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38回复:459喜欢:70
方丈帮着解惑一下,书做为人类进步的载体,古今中外,人人都已读书多读书广为荣。如今碎片化信息时代,大多数人都很难静下心来读完一本完整的纸质书,例如我,买了书不少,可真正看完的并不多(看书真的太闷了,买书完全是为了缓解焦虑),不少都是通过听书,或者刷雪球,看公众号文章这些其他短平快的信息载体。这些都是信息的传递方式,短视频也是,记录片也算。那么我的问题是,您认为书籍相较其他信息载体最大的区别在哪?为什么最富有成就的人都是爱看书的人,而不是爱看杂志,爱看纪录片刷短视频的人。

全部讨论

1,不是碎片化的时代,大多数人也很难静下心读完一本完整的纸质书,所以你不读书不要怪什么”碎片化的时代“,怪你自己就行了,你就不是那块料。
2,不要将书或者读书神圣化,大部分书都是垃圾,大部分人读书也就是个消遣,比如说我就是这样。
3,书跟其他信息载体相比,主要的区别是字多,信息量相对大一些,系统一些。
4,我就认识不少富有的人,不怎么看书,平时只刷刷短视频。看书确实对不少人是好的娱乐,但如果抱着看书能致富的目的去看书,那还是算了,大概率会失望的。

2021-11-16 12:11

听听一个读书巨多人的经验之谈:
不读书的人,容易上人的当;
读书多的人,容易上书的当。
读书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总以为这个世界是讲道理的。
——钱钟书

2021-11-15 23:46

我先抛个砖,古代技术有限,只有书籍一种记录信息并传承千年的载体,毕竟我们听不到秦始皇的演讲,看不到牛顿的科普短视频,唯一能够将信息流传下来的载体----书籍,被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今存储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书相较其他形式只能说信息量更大摄取信息更慢,但这也更有利于激发大脑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获取信息。长阅读作为一种专注力筛选器,把那些专注力差的人筛走了,所以那些富有成就的人与其说是更爱读书的人,也可以说是专注力更高的人。

2021-11-16 16:28

方丈当富豪太久,已经脱离群众了。普通人接触高质量信息的渠道很少,因为没有高人可以交流,一本书,高人一两句话就概括了,确实可以不用读,普通人只能老老实实把书看完自己悟。

2021-11-16 11:00

看书会让人主动思考,视频让人被动接受。说白了就是是否动脑袋的差别。

2021-11-16 11:04

最好是带着问题去找书、看书,这样也许效果好一些。

2021-11-16 12:07

看书,和人打交道,做事业,都是接触人的方式。但是,有的情况确实是看书比较好,从前文字是各类载体里成本最低复制率最高的。比如,大道和很多中国人早年接触了巴菲特的思想,起源巴菲特出了书,传播他的思想。一般朝九晚五的小市民想提高投资境界,还是要看巴菲特的书。少数人比如大道,拍卖巴菲特午餐,做伯克希尔,苹果的股东,参加oppo董事会。人家信息来源比书来的直接和实效性高多了,比如邓,李广耀这些前辈,可以出国考察。接触会见各国总统,和世界银行打交道得到专业意见,人家需要看书吗,当然邓也看书,不过也只看经典的历史了。一般的人,看书还是很好的。我也知道一个竞赛金牌选手,他的经验写成帖子而不是录视频,他解释因为有很多贫穷农村地区条件不好的学生,可能有条件接触他的经验帖子,但是没有条件看他的视频的。总之,读一本好书相当于和先哲谈话,这是对的。大部分人平时接触谈论的只是吃喝拉撒家长里短,被动接受时代喂给他的,短视频,流行剧,质量差的游戏。这样的人还是应该去读书。

记得曾经在哪里读到过,这里面的区别其实和大脑的运作模式有关。请不要问我具体的科学的解释,我可没那么专业,记得住那么多。我只记得,科学家们做过实验,对比和测试了人类在进行不同动作时的脑电波。科学家们发现,当人们观看视频的时候,其脑电波的频率和人睡眠时的差不多,但是当人读书时,其脑电波的频率是远远高于进行其他许多活动时候的脑电波频率的。科学家尝试用以解释这种差异的理由是,观看视频之类的行为,信息是被动地被灌输,大脑不需要太多思考,眼睛也基本看向一个方向,所以需要消耗的能量低,脑电波也就和睡觉时差不多。而读书时,眼球需要不停地转动,大脑是在主动获取信息,而对比每分钟的信息量的话,文字特别是书籍比其他媒体的信息量大许多,所以大脑在不停地进行过滤、筛选和储存,还要协调眼睛运动的速度和大脑思考理解的速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脑电波的频率远远大于进行其他动作时的频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追剧刷视频时,几个小时过去了都不觉得累,而读一小会儿书就开始觉得累甚至犯困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喜欢读书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读书,而是因为他们本身爱动脑爱思考,养成了让大脑高频获取信息的习惯,如果让大脑慢下来会感觉很难受,而书籍文字的信息量最大,是最容易满足他们让大脑动起来的工具。换句话说,读书更有助于锻炼大脑进行思考的能力,听书或看视频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则很小,而读杂志报纸或公众号的文章时,取决于文章里信息量的多少,读学术报告类肯定比消遣娱乐类更费力。实在读书读不下去的,也可以尝试在听书或看视频时,尽可能选择信息量大的,然后主动做笔记,通过书写记录的过程,促进大脑的活动,慢慢锻炼大脑,让大脑养成活动起来的习惯。大脑是需要活动的,否则容易萎缩,不要担心会把大脑用坏了。

2021-11-16 11:24

无论做什么,聚精会神的能力就是一种天赋。
能够聚精会神在哪里,并且乐此不疲,那么你的天赋就在哪里

2021-11-16 12:50

主要是书籍的信息载量更大,书的作者写一本可能需要一年甚至几年,而你几天甚至有的人几小时就看完了,所以你获取的信息载量就有几百倍;而看杂志、刷短视频等获取的信息载量就小得多了。但最终成不成功还是要看个人对信息的处理、思考和再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