主,就可以把这些用户转化成增值服务的对象,这种类比逻辑下难道我们应该给通信运营商跟腾讯一样的估值吗?因为通信运营商也有大量的用户。

 @不明真相的群众   @雪球  

以上猜想,纯属瞎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全部讨论

2021-04-02 09:42

试着瞎掰一下:
1、问题太深奥。看不懂。但是ROE我认识。一般认为ROE很高代表着某种竞争力。但是物业公司,我倾向于认为只是净资产很少导致的。也就是这个ROE,只代表着这个生意很轻很轻,与竞争力关系不大。
2、能了解国外的物业情况,一定是精英了。但是这种横向对比应该是没有意义的。土地政策、地产公司、城镇化率、人力成本、啥啥都不一样。所以不用比。这是不必要的烦恼
3、利益输送的毛利占比,凭印象行业大概40%左右。这是报表数据。至于估值问题,雪球上的共识似乎是:物业是永续行业,地产原材料不多了,搞不了几年了。所以真用DCF算的话,差距好大呢。。
4、这事我熟。只在雪球上分享过一篇注水文章,恰好九四蓝光嘉宝。仓位也不轻。悲剧的是坐了过山车,没赚啥钱。这事我反倒认为市场是对的。 蓝光估值低,似乎有三个原因:爸爸体弱多病;并购规模很小,很散,很难协同;大本营在西部,单价低,并购的物业单价也低。这三点到现在还没有改变。尤其是蓝光爸爸,监管一吹冷风,就病入膏肓,被迫卖儿子治病。所以市场看的还是很准的。  再说碧桂园服务。这个话题也很悲剧。。当时还是纯洁的地产粉,手里有些碧姨,分到了一些碧桂圆服务。。然后果断的卖掉,全部换成她爸爸。一点肉没吃着。内流满面。。碧服的高估值,似乎有几个原因:爸爸很强大,行业第一鸭,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呱呱呱,这输送能力,谁比的了? 公司的合约一直 是在管的几倍,这内生增长的确定性,谁比的了??   公司账上有好多好多好多钱,这外延并购能力,谁比的了???     你看,到现在,这三点都还存在着。尤其并购了嘉宝,还强化了这一优势。所以市场也是对的。还有一点市场因素,就是碧桂园服务是龙头,市值大,流动性好,那些机构想配置物业,谁能绕过她?这两年,见到核心资产,不服也得服。百亿以下的小票,自然折价了。  
真要从估值上对比的话,个人认为都合理。毕竟合理估值的范围可以很宽。但是碧服还是占了便宜。从结果看,相当于在估值上做了套利。
5、也想知道准确答案。 实际上,融创服务,金科服务,万象生活等,PE80,100多。我也想知道到底多少是合适的。到底能不能上车? 但是方丈说过,多少是高,多少是低,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6、不了解。等待高人解答。
7、不知道。估计外人永远难以知道。
10、好像增值服务探索时间不是很长。可以多些耐心,再观察几年。如果不行,估值自然会下去。如果行了,这个估值还可以。 
类比不是很恰当。因为运营商的增值服务能力已经被证伪了。他们真不行,否则就不会有腾讯什么事了。所以估值低。 而物业还在求证过程。想象力还在。

没有深研的能力。都是表层理解。多交流

2021-12-14 15:47

半年过去了港股物业股跌得惨不忍睹,再次回看当初的分析,也算给自己一个警醒:千万不要说服自己去接受没法理解的事物。$碧桂园服务(06098)$$融创服务(01516)$ ,$世茂服务(00873)$

2022-08-01 23:27

@XING2020 能否回答?

2021-04-01 16:03

很好的思考,这些疑问会在增速减档后被移到显性的观察视角,现在市场观察的角度不是这个。
但是,你的第一条就值得推敲,中国的小区还真跟老外不太一样,咱们这是围墙大院,人家是开放 道路象网格一样密集,基础形态就不同了,谈何长在上面的商业形态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