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81回复:158喜欢:4
赢了点奖金(100元),留一杯星巴克钱,其他都用来继续互动有奖问答。希望大家接下来投资好运!

今天的问题比较简单:接下来2年你投资银行股的策略是什么?为什么?

什么是策略呢?就是实现你战略目标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说你的战略目标就是在银行上做T,那么策略就很简单,比如银行股到了1倍PB就卖,跌破0.8倍PB就买。涨多了就卖,跌多了就买。主要就是做T。

越详细越好,数据和逻辑至少有一样。奖金不重要,关键是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我们多关注投资和银行本身。

最佳答案:28.88元!其他优秀答案随机分配。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 $民生银行(SH600016)$

精彩讨论

Bingo___2021-08-07 20:34

已交通银行为例,花430万买100万股相当于买一份年薪31.7万的工作,而且年薪每年都提高,你孩子还能继承你的可以睡觉的工作,完美

汾人2021-08-07 20:29

2060年兴业银行肯定活得好好的,就这样吧

天山明月I2021-08-08 07:54

我认为未来银行股“钱途无量”!我已经逢低加仓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
未来2年看好银行股的行情和投资价值。
为什么可以肯定银行股会钱途无量呢?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因为银行板块是A股最低估的板块,银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8.5倍左右,这个市盈率在全市是最低的。
从这里可以足够说明银行股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只有银行股有具备投资价值,银行板块就会存在钱途无量。
第二:因为银行股大部分已经是破净的,银行股破净率是最高的,从这里说明两点,银行股业绩好,银行股股价低。
正因为银行股具备这两大优势,在目前价值投资银行股是非常值得,从这里也说明银行股是具有投资价值的,未来股价上涨的概率很大。
第三:因为银行股是风险性最低的,这是股票市场有目共睹的,也是得到市场认可的观点,从这里也说明银行股是钱途无量的。
银行股主要体现在退市风险特别低,踩雷概率非常低,而且又是熊市最好的避风港,还有就是银行股股息率高等等,这些优势已经足够说明银行股是有钱途的。
综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知,银行股估值特别低,破净率高,风险性特别低,说白了就是银行股具有两低一高,这就是银行股最大优势,也是说明银行股未来“钱途无量”的真正原因。

全部讨论

2021-08-07 21:52

未来两年投资银行股的策略是持有,原因很简单,做一个做钱生意的小东家,啥都不干就能收租且能增值资产。
一个要迈入发达国家的银行业,且是最重要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估值便宜到吐血,即使是1.xpb,有钱也会豪不手软的买入。
另外,建议抛弃过去多年低估值的思维,未来不是过去的复制,在股市这个场地更不是

2021-08-07 20:50

我的策略是不加不减股息留着等大盘崩了捡尸体

2021-08-07 20:31

招商银行与兴业银行,都是低估的,逢低买入即可

2021-08-07 20:28

对于银行股,我的策略就是只认一只股,比如我就单挑兴业,我刚开始是先少量建仓,然后如果跌了比较多就加原来的一倍仓,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将来稍微一涨就回本,在中间盈利的时候,设置一个准确的仓位,后面的策略就是跌了加仓,等涨了就卖掉加仓的部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找一个合适的仓位,后面就是宁愿少赚,也不加重仓位承担风险

2021-08-07 20:27

对于兴业银行越跌越买,有钱就买,能赚就赚,不赚不可能

2021-08-07 20:09

关注利率 加息以及利率明显上行 买入基本面转好的不排除民生 中信 兴业 建行

2021-08-08 22:51

拿住招行,逢低加仓,慢慢变富……

2021-08-08 22:05

选择那些质量优质的银行,优质银行呈现“强者恒强”竞争格局:
一是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优质股份行,头部零售银行有着可持续的稳定业绩输出能力以及强劲的财务报表,有望持续获得估值溢价;
;二是地处江浙沪等经济活力较强地区的优质行具有较好的禀赋优势,疫情后经济恢复强度更大,历史包袱也相对较低,随着本轮信贷供给量增大,区域资本开支提速,更容易获得“戴维斯双击”行等。

2021-08-08 11:21

如果是长期持有银行股分红收益率还是不错的,我也是30%持仓银行股,以及定投银行指数基金,目前大部分银行股估值还是偏低的!非常适合定投。

2021-08-08 11:21

目前A股整体估值偏低,选定几只资产收益率、分红较高的银行股,如果放着不动,一年百分之三到五的分红,长期持有大概率可以享受股票上涨的利润。作为打新底仓,还可以打打新股,A股打新包赚不赔,概率上来讲一年可以中一只左右。如果资产很多,可以分散到多个账户打新,比如父母的账户,中签机会更高。愿意的话,隔段时间关注一下,遇到大的波段,可以吃吃差价降低成本,每年一季度可以回顾一下手上的几只股票,看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