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投资机会——我所理解的巴菲特“卡片打洞理论”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6回复:22喜欢:21

一、卡片打洞理论

巴菲特有一个著名的“卡片打洞理论”。他在某商学院演讲时说: “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你可以打20个孔,代表着你在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资,从而最终增加你的财富总值。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

我想,这里的20次,也就是一个说法。其实,它可以是5次,10次或15次。反正就是“相对有限次数”吧。理论的核心,其实是“限制投资次数”。

巴菲特团队的实际投资行为,和他的理论也高度一致。我们就拿他在中国的投资来说吧。从2002至今的20年内,中国的企业那么多、股市的机会那么多,除了间接持股之外,巴菲特正儿八经的投资就两次,一次是中石油,一次是比亚迪

首先是中石油。这是巴菲特第一次投资中国企业。他从2002年开始陆续买入约5亿美元的中石油H股,占比1.33%。到2007年共持有5年。后连续7次陆续卖出中石油,5亿美元变成了40亿美元左右,获利35亿美元,增值7倍多。

其次,是比亚迪。据说,比亚迪是芒格发现后推荐给巴菲特的。他在2008年以8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了2.25亿股比亚迪 H 股,共耗资18亿港元,持有时间长达14年,截止目前获利超38倍。

这真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是大手笔。而且,两次都是长线持有、获利丰厚的投资。

二、为什么限制投资次数?

开始,我怎么都不明白,巴菲特为什么非要去限制一个人的投资次数呢?一个人抓住的机会不是越多越好吗?

后来,经历多了,我就想明白了。之所以如此,大概还是因为“机会成本”,因为我们自身资源的有限性。

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就那么多,这一分钟你做了这个事情,就做不了别的事情;你选择了今年在这个行业、这家企业工作,你就没有了别的可能性。你口袋里的钱就这么多,投资了这个项目,就投资不了别的。所以,你被迫在众多的机会之间做出选择。

那假设你是随机选择的呢?假设你选错了踩雷了呢?假设你没有抓住那些重大机会,总是把资源浪费在很小的机会里呢?结果,全都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悲惨的。只有选对了真正的大机会时,你的生命才能有质的飞跃。

我发现一个秘密,很多穷人之所以赚不了什么钱,并不是因为他们游手好闲,相反,他们大多数都勤劳肯干。问题是,他们所选择的机会,都不是什么大机会。他们一生几乎都在从事低回报的工作,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存。最后,生命都消耗完了,还是所获无多。那些低回报的工作,占用了他们的时间,也消灭了他们翻身逆袭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做事必须考虑“机会成本”,根本原因是我们自身资源的有限性。既然资源有限,就必须集中起来,押注到那些能改变你命运的大机会上,否则你就会碌碌无为。

但是,人的本能是什么呢?人的本能是见了机会,甭管大小,都想去抓一把。本能意识不到机会成本的存在,更无法在诸多机会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只有我们的理性可以做到。换言之,限制投资次数本身,其实有点反本能。

所以,你只有遵循理性、克制住自己的本能,才能聚焦到重大机会。

三、限制投资机会有什么好处

限制自己的投资次数,到底会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能够审慎思考,反复权衡比较。

市场上的机会是太多了,而绝不是太少了。每天都有涨停的股票,到处都是造富神话。这一切都会让我们蠢蠢欲动。

但是,当你给自己设定的投资机会非常有限时,你就会非常慎重,会反复考察,在不同机会之间权衡比较,看它到底值不值得你浪费一个孔。

正如巴菲特所说:“你将会真正认真地考虑你的每一次投资,你会被迫三思而后行,所以这样一来你自然会做得好得多。” 同时,你只会关注那些大机会,会自动放弃或忽略无数的小机会。

事实上,一个人、一个家庭真正的财富,仅仅来源于几次重大决策。比如,十年前,一个家庭倾尽积蓄,在北上广深的核心地段买了两三套房,那到现在应该衣食无忧了。

回顾2022年,我做ST板块,我需要出击多少次呢?实际上,我只要做好那么3-4只股票,抓住3-4波大机会,收益率就会非常好看。而事实上,我的主要盈利也来源于此。

第二,防止盲目出击,浪费机会成本。

我的亏损,经常会来源于一些频繁的、盲目的投资。它们所造成的一次次小亏损,让我的收益率大幅下降。

很多貌似机会的机会,却不是真正的机会,它们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坑。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这样被一次次挥霍掉了。失败原因在哪里?我反思了一下,还是买入之前研究不够、知之不深导致的。

当然,多次盲目出击,也不会总是失败的。我经常听说,有人出去打野会有这种情况: 有时候小赚一笔,有时候又小亏一笔,盈亏相抵,等于白忙活了一场。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浪费了机会成本。

所以,还是应该给“机会”多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第三,能够耐心等待,心无旁骛,抵制诱惑,不会频繁调仓换股。

当你确信自己抓住的是真正的大机会时,你才能安心守住,才会有足够的耐心,才不会去在意股价暂时的涨跌,不会去眼红别人的收获,也不会选择频繁调仓换股。

能够心无旁骛地守住大机会,这是很不容易的。我记得,董宝珍先生说过,当年贵州茅台跌到低谷之时,很多人就没守住它。为什么呢?当时,外面的市场热火朝天,创业板指数上涨了四倍。大家都追涨去了,谁还会死守处于低谷中的茅台呢?这时就是卖出茅台最多的时刻。从本能上来说,人人都有眼红病。守不住,不是因为不能承受亏损,是眼红病导致的。

所以,在充分选择之后,人生必须辩证看待“取舍”和“得失”,才能守住自己的大机会。有取就有舍,有得就有失,要懂得放弃和割舍。

四、世界级难题: 比较和抉择

有一个词语叫“选择困难症”。世界上最麻烦的,就是在你身边涌现的一堆机会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

我想,那众多的机会有真有伪、有大有小。因而,我的经验就是八个字: 去伪存真、去小取大

市场上有大量的伪机会。有些伪机会还是刻意人为制造的。比如,有的股票会故意制造利好,来吸引散户跟风。有的机会是真是伪,并不好辨别。比如,比特币投资。巴菲特否定比特币的价值,而李笑来靠比特币一夜暴富。那比特币到底靠不靠谱呢?在我们这个时代,你认为它是重大机会,还是庞氏骗局呢?

如果你选择了伪机会,它轻则让你亏钱,重则结束你的投资生涯。所以,买入标的之前首先要排雷。如果踩雷,尤其是全仓股和重仓股踩雷,那可能会让你万劫不复,一夜回到解放前。比如,最近的专网通讯暴雷事件,让*ST新海产生了连续一字跌停。而突然暴雷的事件,在股市上天天有。所以,投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定是排雷。

在去伪存真之后,去小取大也是一个技术活,它并不容易。假设你现在就已经具备了抓住大机会的火眼金睛,且一抓一个准儿,那你不早就是亿万富翁了?所以,我敢说,绝大部分人肯定不具备这种能力。

去小取大的方法肯定很多,需要去反思和总结。巴菲特和芒格在股东大会上,曾经讲了一个办法: 把外面众多的机会和手头的股票相比较。一般来说,已经持有的优质标的是千挑万选的结果。比如,可口可乐、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等。如果外面的比手头的更好,当然可以买下来。否则,还不如去加仓手头的股票呢。芒格说,这样就可以排除99%的股票。

五、超短线或短线是否适用?

有人说,我的操作体系跟巴菲特完全不一样。我不是长线持有,我做的是超短线或短线,进进出出非常频繁,而投资对象也很繁多。那请问巴菲特的打孔理论还适用吗?

我不是巴菲特,我只能说说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对。我个人认为,巴菲特打孔理论的典型适用对象,当然是长线投资。对于短线或超短线,它只能算相对适用吧。

因为超短线和短线,也会面临同一时间段内,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之间做抉择的难题。比如,今天你有5个可以做超短线的机会。你可以把资金分散,全部都压上,也可以只投你最有把握的2个,而舍弃掉另外3个。按照打孔理论来说,它会支持第二种做法。

总之,对于巴菲特的卡片打洞理论,我的体会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够限制投资次数、精选标的,做到去伪存真、去小取大,就会做得更好些。

本文为原创作品,侵权必究。文中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负盈亏。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延伸阅读: 《实盘心得:本人文章合集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01-22 11:38

减少下注次数十限制投资机会

2023-01-22 11:33

你有上进心,别人放假你学习

2023-01-22 11:29

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