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19喜欢:6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18-12-13 08:57

另外,基于缬沙坦事件,我觉得可以肯定的结论是1.华海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这里的好包括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但只是长期在欧美日监管下,相较于其他企业,显得好,是同业衬托出来的好,不是华海自身标榜和大家吹的那种好。2.诚信问题是不存在的,就是个能力问题。3.确实别有用心之徒搞事情,拿禁令和警告信的企业那么多,哪家在反反复复的炒,禁令都拿了,还想咋的。4.一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制药业本来就算是半个政策市场,现在是什么时候,也不看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018-12-12 23:05

说句跟警告信无关的话,华海应该在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上再考虑降低成本。

2018-12-12 21:34

大家多体会一下警告信中的这段话。(加粗部分)

2018-12-14 16:16

集采,避免中间商赚差价,对获得大部分集采的头部公司利好啊!采购量有保证,降低了销售费用,踏踏实实做好药,实际利润是增加的,把回扣,贿赂还给老百姓,有何不好!???

2018-12-13 22:08

澄清公告
网页链接

2018-12-13 08:47

我补充下,原料药是可以返工再加工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里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按照规定执行就可以,国内外都一样。制剂产品是不允许返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制剂产品出现问题就是损失完全报废,原料药这一块则是还可以回收利用。警告信里,FDA不认可华海在调查问题原料药的采取的措施是充分到位的,也说明了华海得出的的结论是不完全的。在这个前提下,FDA想说明的是华海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就处置了问题原料药再销售,这是不能接受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出两个情形结论,1.华海在调查过程中的能力问题,能力不足才导致调查不足,才在调查不足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已采取了充分措施;2.在知道问题原料药的调查不足情况下,仍将其处置销售,那这个就是态度问题,是诚信问题。能力问题可以随着时间和发展而提高。态度问题那就没什么好洗的。今年是8012年,提及的问题原料药是2016年,如果真的是当时就知情,两年时间还不足以解决问题,等到现在才爆?那这种情形下,对于2004年就进入美国市场,长期在欧美规范市场,华海管理层不是蠢就傻,可能么?显然是不可能。传播是诚信问题的,不是蠢就坏,相信是诚信问题的,不是蠢就是傻,尽早远离。所以我的结论是这就是华海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的缺陷,2016年能力不足,导致没有深入问题本质,没有发现根本性的问题,客户和监管也没有充分意识到,这期间客户和官方又不是没审计华海,另外同业中其他企业也存在同样的杂质问题,不管含量有多少,因为基因毒的杂质决定了它一旦有,就应该采取措施,官方和生产方都应该是,这期间他们都干啥了?什么都没干,所以他们要么不知情,或者他们都知道都默契的不说。8012年了,又出现了问题,华海方反应过来了,也报告给监管,监管和客户也反应过来了,又恰巧碰上国内外这种情形,被不良的媒体和别有用心之徒顶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从7月到12月反反复复拿出来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