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下调?问题不大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关于惠誉(Fitch Ratings)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有外国资深分析师对此嗤之以鼻,他的逻辑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John M. Mason

惠誉(Fitch Ratings)对美国的信用评级进行了“一级”降级,从AAA降至AA+。

降级的原因是“过去20年来治理标准的稳步恶化”,以及国家日益增加的债务负担。

安联保尔斯坦(AllianceBerstein)资产管理公司的发达市场经济研究总监埃里克·维诺格拉德表示:“我认为这完全不相关,我一直在努力找出投资者会关心的原因,但一直未能找到。美国违约的概率今天与昨天完全相同。”

普遍的感觉是,评级的改变不会有任何变化。

美国信用评级上次降级是在2011年,当时标准普尔降低了评级。自那以来,评级一直保持在这个较低水平。

这是一个长期问题,对于这类问题,态度只会发生非常缓慢的变化。

基本问题是,由于政治家之间的两极分化,在过去的几年里,问题不断加剧,这在美国的债务上演的战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而这场战斗在几个月前暂时得到解决。

《纽约时报》的乔·伦尼森和阿兰·拉佩波特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任何一方都没有真正解决潜在的挑战的意愿。”

为什么会这样?

联邦预算的基本战斗和日益增长的债务水平似乎对政治家的连任没有任何影响。

政治家实施的计划的经济结果对于获得连任的影响是有的,但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可能让您认为的那样。

在这里我想提出三点观点。

首先,上面的引用暗示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性质的问题。

惠誉表示,他们对“过去20年来治理标准的稳步恶化”表示担忧。

这仅使我们回到了本世纪初。

对我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林登·约翰逊总统将政府引入我所称之为“信贷膨胀”的稳定政策立场。

这种政策立场的想法是通过将资金流向资产市场来刺激资产价格的增长,同时将进入“实体”市场的资金最小化。

这种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一个方向是刺激房价上涨。

因此,日益增长的政府债务问题早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第二,通过信贷膨胀手段刺激经济迅速吸引了两个政党。

尼克松总统上任时加入了“信贷膨胀”游戏,并在当时声称,“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

应该在这里指出的是,“信贷膨胀”从一开始就成为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努力。因此,这些政策都源自创造信贷膨胀的努力。

仍然有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消费者价格膨胀,但是保罗·沃尔克主席和美联储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将消费者价格膨胀控制住,而“信贷膨胀”一直是该国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一直延续到2010年代,消费者价格膨胀直到2021年和2022年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

然而,我称之为“信贷膨胀”的政策努力在此后的时期,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以自己的方式持续进行。尽管存在“两极分化”,但两个政党可以通过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信贷膨胀”来继续进行。

第三,两党支持“信贷膨胀”的原因是,他们自己实现信贷膨胀的努力帮助他们获得连任。

为什么会这样?

嗯,“信贷膨胀”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并使其长期保持稳定。

例如,当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在2010年代将“信贷膨胀”制度化时,结果是历史上最长的二战后经济扩张时期。

伯南克先生做了什么?

伯南克先生认为,如果美联储能够刺激股市,这将产生“财富效应”,导致更多的消费支出,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伯南克先生进行了三轮量化宽松措施,为股市提供适当的刺激。

他实现了他的目标。

这里有两件事我想指出。

第一是与整体经济有关。信贷膨胀确实带来了经济增长,且通货膨胀较低。大衰退后的经济扩张记录了约2.3%的复合年通货膨胀率,非常可接受。

该时期的实际经济增长复合率仅为2.2%,被认为过于温和。

但是,这是第二个问题,政策的“信贷膨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创造了更大的经济“财富”。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美国的收入/财富分配向富人倾斜,创下了当时的记录。

在21世纪的前两个十年,美国的收入/财富分配进一步上升。

随着信贷膨胀寻求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美国的富人了解了政府在做什么,投资策略发生了变化。

收入/财富分配的偏斜是近六十年来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除了在政治圈和富裕投资者中,几乎没有人对这个事实予以关注。

正如我上面所写的,政治谱系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多少意愿真正解决政府政策方法的根本挑战。

如果来自政治谱系任何一方的政府可以继续推迟解决问题并保持当选或连任,那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惠誉降低债务评级的原因:“过去20年中治理标准持续恶化”。

对此的回应是:“这一举动是“完全无关紧要的”。

那么,投资者,这对您来说关于未来政府政策的走向有什么意义呢?

让我们回到信贷膨胀的政策,我觉得政府已经在尝试这样做。

$标普500 ETF-SPDR(SPY)$ $纳指100ETF-Invesco(QQQ)$ $罗素2000指数ETF-iShares(I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