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又一个高增长行业:手术机器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8喜欢:4

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5G通讯的进步,手术机器人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手术机器人能够在高于人类能力的微创伤手术领域中实现高于人类能力的对手术器械的精准操控,相对传统外科手术,手术机器人具有减少手术伤口、术后恢复快及较少术后并发症,灵活的机械臂与高度复杂的手术兼容,保障手术的精准度及手术结果的稳定性等多重优势。

手术机器人市场将会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83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2%。2020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2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38.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3%。

图: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来源:微创医疗机器人招股书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手术机器人是1985年发明的PUMA 560,用于精确地进行神经外科活检,2020年Intuitive Surgical Inc.开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获FDA批准,该系统主要用于远程利用机械手完成手术,最初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并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心脏瓣膜修复及妇科手术。达芬奇手术系统经过几代升级后,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腔镜手术机器人,Intuitive Surgical Inc.是纳斯达克100标准普尔500指数组成部分,股票代码为ISRG.O,为一长牛股。除腔镜外,其他术式的手术机器人于2010年代开始迅速涌现,如脊柱、关节置换及泛血管手术的手术机器人。

图:Intuitive Surgical股价走势,来源:TradingView

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尚处于很低的渗透率阶段,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仅已安装189台腔镜及17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且于2020年,中国分别有约0.5%及少于0.1%的腔镜及关节置换手术为机器人辅助手术。对比而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同日,美国已安装3727台腔镜及1060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而于同年进行的手术计渗透率分别为13.3%及7.6%。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快速增长的潜力。

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5个快速增长的主要外科领域:1、腔镜手术机器人;2、骨科手术机器人;3、泛血管手术机器人;4、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5、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

腔镜手术机器人

腔镜手术机器人可应用于进行广泛的外科手术,包括泌尿外科、妇科、胸科及普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尤其已成为许多泌尿外科疾病的现代金标准,例如使用机器人辅助的腔镜根治前列腺癌根治术(或RALRP)切除整个前列腺,以治疗前列腺癌。由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在非常狭窄及深入的手术区域中进行,因此开放式前列腺癌根治术或常规的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无法避免对附近健康组织及神经的侵袭,而RALRP则提供了使这种微创伤手术所必需的手术精度水平,使其成为大多数现代医疗保健系统中的主要手术。亦有大量证据显示RALRP具有明显优势,包括在手术中失血较少、住院时间较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

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为手术机器人最大的细分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规模为52.5亿美元,约占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的63%,而国内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规模仅为3.2亿美元,规模还很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每年进行的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数量由2015年约11,445例增至2020年的47,379例,复合年增长率为32.9%,预期将进一步增加至2026年的681,098例,自2020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5.9%,2020年及2026年的渗透率分别约为0.5%及3.0%。

图:中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历史及预测数量,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国内,达芬奇Xi及达芬奇Si手术系统是仅有的由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在中国所有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的比例尚不足10%,除了达芬奇Xi和Si,目前国内有三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图迈、威高的Microhand-S系统和康多的康多系統,其中图迈已经临床用于RALRP(发达国家治疗前列腺癌的普遍金标准)。

骨科手术机器人

骨科手术机器人用于辅助骨科手术,其带来的好处包括精准、定制三维术前方案、手术部位更清楚、减少震颤和提高手术精准度。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三类手术,即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在这三个手术中属于应用最广泛且最复杂的一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于2020年的全球市场规模为7.25亿美元,占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约52.0%。关节置换手术可进一步分类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单髁间膝关节置换术(UKA)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则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另一项重要应用。

美国于1990年代开始进行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2020年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数量达10万例,渗透率为7.6%,预计到2026年将达40万例,渗透率提升至约19.4%。中国在2016年首次进行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2020年完成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数量为243例,渗透率低于0.1%,预计到2026年达到79964例,2020-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62.8%,渗透率提升至3.1%。

国内,由MAKO Surgical Corporation(其后被Stryker Corporation收购)开发的RIO手术机器人为目前仅有的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微创医疗机器人的鸿鹄是唯一一款由中国企业开发,配备自主开发机械臂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此外,键嘉、元化智能科技、和华瑞博的手术机器人也在临床试验阶段。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用于治疗心脏、脑部或外周血管系统中的血管或相关器官疾病。在泛血管手术中,外科医生穿刺患者的皮肤,将穿刺针和穿刺鞘依次插入大血管,然后将长而细的导管轻轻引导至血管,最终到达心脏、脑部或外周血管系统的目标部位。

全球每年进行大量泛血管手术,2020年进行的泛血管手术数量达1430万例,但是机器人辅助泛血管手术尚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预计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广泛及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的可用性逐步提高,机器人辅助泛血管手术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国内,目前尚无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泛血管手术机器人。有四款泛血管手术机器人正处于开发阶段,包括微创医疗机器人的合资企业合作伙伴Robocath开发的R-One,以及Siemens、奥朋及爱博医疗开发的三个机器人。全球来看,全球仅有四台获得FDA批准或取得CE标志的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包括R-One、Siemens开发的CorPath 200及CorPath GRX以及Stereotaxis开发的Genesis RMN系统。

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

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指通过人体的自然路径进入目标部位,并可控制其进行诊断或手术的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自然腔道腔镜手术,如支气管镜检查(肺检查)、结肠镜检查(肠道检查)及胃镜检查(胃检查)。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为目标部位提供了更清晰的视野,使外科医生能够更灵巧地操作工具。

经自然腔道手术数量广泛,2020年达到2.9亿例,但是国内目前尚无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手术的案例,也没有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全球仅有三台获FDA批准的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包括Intuitive Surgical开发的Ion支气管机器人、Johnson & Johnson开发的Monarch支气管机器人和MedRobotics开发的Flex消化道机器人。

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

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适用于经皮穿刺手术,其主要为收集组织样本作诊断用途的程序,如检测早期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在活检程序中,组织样本从疑似目标解剖结构中移除,以便进一步进行病理检查。

2020年,国内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手术数量达2.26万例,渗透率仅为1.36%,2015年到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56.6%,预计到2026年达24.65万例,渗透率为9.48%,2020年到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8.9%。

国内,Perfint Healthcare开发的Robio EX及MAXIO V2是国内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由Biobot开发的iSR’obot™ Mona Lisa机器人前列腺穿刺活检系统(「Mona Lisa」)及由NDR开发的自动针头瞄准机器人系统(「ANT」)以及iSYS Medizintechnik GmbH及XACT Robotics开发的两种其他机器人是欧盟及╱或美国仅有获批准推出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

微创医疗机器人赴港上市

微创医疗旗下子公司微创医疗机器人计划在香港上市。微创医疗机器人是全球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覆盖五大主要和快速增长的手术专科(即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手术)产品组合的公司。公司的旗舰产品,即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均已被纳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或称「绿色通道」)。图迈及鸿鹄处于或接近注册批准阶段,而蜻蜓眼已于最近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公司已于2021年5月完成将图迈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的注册临床试验,图迈在主要有效性终点手术成功率方面展示出不劣于达芬奇Si手术系统(da Vinci Si)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图:微创医疗机器人产品组合,来源:公司招股书

公司尚未产生收入,2019年及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6980万元、2.09亿元人民币。2020年9月公司完成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最大额度的30亿融资,战略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CPE、贝霖资本、远翼投资、易方达资本等,根据招股书,高瓴持股超8%。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账上现金及等价物达12.57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绝大部分。公司在产品顺利商业化后具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而且公司产品布局丰富,成长空间相对达芬奇更大。

 $微创医疗(00853)$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RG)$   $Moderna(MRNA)$  

全部讨论

我们这儿医院装的天机手术机器人,我父亲用他做的脊柱手术,效果非常好。

2021-08-05 20:49

等了快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