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无底线“内卷”,天合光能智慧光储“组合拳”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光伏全产业链触及成本线竞争的压力下,光伏企业迎来史上最大考验。寻求长期发展的企业要如何拒绝“内卷”?光伏龙头天合光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6月13日-15日,天合光能携其组件、跟踪支架以及多款储能产品构成的地面电站解决方案、一站式工商业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及户用场景解决方案隆重亮相上海2024 SNEC展。

当前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领域均深陷行业内卷和洗牌,与此同时行业技术迭代速度也在加快。在此背景下,天合光能无论是组件、储能,还是支架,均围绕行业技术降本方向和多元化应用场景不断推出新品拓宽市场空间。

光伏产品端已实现210尺寸全覆盖

本届展会上,天合光能在组件端的明星产品——基于210技术及大尺寸+i-TOPCon技术的至尊N型720W系列组件占据了C位。

天合光能全球营销总裁杨豹介绍,自2020年4月推出210硅片以来,天合光能的210产品占比不断上升。到2024年,天合光能的组件已基本实现了210尺寸的全覆盖。

毫无疑问,天合光能是现阶段市场主流TOPCon产品竞争中的引领者,截至2024年3月,天合210组件在全球的出货量累计达到120GW。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SNEC展会,天合还展出了自主研发的TSHJ异质结电池和THBC背接触异质结电池技术,最高组件输出功率达760W+。这意味着,这家引领行业的龙头企业对未来的技术路线更迭已做了相对充足的准备。

此外,天合光能同时还在积极推动前沿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就在本届SNEC期间,天合光能宣布了另一大关于钙钛矿技术的重磅成果: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纪凡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团队组成的课题组,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Nature)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在空气中可规模化制备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的溶剂工程方法。

通过该方法,使得钝面纹理钙钛矿/晶体硅叠层太阳电池实现了29.4%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经过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ISE)第三方认证效率为28.7%,在商用钙钛矿的进展上实现了突破。

储能聚焦多场景和长期价值

行业向光储一体发展的趋势,在本届大会上体现的更为显著。天合光能近年来在储能业务端也一路乘风破浪。6月12日,天合储能发布了行业首款AI仿生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Potentia蓝海2,并在SNEC展期间重点推介。

这是一款满足多元化场景的一站式工商业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最大特色是依靠全域覆盖数字化云平台和AI+交互能力开启能源智储演变风暴——在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电力交易等多样预期模式中,精细参与自动获益,同时调节运行安全和防护;具有更大的储能容量、更高的吞吐效率以及更长的循环周期;不仅占地面积减少了38.1%,而且由于系统效率和寿命的提升,回本周期缩短至3-4年。

同场展出的新一代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金刚2,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大批量出货,并开启全球交付,是行业为数不多已正式交付的5MWh产品。Elementa金刚2搭载314Ah、306Ah两款电芯,以更强的灵活性,可匹配集中式、集散式、组串式等多种交直流耦合方案,为全行业提供了基于全场景的差异化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Elementa金刚2推出后,市场反响热烈程度超出预期。在海外市场,4月份就有一个1.5GWh一体化方案达成合作,Elementa金刚2未来可能提前成长为一项主力产品。”天合储能总裁孙伟表示。

此外,天合全栈自研自产的储能专用500Ah+大容量电芯则以聚焦于长期经济价值而成为展会焦点。据孙伟介绍,这款电芯是基于当前中长时储能市场占比的快速上升趋势而推出的。中长时储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长时储能项目越来越多,储能经济效益将逐步体现出来。

孙伟表示,“电芯是决定储能系统性能和成本的一个关键要素,对此我们有着长远的规划。”

此外,天合光能在本届SNEC上展出的领先的500Ah+大容量电芯,将引领行业加快步入7MWh储能技术和储能系统新时代。天合的耐高温电池已取得一定进展,量产之后,电池舱有望实现无PACK、无空调,也将带动成本进一步下降。

跟踪支架深挖细分场景

在跟踪支架端,天合跟踪的开拓者产品族则匹配行业全系列组件,在组串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均表现优异。搭配今年2月最新升级的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软硬件的高度整合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天合跟踪是全球唯一一家有双工程设计和研发中心的企业,这也为其在跟踪支架领域的一系列自主研发提供了技术后盾。

“不同细分场景下的项目,我们会结合用户需求,量身设计光储整体解决方案,组件、支架以及软件都会嵌入到方案中。”天合光能全球跟踪支架业务部总裁马维铭对华夏能源网表示。以欧洲市场为例,天合跟踪针对欧洲客户农光需求,开发了一款高支架,上方发电,下方能够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目前其支架应用场景已覆盖近海、山坡、农光、山地废旧矿坑、污水处理厂以及各种屋顶等。

天合光能是全球唯一一家提供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做跟踪支架的企业中,我们最了解组件;在全球光储一体化方面,我们做得最全,理解也最深刻。”马维铭举例,开拓者1P与700W+至尊组件是最佳匹配,支架利用率可达到93%-99%,匹配210组件单位支架可以达到68-77KW,领先业内水平。

天合光能全球品牌与市场部总监曹云端表示,天合组件+支架+储能的业务组合为客户提供的是整个智慧光储融合带来的价值。

天合独有的业务组合优势带动了其各环节的迅猛增长。组件端,截至2024年3月,天合210组件出货量累计达到120GW。2023年,智慧能源端,储能舱及系统销售突破中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拉美六大区域市场,累计出货近5GWh。而天合跟踪智能控制系统自2022年5月发布以来,累计销售超过6.2GW,成为推动光伏产业智能化进程的强大力量。

今年一季度,在行业一片低迷中天合光能保持了5.16亿元的净利润。

杨豹对华夏能源网表示,当前是继2008年、2012年之后的光伏行业第三轮洗牌,“现在应该是行业最挣扎、最痛苦的时刻。得益于天合在销售端的长期布局以及制造端的成本控制,订单量比较充足。这些都支撑我们在未来竞争环境中能够脱颖而出。”

从技术创新到产品组合的融合、研发,带动了天合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是天合光能在行业内卷中保持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天合的全方位,结合身产业定位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为行业创造价值,背后是这家龙头企业拒绝无底线“内卷”的坚定信心。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