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拉动经济,一国可否无限修基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有网友问我:为了拉动经济,一国可否无限修基建?

结论是不能。

推动大量基建,由政府出资,意味着需要用税收进行买单。

而一项基建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的确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建是需要维护使用,不能造完就扔着不管,否则成本很快就会亏没。

基建制造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更多是因为赚不到钱,所以需要政府,而非私人公司来承担这一义务,为了广大市民有需求才进行建设,并且投入大量资金长期维护。

赚不到钱的基建,是一个烫手山芋,在许多奥运国家举办后,历史上频频出现基建废弃的情况,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维护费用太昂贵,也根本没那么多人使用,运动员的数量并不能让运动场所饱和,而奥运设施为了容纳全球旅客和运动员,往往造的很好很大,比赛一结束就成为当地的负担。

高铁、高速、大桥,也是一个道理。

这些大型基建并没有那么多的使用者,不需要太高的货流量与人流量,往往是一个到两个就承担了整个地区的使用需求。

如果要求每个县都有高铁,每个村都有高速,崇明岛十座大桥,实际上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超出了使用需求,只会造成浪费。

高铁的要点在于速度而非客流量巨大,服务对象是能承担高费用,但又对往来速度有相当要求的旅客,所以主体受用人群必然是城市居民。

村里有高速,中国是有这个情况,但很少是专门为村修建,更多是一衣带水互相关联到为主。

专门给所有村都修高速的必要呢,其实也是没有的,村庄的人口不多,能使用的私人车辆也不多,甚至是极少到没有的,村民主要社交跟贸易的范围,也只集中在附近村或乡镇中心,距离都不算远,而修建高速后的成本,跟城市与城市间的高速是一样的。

前面提到了成本,就不得不说成本负担的问题。

成本谁来承接,实际高铁、大桥与高速这种大型基建,都是市政府一级负责,到乡镇县级别时,往往要找上级或想办法自行筹钱。

之后的运营成本,对一个小地方来说可以使添加数字,高铁全国性运营,依然有亏本,所以道路网更密的高速就更别提了,跟大桥一样,只要放在自然环境里就会有维修成本问题。

挺多县政府一年也就几个亿或十来亿的收入,如果独立承担基建维护费用,可能就要大额度赤字运营,这是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

很多村连接高速网络,不是因为很有必要,而是高速主干穿插而过,顺便修了路进去,不好修的村庄也就自然而然一直没高速,是地理环境决定的结果,发达城市间的地区能拿到的资源也会多一些。

另外必须考虑,高速修入村庄的目的是什么,是村内的对外输出车流量到饱和了么,肯定是到不了,过多在村庄等连入高速入口也有碍高速的运作效率,过多不同车速的车流交叉而过,反而会妨碍高速车流的进行。

村庄的面积也不能承受高速车流的的车速,有的穿插村庄之间的,往往是规划需求或错误导致,不是理所当然的常态。

经济角度来说,给不能承担成本、不需要使用的地区修建超出他们使用规格的基建,会变相将通胀输入到当地。

众所周知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同的程度,也决定了物价和房价。

如果对低收入地区修建大量的基建项目,外界会判断为将来要发展这一区,北京挺多郊区的地方就有过这种情况,一去修建过后,各种地价飞涨,当地居民的收入却没有跟上来,被迫承受外界突然输入的地方通胀,房价一增加,租金也就增加,所有生活成本都会提高。

到最后无法生存的人要么被迫离开,要么成为社会问题,乡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有限的,无限修造基建不是在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而是把外部的发达经济环境架在他们脑袋上。

一次性扩张大量的基建项目,主要受益人群是被聘用的劳工与工程公司,所以凯恩斯主义推动大量国家主导的基建项目,在经济危机时很有作用,通过政府主导吸收大量的失业人群,避免治安问题,又能把其他未工作人群缴纳的税金,以基建项目的形式发到失业人群手里,失业者有钱也会消费,社会资金的流动性能保持稳定而不是停滞。

但是,问题在于任何基建项目都有其完成的时候,三年五年,过后劳工们就不能一直待在这个行业里,劳动力需要转入其他产业。

基建项目是内需而很少是外部贸易的问题,虽然在物流网络问题上,物流效率高的确可以增加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总体而言还是要有高科技优势在工业上有竞争力,所以绝大部分基建是加分项,而不是主要的经济动力,甚至可以是赔钱买卖,全世界几乎所有地铁就都是赔钱的,但也不可能不去做。

财政上,许多国家都是赤字运作,基建则消耗巨大,投入时间长并且多数无回报还要持续投资。

不考虑后者的问题,单独考虑如果拿出一大笔基建费用,能考虑到的首先就是发行债券,先用寅吃卯粮的形式挤出一笔钱来,解决临时失业的大量人口,然后在基建周期内寻找调整市场与经济结构的手法,让经济危机后的市场聘用状况改善,另一方面改善劳动者们的待遇,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双重兜底出资,确保工人们能得到一定的补助和更大的权力,哪怕失业了也有财富可以用于生存和流动。

等基建结束以后,国家会得到新的基建,出清后的市场,以及拥有新工作的劳动人群,这就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元素,建造了大量的学校、医院等等政府赤字下扩张的基建项目,然后点到即止,许多东西一直通过翻新用到今天,乃至于被特朗普吐槽为老旧,题外话讨论一点,实际大量的基建设施空缺,更像是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的救星。

也就是说适当兴建基建项目,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改变,在讨论财政与工人待遇上,为国家的进步提供一个新的动机,点到即止后就是复兴,因为经济危机多数都是市场需要出清后的资本主义自然常态,无可避免会有规律的发生,这种历史浪潮里需要解决的是科技能否支撑之后的复兴,所以中国四万亿以后就撑不住了,只能靠宽松政策来硬抗。

不说是不是题主描述的夸张情况,就单纯说能不能无限地维持基建项目,本身也是不可行的,因为我开头也提到了,基建大多不赚钱,还需要维护成本,费用也往往是政府支出,政府在一定可控制的程度内,进行赤字财政或发行债券来填充有需要的基建,这是可行的。

但是,对基建的制造,一旦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无论是政府、民间,都会出现巨大的后果。

政府的税收来自于民众,政府滥用资金赤字,滥发债务,就会出现滚雪球的问题,以至于无法翻身。

民间需要政府来推动教育和产业发展,又需要政府维持社会基本秩序,那么最后就变成民间要承担政府的成本,还要去负担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最后就不是拉动经济,而是让经济变得畸形,中国的凯恩斯主义在修建大量基建以后,为了避免经济问题爆炸然后下台,选择无限推动基建项目,现在是08年以后的第三个周期,债务也水涨船高,但却不学罗斯福时代一样改善劳工待遇分蛋糕,所以这面基建一旦停下来,这些人也不会被吸收回工业与农业体系里,也就不得不开启第四个基建周期。

实际上第一个基建周期结束后,大概在2012年时,中国的基建项目是刚好够的,再之后就明显饱和了,不过为了不被历史车轮碾压,于是乎开始了第二个周期,在2016年左右也差不多结束,接近着又开始了第三个。

中国就是典型无限用基建来保证社会状态恒常化的一个经济体,未来中国财政会怎么样,就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