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佛学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佛学在汉代的时候,由印度通过大月氏传入中国。但是在中国只是被有选择性的接受,这种选择和当时中国社会已有的哲学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中国的佛教是大众部的“大乘佛教”,有着很强烈的人间性,主要表现在“空虚”的世界观。

佛学作为一种reli其思想性更强,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哲学,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度过一生。从这点来看,佛学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细细研究。

从原始佛教的思想来看,佛教的核心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所以佛祖悉达多的修行就是为了追问,为何人生是痛苦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痛苦。

在原始佛教的定义中,人生有“八苦”,分别为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

那么为什么会痛苦,主要就是来自于人们的“欲望”,对世界的理解不到位,称之为“无明”,在无明的状态下,人们开始“行”,进而“识”,产生“爱”(控制占有的欲望),然后“取”(追求、争取的更多),想要“有”(把自己和自己想要的东西相连接)。最终带来痛苦。所以,从传统佛学的理念来看,痛苦的来源就是想要的太多,简称“我执”。

但是,在人世间,当我们看透生命的本质以后,痛苦的实际来源是什么呢,就是“快乐”,所有的快乐都隐含着痛苦,相聚隐含分离,年轻隐含衰老,健康隐含疾病,财富隐含守成等等。分离,衰老,疾病,守成为什么是痛苦的,恰恰不就是因为相聚,年轻,健康,财富是快乐的吗?

我们作为一种物体,和万物一样,没有人可以逃脱死亡,最后人都会化为尘土。日月星辰都会死亡,何况是更不起眼的人类呢?每个人面临死亡都或多或少的有“恐惧”或者有失去生命的“懊恼”,如何才可以坦然的接受呢,按照佛的说法,我们不能太过于享受生活,即“有太多的欲望”,当欲望越多,得到的“暂时性”的“快乐”越多,我们就越害怕死亡。比如我们拥有的权利越大,财富越多,死亡就越是变现的恐怖或者懊恼,因为我们太希望可以无休止的享受权利和财富带来的快乐。这点我们从历史上的两位帝王(秦皇汉武)身上看的可谓淋漓尽致,走到巅峰的权利让他们极度害怕死亡,才有了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求仙举止。

所以,为什么佛教里会有“苦行”呢?以前很难让人理解,苦行僧的目的和行为到底是什么样的背景。实际就是出于佛教的原始教义-“节制欲望”。欲望令人产生痛苦,那修行的方式自然是克制欲望。通过“苦修”,甚至不吃不穿等等行为来节制身体的欲望,那痛苦自然会离我们而去(当然顺便说,佛祖是不赞成绝对的苦修的)。

怎么来解决欲望带来的痛苦,佛学认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实际上说的就是我们的行为都会破坏其他的人或者事物,追求这些实际上是我执的一种表现。但所有的原理、规律其实没有内在的真实性,这样的追求最后只是痛苦。而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涅槃寂静”,即“物各付物”。

佛教特别强调的生活状态是“省欲去奢”,有欲望是一个人进入轮回最难的地方,欲望带来痛苦。消除欲望才能达到没有身体,生命羁绊的涅槃至福的状态。

而当今社会很多人求神拜佛的目的在于希望自己“拥有的更多”,这和原始的佛教理论实际已经大相庭径了。既然“省欲去奢”才是进入涅槃的最佳途径。那拜佛的目的确又是“欲望”,这实在有点无法解释。这只能说是受到了很多中国“本土化”的影响,实际是融合了一部分传统中国文化所谓的“天命”思想。

佛说“往生极乐”,建立了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地球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距离我大概计算了一下,约为1800亿光年。这个距离明显的超过了物理学上时间的极限,就是146亿光年。所以在相对科学的角度,这个极乐世界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哲学思想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人在看到哲学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到当代人来说,其实佛教给我们传递的,就是一种“极简”的生活观和人生态度,减少对大多数事物追求的欲望,从而减少生的“痛苦”,这样也可以更加坦然的接受“死亡”。以一种“至福”的状态进入轮回,达到涅槃的一种状态。

其实我的理解来看,节制欲望,和道家的庄子存在一些可以连接的地方。人世间的欲望无外乎是功名利禄。庄子的道家讲究的是极度的自然,人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所以死亡不可怕,也很正常,庄子甚至认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排除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功名利禄,就需要把生命和自然融为一体。所以庄子给人一种飘忽的神仙感受,来源就是他对人世间没有欲望。

所以人生可能不需要过的谨小慎微、同样可以过得潇洒阔达。reli哲学的意义无非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