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凱凱凱凱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7喜欢:1
剛剛聽完. 謝謝你.
我認為最大的風險是.SPOTIFY用戶增漲後. 歌手唱片公司新合約的價錢會跟著提高.
最後SPOTIFY永遠無法大賺

热门回复

2021-04-23 14:02

要明白买的是call option,而不是现有模式下的eps,不理解这个买什么rblx这类公司…

2021-04-23 13:57

很对,很多拥有大量用户的公司值钱的地方就是所谓的optionality,只是这个optionality不好定价。

首先,Roblox的用户再愿意付钱,它也必须把大头利润分配给渠道方和游戏开发者,要不然逻辑就不成立。那好,如果你盯着它到底能赚多少钱去思考,你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它能到底赚什么钱,因为就现在的这个逻辑之下,你赚多少你大头都必须要分配出去,这也就意味着你增长要远大于目前的规模才可能让最终的利润提升到比较可观的程度。

Spotify会稍微更加复杂一些,因为它如果只是个音乐平台,问题和上述的会是类似的。当然绝大部分人也是在吐槽这一点,你做再大,不也就是给版权方和创作者打工么,你不都是要分出去的么,何况就像你说的,好像绝大部分人为音乐付费的意愿还不如游戏呢。

由此,你会陷入一个无解的状态。在你的投资逻辑之下,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根本没法做投资判断呀。所以要么你可以选择等几年,是不是它发展出了新的逻辑,新的产品形态。要么,你尝试跳脱出这个投资逻辑,不从利润点的角度去考虑竞争优势已经考虑市场发展。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阶段性的问题,最好还是从一级逻辑去看待会更合理。我能举的例子就好像当年FB转型做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时候一样,很多人是根本无法想象,网页那种广告形式怎么可能出现在手机那么小的屏幕上面?就算可以,你怎么收费?能有多大利润?

事实证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做广告,并且有巨大利润空间。当然了,如果回到2011-2012年,你就是想破头,你也想不出来会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式的。因为这个过程和做科学研究实验没什么区别,你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调整,直到有一天bingo,发现有一个也许可行,然后逐步逐步走,发现可以scale了。

但这个里面的最大前提其实是,FB依然必须是用户量能做好网页端到移动端的转移,没有人和流量,谈什么都是白搭。Spotify其实是类似的,如果你仔细看Daniel Ek Q4的发言,他非常强调创作者人数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的继续增加。 

所以你问我,有没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是可以看到有巨大利润的,我哪儿知道啊,我也只能看到趋势可能有,万一没有,那就没有了。我要知道有,我就去做了去投资了,然后等着Spotify来收购我。所以这是一个无解思维困境,边走边看呀,看3步,走1步。

2021-04-23 12:09

版权费的模式一般都是分成,或者保底加分成。能不能涨价,要看版权增量以及优质版权数量。2020年和2021年因为疫情,歌手发片和演出活动都减少了,Spotify的用户增长受限,等疫情过去都会好转的。毕竟,生活离不开音乐。$Spotify(SPOT)$ $腾讯音乐(TME)$

2021-07-01 20:04

不理解 既然都是广告推荐,匹配 区别在哪

商业逻辑,不是收入模式,同样是广告也不尽相同

2021-06-30 07:23

fb肯定是广告导向的商业逻辑 那twtr是啥 不也是广告收入吗 不然还有啥商业模式?

也要看具体的商业逻辑,Twitter和fb就是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和商业结果

2021-06-26 08:42

所以是不是暗示看用户数量 将来就有变现可能 所以rblx 和spot可能都值得投资?

2021-05-01 09:44

说得太好了。虽然我现在还是抱有不确定性。但是“如果回到2011-2012年,你就是想破头,你也想不出来会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式的。因为这个过程和做科学研究实验没什么区别,你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调整,直到有一天bingo,发现有一个也许可行,然后逐步逐步走,发现可以scal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