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蓬江-一隐: 如果猪价长期保持在15元,目前的上市猪企有几个能活?规模场有几个能活?会没有扩张的空间吗?我买牧原就是因为他是更先进的养殖产能,更先进的养殖产能替代落后产能是必然的,最大的问题是这几年成本下降不理想,等到成本大幅领先行业的时候,难道还要限制他去扩张,怎么可能//@蓬江-一隐:回复@稳当的金融小电动车:我记得2022年初的时候我就说了,2027年前能把一亿土储产能建设完成形成出栏就很好了。还想着高速扩张的人其实真不懂这个行业和牧原所处的行业背景。
扩张的条件:
1,是现金流足够,成本具有一定优势。
2,土地储备充裕。
3,政策支持。
第一个因素,牧原是可以通过几年时间做到的,而第二,是空间有限的。第三是制约性的。
为什么第二空间有限?牧原的产能已经是8000万,做到1亿,也是20-30%的产能提升空间,产能基数已经很大,20-30%扩张力度在资本看来也并不是多大成长空间,并不能给予多少成长溢价。
为什么第三是制约呢?我记得不止一次秦英林,秦军在公开市场谈过这个事情吧,“如果政策允许,我们就做多一点”。相反政策不允许,不给地,牧原想扩张它也没条件。也说明这是需要特殊时机的,譬如再有大规模疫病导致全行业产能出现毁灭性破坏,再次启动土地红利,这时候牧原自然能再度拿地扩张。
再有一点那就是,生猪行业是民生行业,涉及很多事项,看看牧原最近几年的是非就知道侵犯了多少人利益。再做强做大不是它没能力,而是要政策条件配合。
最后,根据个人对秦英林的理解,在他退休前大概率会赠送一部分给河南国资,这个是后话了。当然,现在很多人不理解,以后会懂的!
引用:
2024-04-28 09:26
$牧原股份(SZ002714)$ 实际上23年牧原也很不容易。
资金缺口340多亿:分红加回购花了九十多亿,资本开支170多亿,少数股权回够五十多亿,还有其他各种开支十几亿。
收入方面:靠经营获得现金流入九十多亿,银行贷款一百八十多亿,用账面现金填坑四十多亿。
总之就是周期不来,牧原也会很...

全部讨论

04-28 11:11

哈哈哈,说明你不是老牧原人。如果是20年前后的老牧原人都应该懂,不是说你成本比别人低你就可能完全替代别人的空间。想要扩张,也不是说只有成本这一单一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