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不牛了!销量下滑26.7% 三大因素导致败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1

稿源:中关村在线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小牛和九号。曾经小牛一度是粉丝最喜欢的智能电动两轮车品牌,但是自从九号入局之后,局势快速翻转,九号实现反超,而小牛则尽显颓势。不仅少有新车型推出,在智能化方面的打磨也缺少诚意。

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8.2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440万元,去年同期为9180万元,同比下降84.3%。今年第二季度,小牛电动共计售出20.89万辆车,销量同比下滑17.4%;国内市场小牛电动实现销售18.03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6.7%。

而根据小牛电动CEO李彦的说法,小牛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因为疫情影响了销售,并且产品开发也因此中断。同时,小牛电动在今年突然进军汽车市场,开始打造电动汽车——自游家。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同属于电动两轮车品牌的九号以及传统电动两轮车品牌在今年都有着不错的业绩,所以小牛可能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问题了。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目前小牛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1、定价过高

小牛始终宣称自己是智能电动两轮车品牌,因此在同等配置下价格会比友商车型的售价更高一些,并且产品定价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以最新发布的UQi+动力版为例,其起售价已经高达5899元,而同等水平的九号F90定价也不过4999。

2、产品力不足

小牛的高定价只是劝退消费者的一个小因素,真正让消费者不满的是其高定价并没有配以合适的高品质。虽然其和九号同为智能电动两轮车品牌,但是在智能化的打造方面,九号已经实现了全面反超,小牛的智能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3、设计创新偏航

在车辆的外观设计方面,小牛出现了“圈地自萌”的趋势,以最新发布的UQi+动力版和SQi跨骑电动车为例,虽然加入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客制化设计,但是整车的结构造型和外观设计确实不讨喜。并且新品也没有带来更多技术创新,略显乏力。

如今,作为智能电动车的老牌势力,小牛无疑是再走下坡路,除了九号已经反超以外,哈啰、绿源、雅迪等品牌都已经开始发力智能赛道,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小牛真的牛不起来了。此外,随着新国标的逐渐落地,小牛曾经的改装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没了“改装”和“智能”的小牛,还有什么能牛的呢?

全部讨论

2022-11-27 16:07

不怎么地。买过一台,前挡面板不满一年就裂了,这应该是质量事故了。电动车基本属性不如传统品牌,刹车调的太紧,出了几次小事故。智能化不如九号。

2022-11-27 14:28

封在家里,没必要买交通工具了

2023-01-06 16:32

天啊,现在自媒体都喜欢随便说说吗?能不能深入调研调研再说。
例如,小牛电动进军电动汽车 自游家,这么明显的错误也能犯吗

2022-11-27 11:24

都是两个轮子装一块电池,咋滴,还把自己当成汽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