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CDMO模式火力全开,全球制药巨头共创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4喜欢:0

8月8日晚间,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其与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阿斯利康签订了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协议。该公司将向阿斯利康提供合同开发和生产服务以支持其mRNA疫苗项目,生产和供应特定产品,提供相关特定服务。

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到新冠疫苗研发的企业之一,康希诺曾凭借新冠疫苗产品2021年收入同比增17174.82%,净利润实现扭亏。随后,该公司也紧跟海外药企步伐,推进了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研发。截至2022年末,其mRNA新冠疫苗已完成临床Ⅱb期试验。

不过,随着2023年新冠疫情的缓解,市场对于新冠疫苗的需求大幅下滑,康希诺只得另寻出路。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即是该公司的出路之一。针对此次和阿斯利康的合作,康希诺方面表示,公司计划以CDMO为起点去探索mRNA的合作。

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8月9日康希诺A、H股均大涨。其中,A股一度20cm涨停,收盘股价报97.84元/股,涨幅达19.54%;H股收盘价报30.95港元/股,涨幅达17.23%。不过,8月10日,该公司A、H股股价均有所回调。

mRNA赛道难突围

通常来讲,疫苗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基因组技术的研究到新抗原的设计,疫苗产品在获批上市前还必须进行概念实证评估、攻毒研究及免疫原性研究,并在产品获得最后批准前进行多项临床试验,因此研发周期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疫苗产品不足为奇。

近几年,在疫情催化下,mRNA疫苗凭借其研发周期短、扩产容易、可作用于细胞内外靶点、表达多种蛋白、不进入细胞核、无需体外表达和纯化等特性,成为了医药企业关注的焦点。

据悉,mRNA技术即是以病原体抗原蛋白对应的mRNA结构为基础,通过不同的递送方式递送至人体细胞内,经翻译后能刺激细胞产生抗原蛋白、引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而在mRNA新冠疫苗方面,国外企业辉瑞BioNTech、莫德纳等走在了前列。

2022年,辉瑞营收就高达1003.3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23.43%。其中,新冠疫苗Comirnaty收入378.06亿美元,而Comirnaty则包括了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和mRNA新冠二价疫苗。

国内企业也紧跟国外药企的步伐,加大了对mRNA新冠疫苗的研究。2023年3月22日,石药集团宣布了其旗下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SYS6006)在中国纳入紧急使用;斯微生物的mRNA疫苗在老挝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沃森生物300142)的新冠mRNA疫苗(商品名:沃艾可欣)已获得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授权;而就康希诺而言,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已完成临床Ⅱb期试验。

尽管国内企业mRNA新冠疫苗的研究已取得不同阶段的进展,但由于需求量的下滑,药企不得不面对新冠疫苗市场已经变天的事实。

在今年5月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就有投资者询问康希诺mRNA 新冠疫苗后续研发计划、是否继续推进等。该公司称,公司会对新冠突变株进行必要的持续跟踪并考虑相关研发的投入产出比,对于mRNA新冠疫苗的开发,公司更看重的是mRNA技术平台的建设等。

据了解,康希诺自2018年起开始关注、布局mRNA合成和递送技术,并进行专利、工艺、mRNA序列设计等多方面储备。2019年1月开始,其陆续申请了多项关于 mRNA 疫苗设计和新型递送系统设计的专利,启动了基于mRNA平台技术的相关疫苗管线的研发。

此次和阿斯利康的合作,即是康希诺转向CDMO去探索mRNA更多的可能性。康希诺称,本次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公司mRNA生产平台的进一步拓展,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mRNA技术不是仅能用在新冠疫苗上,在5月22日举办的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就表示:“mRNA在遗传性疾病、肿瘤及各种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早在2021年,高福就曾多次呼吁关注mRNA技术在多领域的研发。

mRNA疫苗是诱人的,但研发也是不易的。如今,创新药企在mRNA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不过,研究领域已经扩展至HPV、肿瘤、罕见病等多个疾病领域。

重点转向非新冠产品

成也新冠疫苗,败也新冠疫苗。

康希诺作为较早布局新冠疫苗研发的企业,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 自2021年2月起分别获得境内外多个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附条件上市。凭借该产品,康希诺2021年收入同比增17174.82%达到43亿元,净利润为19亿元,实现扭亏。

由于疫情的变化,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市场对于新冠疫苗的需求出现了下滑。2022年,该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35亿元、-9.09亿元,分别较2021年同比减少75.94%和减少147.51%。

值得一提是,康希诺此前曾披露称,2022年末其上海临港600848mRNA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建成,mRNA新冠疫苗等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设计产能1亿剂。该公司还曾表示,为保障新冠疫苗在海外的及时供应,公司在多个发展中国家与当地合作建成了海外灌装生产线。在当下,上述产能是否能完全消耗存疑。

新冠疫苗需求的下滑,不仅可能导致产能的空置,还使康希诺产生了大额的资产减值。该公司在2022年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相关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就高达8.02亿元。

洞察到市场走向的康希诺,在2022年起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了非新冠候选产品上。2022年该公司新冠疫苗相关研发投入占比约70%,到2023年一季度,上述占比就已下降至不到50%。

康希诺6月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透露,其2023 年第一季度收入中绝大部分为流脑结合疫苗贡献的收入,新冠疫苗相关收入不超过1/4,预计2023年绝大多数收入均来自于非新冠产品。

当前,康希诺的主要发展战略为对发达市场优质疫苗产品的进口替代,对国内现有产品的更新迭代,应对市场需求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开发全球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三部分。康希诺当前商业化的重点即在脑膜炎球菌疫苗产品MCV4曼海欣 上。

据了解,曼海欣 为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2022年6月,康希诺MCV4疫苗曼海欣 首批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截至2022年年底已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市。

除此之外,康希诺非新冠产品中,PCV13i计划今年年底前启动pre-NDA申报工作,婴幼儿组分百白破疫苗DTcP预计今年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广谱肺炎蛋白疫苗PBPV正在开展Ib期临床试验等。

作为全球第二大疫苗市场,中国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7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1%,并预期将于2031年达到3835亿元。疫苗市场是广阔的,但相较于国际龙头企业,缺钱的国内创新药企只有做细分领域的强者才有成长空间,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康希诺而言,其以CDMO方式探索与阿斯利康的合作、缩减新冠产品投入、大力研发并推广其他领域疫苗产品等方式寻找新的盈利点,不过成效如何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康希诺(SH688185)$ $康希诺生物(06185)$

全部讨论

2023-09-01 14:19

百白破疫苗出来就起飞了

2023-09-01 14:17

新冠已是过去式还是要看向未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