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墣观察:日本羽田机场为迎接东京奥运 引进三大类机器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拓墣观点

▲ 1. 年客流量高达7,500万人的日本羽田机场成为专业服务机器人实验场合

2016年12月14日负责管理、运营日本东京羽田机场的日本空港Building公司(日本空港ビルデング株式会社)宣布将成立Haneda Robotics Lab,并指定为羽田机场机器人实验专案2016进行为期2个月(2016年12月15日~2017年2月13日)在羽田机场国内线第2航站出境大厅(南侧)实验性地导入17家企业的服务机器人产品。

根据其官网指出,这次实验主要是针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而展开的All Haneda的措施之一,而这Haneda Robotics Lab计画在非特定使用者的公共空间来进行三大应用领域验证机器人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在公共地区间运行的安全性与导入效果等。

换言之,日本空港Building公司欲透过在年客流量高达到7,500万人次以上旅客的羽田机场进行验证实验,发掘出这些专业服务机器人在技术与法律等方面存在的课题,并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日本社会中的普及化,也进一步地透过让众多机场使用者感受到身边的机器人,达到向全世界宣传日本的最尖端技术效果。

在这次服务机器人验证实验前,在东京的成田、羽田两大机场就分别地引进数款服务机器人用来迎接入境的旅客,分别扮演可精通3国语言的迎宾机器人、可带路的导览机器人等角色。但这些服务机器人并不是用来取代人力,而是分担部分人力工作负荷、提高服务效率。

2. 东京羽田机场引进三大应用领域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各显神技

这次东京羽田机场已开始进行验证实验来自17家企业的17款专业服务机器人,基本上可区分为三大应用领域分别为:

清扫机器人(4家)

行动辅助机器人(5家)

导览机器人(8家)

而在这些服务机器人产品中有部分是已经有上市销售实绩,尤其是导览机器人如曾引起市场旋风的SoftBank Pepper机器人与Sharp机器人手机RoBoHoN。

❶ 以清扫机器人为例,这4家企业的清扫机器人本来不是针对如机场等有人潮的公共地区而开发的,虽然具备自主移动功能,但仍需要增设提醒周围注意的旋转灯与音乐功能等,用来提醒旅客避开,同时还要能够在人来人往的区域上一边安全自主移动、一边进行清扫的任务,还不能造成旅客意外事件,这可谓是一项难度不低的挑战。此外,用来清洁羽田机场大型玻璃窗户的擦窗机器人,是否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清洁作业,这也是此次验证实验的重点之一。

❷ 再者,在行动辅助机器方面,从这次验证实验的计画目的来看,这5款机器人产品的导入目的主要是针对机场员工的业务用途,减轻机场员工的工作负荷,并非是提供给予出入境的旅客使用。

❸ 最后,在导览机器人方面,同样也是针对机场员工的业务用途,包括机场商店员工、其他设施单位员工等,可透过此类服务机器人来提供相关业务协助;此外,这些导览机器人也可自动移动到需要帮助的旅客身旁,提供接待、导航等服务,除了具备多国语言对话功能之外,还能提供旅客机场商店与机场等资讯。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羽田机场欲用来创造可让各类员工如在家办公、老年人与残障人士等能长期适应机场业务的环境,以及能长期从事导览工作。(拓墣微信号TRI-topology )

(声明:本文为“拓墣产业研究院”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