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贷走进死局!蛋壳爆了,自如是下一个定时炸弹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这个冬天,长租公寓多了数不清的荒诞镜头。

就在今天,天眼查显示, $蛋壳公寓(DNK)$  CEO高靖被限制高消费,关联公司紫梧桐(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了老赖。

来源:天眼查APP

蛋壳破碎,留下一地鸡毛。(详情请见易简财经往期文章:蛋壳卖身?长租他不行,圈钱第一名

行业老大自如,前不久发布了一个“暖冬守护”计划说,你们蛋壳的业主和租客既然爆雷了,那欢迎加入我们自如继续搞长租公寓呀。

可业主和租客们也不傻:“还没出狼窝,就再进虎穴吗?”。

  

更何况,自如与蛋壳的商业模式雷同,都靠租金贷输血。如今蛋壳爆雷,自如真的还安全吗?

资本市场一路绿灯

自如原本是链家的一个事业部,后来在2011年独立变成子公司。

2018年1月,自如完成了A轮40亿人民币的融资,红杉资本、腾讯、华平投资领投。这是国内长租公寓最大的一笔融资,当时自如的估值就已高达200亿人民币。

据媒体报道,当时腾讯投资执行董事余海洋说,投资自如是腾讯众多投资中拿到信息最少、决策时间最短的案子。由此可见长租公寓对投资机构的诱惑。

2019年6月,自如完成B轮5亿美元融资。这时自如的雪球已经滚到近100万间房源,300万自如租户,45万业主。

2020年3月, $软银集团(SFTBY)$  软银通过愿景基金向自如投10亿美元,其中5亿美元是直投,剩余是从创始人手中购买了5亿美元股票。目前自如估值429亿人民币。

来源:天眼查APP

可以看到,只要背后的大boss链家,认为这所谓的互联网创新生意可以做,就会不断为自如砸钱,资本市场也会一路开绿灯,支撑其招兵买马。

可就算实力再雄厚,只要自如走的是和蛋壳一样的套路,就会有爆雷的风险。

 滥用租金贷是原罪

蛋壳和自如,二者的模式和套路高度相似,本质上都是疯狂扩张,靠烧钱来赌未来。

自如一方面高于市场价从房东手里租更多的房子,一方面以市场价、甚至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租给租客,以此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寄希望于未来烧成巨头,获得垄断地位后,再坐地起价,连本带利吃回来。

比如今年疫情期间,自如被爆出“两头吃”,一方面逼业主降租金,另一方面对租客涨租金。据澎湃新闻报道,有自如工作人员趁租客不便搬家换租,哄抬租金,续租租金普遍增长10%-30%,最高达38.3%。

而这期间烧的钱,除了融资,还靠银行放贷。之前易简财经就曾分析过,与自如、蛋壳等长租公寓合作的微众银行(别让微众银行跑了!延期三年,蛋壳的租金贷又该谁来还?),通过租金贷的高利给自如和蛋壳输血。

微众银行基于租户个人信用放贷,但却没有直接放给租客或者支付给房东,而是给到了自如。租客在自如诱导下,和租金贷等金融产品捆绑在一起,债务和权益不对等,债务归自己,完整的租住权益却不在自己手中。

一旦长租公寓发生问题,租客没有房子住,身上却还背着贷款。蛋壳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相比蛋壳,自如的规模更为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自如的长租公寓管理规模达到102万间,远超相寓的70万间以及蛋壳的50万间。

按单个房间平均月租2500元计算,年租金3万元加上10%的服务费,自如租金贷的规模或高达100亿元,远超蛋壳。

如果没有资本输血,自如庞大的体量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

第一消费金融曾报道,2015-2017年自如累计亏损近13亿元,到2019年,虽然自如并未公开财报数据,但也有不少猜测认为其依旧并未盈利。自如的市场份额更多,是否会因收房价格更高而亏损更多也是一个问题。

 资深玩家

为了降低对租金贷的依赖,自如也曾试图开拓其他融资渠道。

早在2017年8月,自如就把收来的上千套房组成一个资产包,发行了规模5亿元的租房市场ABS。ABS是资本市场常见的融资手段,简单来讲,就是将未来获得的收益,通过某种方式,现在取出来。

而对于自如来说,就意味着在融资后需要拼命去市场上收房、装修、出租,扩充手头的项目资产,在能发展的城市通通插上小红旗,好去拿更多“未来的收益”。

搜狐报道,当时行业内ABS平均利率在4%-6%之间,可加上承销、托管等等费用,自如的ABS要付出将近10%的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加上长租公寓普遍的租金回报率都不超两成,亏损的买卖,自如自己会不知道吗?

可对于自如来说,这并不重要。只要公司能保持高速增长和扩张,最终实现垄断就够了。

不过租房市场的ABS并没有活跃多久,2018年以后,跑路、暴雷事件彻底破坏了长租行业的市场信用,此类ABS产品逐渐销声匿迹。

长租公寓发行ABS,基础资产还是租金贷。在这一模式下,其本质与租金贷相同,都是信用风险错配,等于空手套白狼。多数的长租公寓作为二房东,没有物业产权,用租金收益发行ABS,相较于物业资产型ABS,风险更大,想融资又谈何容易?

 又一颗定时炸弹

可以看到,自如和蛋壳这类走钢丝的金融游戏,已经很难继续玩下去。

蛋壳已碎,自如的负面舆论也在疫情和时间面前尽数暴露。

除了假借疫情“坐地起价”,还有让用户喝马桶水、甲醛房导致用户患上白血病、房间内藏有摄像头等等一系列丑闻层出不穷,最近自如还因强制房东降租解约登上热搜……

无论是蛋壳还是自如,作为长租公寓,其盈利模式本该是通过精细化运营手段,控制成本,提高租房质量,来获取每月房租差。

但这类标榜着金融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却玩起了期限错配的套利游戏,租客被迫和租金贷等金融产品捆绑在一起,背负上了和权益并不对等的债务。

微众和自如们联手拿出来的金融产品,本身就是高利率高风险的存在。年化高达10%,谁来为这10%的收益买单?

羊毛出在羊身上,微众、自如不买单,最后就只能是租客们被迫买单。

换句话说,微众和自如享受了这个链条里最多的收益,风险却由租客们来承担,这种巨大的风险收益不对等,无疑是有问题的。

如今蛋壳已经爆雷,而自如100多万间房源背后,一端是100多万房主,另一端是远远超过100万人的租客,他们头顶尽是阴霾。

•END•

全部讨论

2020-12-10 09:31

天天说监管,行业18年内部就发出预警,监管无所作为才成今天大错,今年多困难啊,都是社会的底层奋斗者凭什么又是他们承担。

2020-12-09 20:42

人民不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