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孤城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12喜欢:3
亚钾的估值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品牌的建立
品牌没建立,价格始终比其他厂家低2-300元每吨这是不行的。
2、产能
500万不会是终点,我觉得亚钾国际最终目标在1000万吨以上,国内的盐湖股份和藏格都需要缩减产能,三分之一比例需要落实,假定中国27年需求是1800万,600万国产,600万进口,600万由中国企业在外生产后输入。
那盐湖需要缩产至350万以下,藏格80万吨以下。亚钾除保证中国需求,还要有50%供应东南亚。
3、其他伴生资源的开发与其他矿藏的开发
钾肥周期性非常明显,波动较大,长期看资源周期股估值市盈率给10倍也可以,10倍对应的应该是价格波动的平均值2500/吨。按1000万吨10倍估值,亚钾估值在1000亿左右。
如果按资源企业估值,则要考虑伴生矿,基于亚钾沉淀的大量资金,锂的浓度低被提取将来也不会是问题,铷、铯也肯定会被开发出来。
这些按照和钾1:1的价值估算,估值可到2000亿。
有点乐观哈
短期氯化钾价格很难低于2500元,这是陆路运输的极限。钾肥企业真是碰上好日子了。

热门回复

01-07 02:15

盐湖,藏格主动减产都不太可能滴,卤水出来不能光提锂。钾肥也顺手出来了~~~~也不能算周期,反正你2年不施肥,庄稼就不答应,刚需还是被拉直。这才造成那些老巨头的垄断优势。
品牌优势也没啥用,更像大宗。
钾肥市场还是存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老挝钾矿要新增1000万产能,就有人要减产1000万吨,不打价格战挺难的,我倒挺希望能揍揍那些老巨头。
公司在东南亚,成本优势巨大~~~赚多赚少的事。
估值真的挺难的,
只能凭感觉,我感觉现在就是估值底~~~~
但设想3,4年以后的事,太复杂了。800亿我敢想(可能还要被摊薄),2000亿我不敢想

这个太乐观了、不是一星半点的乐观,中间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这些按照和钾1:1的价值估算——这也太随意了,铜矿副产金子都没这么值钱。

溴素产能目前刚开始,从1万吨—五万吨—十万吨,对应利润也是1亿,5亿,10亿。三号井计划挖的盐,经济价值还不知道咋估计。25年实现500万吨将是个阶段性目标,销售会出现瓶颈,应该停下来挖潜增效,预期26年利润就可以到50亿—70亿水平,经过三五年技改到达100亿水准,通过自身利润就能滚动建设新产能,1000亿吨远景还需10以上的努力啊。
其他铷铯锂得看国内技术完全成熟才行,建设技术成本足够低,这样搬运技术降级竞争打击东南亚乃至世界市场。

01-07 02:25

说了那么多不好的,说点乐观滴,
鸭架里,肯定有国家战略,国家背景,1000万吨根本不愁销路,什么333,面对鸭架一定会作废,中农肯定会从鸭架进口。
还背负着老挝人民致富的美好愿望。利润也不可能太低,聚宝盆你拿走了,但要给老挝税收啊。
而且2头在外,也不用担心,管理层,根本不用老韭菜们去鞭挞,自然有人管理。2个国家的高层去管理。

拿藏格盐湖做对比,乐观悲观是相对的

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现如今首先是要度过难关先、证明自己真的行先,其它都是白扯,没那么容易让你躺着赚钱的。走一步看一步、降低仓位和风险才是正途,不能自己麻痹自己。

回复一下。
亚钾的锂含量.18,罗钾老卤锂含量.21-.26,
罗钾提锂成功前,冠农股份在18-21年数次回复罗钾锂含量无提取价值。
技术在进步,浓度低无非就是成本的问题。罗钾行,亚钾也行。
那个拿大海做比喻的哥们过分了,你这是抬杠!
亚钾钾与其他金属估值比,1:1其实不算过分,藏格、盐湖利润来源差不多比例。
目前亚钾只持有一点观察仓,30元左右的时候卖掉了,希望能到22元或者以下再加点。
冠农股份我也持有很长时间了,对钾肥企业还是有点感情

目前提钾盐后的矿渣都烘干后用于回填了,未来开采难度很低,成本极低,就是看提取技术的成熟度和建设成本了。这部分开发价值,时间要等很久,不用考虑。
国内盐湖藏格在高寒地区实验成果,很容易搬运到老挝,热带气候自然禀赋优势明显,加上国内自然资源开发要求越来越严格,从急需资源到保护型开发是大势,对亚钾确实是大搞产能的优势,这十年是亚钾的乘风破浪大步向前的掘金期。可以乐观一些年。

藏格在老挝也拿了探矿权了,据说2026年也会有新增产能,这个也要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