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实施控制,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国际煤炭竞争日益加剧,受此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游需求进一步放缓、过剩产能难以消化、库存居高不下,导致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煤炭企业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
公司方面,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回落、节能减排、环保压力等因素导致工业负荷处在低位,各大火电企业发电负荷明显不足,公司电煤销售压力持续增加;
公司受钢厂经营困难、高炉检修数量增加的影响,喷吹煤市场需求显著下降;
公司块炭下游市场终端用户需求持续低迷,对块炭采购积极性降低,块炭整体销售压力较大。
公司董事会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审时度势,始终把安全作为公司立身之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公司增添活力,把成本管控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落脚点,深度调整公司运营的组织方式,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使公司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得以生存。
安全方面,公司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探索以长距离钻孔预抽为核心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新技术,推动瓦斯抽采标准化建设,瓦斯灾害治理攻坚扎实推进;
强化防治水机构、队伍、装备、制度建设,防治水工作步入正规化轨道;
开展零打碎敲事故整顿,强化现场危险源辨识认定,落实治理措施和责任,收到明显效果;
坚持“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积极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开展群众性素质攀升工程,提高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素质;
推行安全短板管理,建立逐级上报、分类建档、落实整改、复查销号的管理流程,提升了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2015年,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生产方面,首先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协调落实,促进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针对阳泉本部煤矿煤质硫份高的实际情况,全面启动煤炭精品工程,规划和组织配煤工程,投产煤泥烘干系统,力争通过煤炭全入洗,提高售价、稳固市场;
其次,公司开展技术攻关,优化煤矿生产系统设计,积极试验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实现降本增效;
第三,公司有序开展基础管理工作,确保各煤矿安全高效组织生产,通过强化回采工作面初采安全条件验收工作,保证了各综采工作面生产的安全有序持续进行,深入开展采掘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采取主动支护措施,强化基础管理,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销售方面,公司面对煤炭市场下行严重的困难局面,坚持抓外运、拓市场、保回款、促效益,扎实工作,确保销售任务顺利完成。
公司将铁路外运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大重点用户的协调力度,保证公司传统区域和优势区域煤炭发运的稳量和增量;
公司加大选煤厂调煤、配煤工作力度,逐步实现了按照各矿生产情况进行装车的目标,同时公司采取公路调煤的措施,充分发挥各装车点的装车能力;
公司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传统市场无烟煤销售萎缩的情况,加大了开发新型无烟煤市场的力度,保证了公司各矿的正常生产;
公司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压力下,全力实施配煤工程,通过配煤降低硫分,提高销售能力。
筹融资方面,公司积极发挥融资功能,结合目前债券市场和公司的资金需求情况,申请发行3年期中期票据30亿元,期间共分两次发行,每期发债额度15亿元,目前,首期中期票据15亿元的发行工作已经完成。
报告期内,公司为保障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银行贷款净增加14亿元,有效解决了下属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保证了年度各项资金的需求。
环境保护方面,公司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强化环境管理,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考核体系,对全公司各类污染源和各单位环保管理工作情况等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2015年,公司完成了新排放矸石山边排边治工程、老矸山生态恢复治理维护工程、火电厂脱硫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和脱硝设施建设工程、部分矿井的矿井水处理站扩容改造和燃煤锅炉烟气净化装置改造等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推进实施新建项目的各项环保工程,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2015年,公司缴纳排污费569.03万元。
公司全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5年,公司原煤产量完成3,320万吨,与同期相比增加6.92%;
采购集团及其子公司煤炭3,494万吨,与同期相比增加15.43%;
其中收购集团原料煤1,198万吨。
销售煤炭6,282万吨,与同期相比增加14.61%。
其中块煤485万吨,与同期相比降低12.77%;
喷粉煤502万吨,与同期相比降低9.55%;
选末煤5,110万吨,与同期相比增加22.42%;
煤泥销量185万吨,与同期相比降低5.61%;
发电量完成27,189.62万千瓦时,供热完成150.28万百万千焦。
煤炭综合售价242.33元/吨,与同期相比降低30.13%。
营业收入1,686,391万元,与同期相比降低19.55%,其中煤炭产品销售收入1,522,403万元,与同期相比降低19.91%。
营业成本1,371,301万元,与同期相比降低20.35%,其中煤炭产品销售成本1,275,878万元,与同期相比降低21.07%。
利润总额18,162万元,与同期相比减少93,685万元,降低83.76%。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339万元,与同期相比减少90,586万元,降低91.57%。
掘进总进尺155,089米,与同期相比减少3,798米,降低2.39%。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煤炭资源方面: 
公司拥有较丰富的煤炭储备资源,其中大部分为稀缺煤种无烟煤,这些煤炭储备资源,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二)人才方面: 
公司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经验丰富的煤炭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保证了公司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的顺利推进。
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四、公司关于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方面,2016年作为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仍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国际贸易增速、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
从国内看,由于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困难、需求增长动力偏弱,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煤炭行业方面,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国家调控能源消费总量,提高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的政策力度将不断加大,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成为一种常态,加上煤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造成全社会煤炭库存大幅增加,同时,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传统的、粗放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面临挑战。
但同时也要看到危中有机,困难中孕育着机遇,中央提出加强供给侧改革,将煤炭行业作为重点领域,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将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短期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煤炭行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
公司方面,由于受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新开发市场无法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传统市场煤炭发运量持续减少以及配煤工作进展缓慢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公司面临的经营形势将更加严峻。
具体来看,2016年1月1日起国家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电价下调电厂可能会加大对于煤价的打压力度,加之随着两会结束后,地方煤矿逐步复产,市场供应将增加,而供暖期也即将结束,动力煤供需矛盾将再次显现,价格可能会再次弱势下行;
受钢铁企业长期以来的严重亏损,后期钢材市场走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钢企对喷吹煤价仍执行压制政策,多数钢厂仍按需采购为主,短期内无大量采购计划,喷吹煤价格整体仍呈持稳运行态势;
受化肥行业农需启动不及预期,用户煤炭采购无明显提升,民用块炭市场方面随着各地气温不断回升而支撑力逐渐衰退,块煤价格承压下行概率增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致力于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平台作用,收购兼并煤炭资产,整合煤炭资源,做大煤炭主业,同时推进选煤、电力、供热以及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经营计划: 
1.2015年经营计划进展说明: 
2015年,由于受煤炭行业形势大幅下滑,公司实现煤炭产量3,320万吨,销售煤炭6,282万吨,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168.64亿元,比年初预计有所减少。
主要原因为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销售价格大幅下跌,煤炭吨煤售价比同期降低104.48元。
2.因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公司所需的资金需求: 
资金需求项目主要包括:一是矿井建设项目,包括平定兴裕矿井技改项目、榆树坡矿井基建项目、榆树坡选煤厂技改项目等;
二是矿井环节(安全)改造项目,包括通风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瓦斯管路工程、瓦斯抽采工程、“一通三防”等项目投入;
三是采掘设备购置,包括购置采煤设备、掘进及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等。
公司将科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拟通过自有资金、直接融资、银行融资、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3.2016年的主要工作目标: 
预计煤炭产量为3,293万吨,预计煤炭销量为6,667万吨,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预计单位销售成本174.52元/吨。
为实现2016年的经营计划,要重点做好以下的工作: 
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坚持依法治安,科技兴安,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全面落实逐级安全生产责任。
以现代化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为抓手,全力治理瓦斯灾害,强化防控零打碎敲事故的基础性工作,扎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将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程,将成本管控向现场、向岗位延伸,树立“一个钻孔就是一项工程、一个工程就是一个项目”的理念,向优化设计要效益,向划小核算单元要效益,向劳动定额要效益,向岗位操作要效益,不断健全群策群力堵漏洞的成本管理体系;
强化管理,堵塞漏洞,各单位要以不亏损为底线,深入分析成本构成要素,找准短板,制定措施,严格落实,财务部门要强化组织,确定标准,加强检查,严厉考核,确保对标管理工作真正运行起来,收到实效。
市场销售方面,公司将坚持以稳量增量为前提,以铁路外量为重点,突出开拓市场、提高品种煤销量、配煤工程建设、保证回款四项工作。
公司将继续优化“市场、运输、产品”三个结构的调整,保证铁路外运量,坚持“铁路不够,公路来补”的原则,保证各矿正常的生产经营;
抢抓与五大电力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的机遇,增加长协煤比重,扩大五大电力集团山东、河北以外的电力市场份额,积极开辟新的高硫煤市场,推动电煤价稳量增;
抢抓部分供应厂矿停产腾出市场空间的机遇,扩大四大钢厂喷吹煤销量,积极开辟和稳定新市场;
抢抓内部化工企业全面投产的机遇,保证化工煤内部市场稳定,外部市场增量,做到随行就市,紧贴市场,快速灵活;
公司针对煤炭所供用户集中于河北、山东等环保整治的重点区域的现状,积极推进精品煤工程,实施更加严厉的煤质考核,做到经济处罚和行政问责双管齐下,通过配煤销售,降低硫分,提高煤质;
公司将全力消除新增欠款,铁路、公路用户全部实行预付款制度,确保不新增欠款。
筹融资方面,公司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用于经营与发展: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利用银行这个间接融资的渠道,申请银行贷款用以补充生产经营性流动资金;
另一方面,公司将根据投资计划,合理安排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加强资金的管理,保持公司的盈利水平,选择适当时机通过配股、增资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等手段筹集公司长期发展所需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环境保护方面,公司将建立健全各级环保管理体系,清理整改违法违规项目,积极推进重点环保工程,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完成环保部门下达的指标,各项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第一、安全风险及对策。
公司所处煤炭开采行业属于高危行业,井下煤炭开采工作受地质因素影响较大,面临水、火、煤尘和顶板等灾害,且公司所属矿井大多属于高瓦斯涌出矿,安全风险较大。
公司各下属煤矿开采历史长,积累了丰富的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及技术经验。
一方面,公司制定了包括《煤矿安全规程》、《通风瓦斯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安全制度,并通过加强现场管理以及定期对员工进行煤炭生产安全培训等措施,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另一方面,公司防治瓦斯的技术和经验较为成熟,可以对瓦斯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生产设备和安全监控设备的投入,做到实时观测、事先预防,从而降低安全事故隐患。
第二、市场风险及对策。
煤炭行业目前面临内部产能释放提速和外部进口量较大的供应相对宽松局面;
同时,在结构性减煤、环保限煤等因素影响下,煤炭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态势短期内难以改观,需求相对疲弱。
煤炭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产业,国民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可能会导致煤炭市场供需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将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市场变化的预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市场布局,降低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