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基金经理从“开麦”到“麦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写信和直播已经过时了,基金经理跟投资者交流的新潮流是直接上号“开麦”,在新媒体平台运营个人账号,甚至当上了“麦霸”。

“村网通”

新媒体平台运营个人账号,并不是什么新形式,甚至可以说是“村网通”,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们跟进得很晚。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合规的约束,管得很严,流程和限制多,内容创作就很难出彩,难吸引人,相反却很容易“祸从口出”,不经意间“踩雷”。

基金经理个人账号的批量出现其实并不比直播晚多少,但是发展迟缓,相对来说,此前还是直播的效果更好。现在投资者对于直播审美疲劳后,基金公司也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卷到新高度。

于是大家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开设了账号,并且有较为可观的内容输出,有的可以称之为“麦霸”,个别优秀者已经打造出个人IP,形成了品牌。

“开麦”的期待

近些年来,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基金经理定期报告里的“小作文”,然而定期报告是3个月才发一次,就算中报、年报也都写,一年也才6次,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解渴。投资者是期待基金经理能有更多交流的,期待基金经理“开麦”。

而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如果客户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多在社媒发声也有利于产品规模的增长和稳定。主动基金经理可能受到的拘束比较多,但是指数基金经理的工作可能本身就有推广宣传的部分,也是渴求这样平台的。

基金公司出于品牌和销售的需要,想法也是比较积极的,也想更直接触达自己的客户。现实的困境是大胆尝试的动力。

不管是基金的管理人还是投资者,其实都是有期待的。

“麦霸”的隐忧

期待归期待,能不能做好是另一回事。

隐忧之一还是合规出问题,可能还不是小问题,柠檬君看到过一些大问题,不过行情不好关注度低,算是“逃过一劫”。

隐忧之二是“真诚”问题,基金经理个人账号普遍存在公司代运营的情况,不仅仅是帮忙整理点资料、发布个内容,回复评论等这么简单。不少账号是完完全全由公司安排团队运营的,基金经理参与甚少。其实之前“写信”就有不少是代笔的,只是没曝出来罢了。柠檬君觉得这是一大隐患。

隐忧之三是“心态”问题,网上这个环境,能坚持下来的人要么特别能对线,要么心态特别好。基金经理做投资,很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心态,不过网上冲浪多了,可能心态就要经受更大的考验,绝大多数评论区就是情绪放大器。个别“麦霸”基金经理的业绩不理想,不知是否受此影响?

多点真诚,少点套路,欢迎“开麦”,别耽误业绩就成。

@今日话题 $越海(TIAA644002)$ $连天芳草(TIAA644003)$

全部讨论

05-21 23:48

从“开麦”到“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