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社交网站自媒体文章的评论普遍戾气重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Facebook(FB)$ $Twitter(TWTR)$ 

众所周知,国内等社交网站如知乎,新浪微博等媒体等评论下面戾气普遍重,讽刺挖苦非常常见。而在同类的外国网站如Quora, The New York Times,seeking alpha下面的回复大多都是很理性的分析。甚至在上面的中国人都好像自发的变得理性了。

如今,在雪球上也同样有“评论戾气颇重”的感受。我想,大概每一个发过长文的人都有这种感受。会不断受到观点不一致的人员的人身攻击。在我看来,观点不一致很正常,总有一些人不肯承认自己的认识的不足,接下来自然是无休止的口水战。慢慢的衍生成贴标签,扣帽子,一言不合就讥讽拉黑。人身攻击,扣帽子,随口就来。口水战令理性讨论氛围荡然无存。

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经过和一些朋友讨论,猜测原因如下。

简单来说,誓死捍卫自己的说辞不仅仅只是对一个观点的捍卫,更是对自己三观的捍卫。正是由于自己的三观导致了自己对待事情的看法。而一旦在事件上承认自己错了,很有可能是承认了自己秉性多年的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是错误的。而攻击对方,也不仅仅是攻击观点这么简单,攻击的更多的是自己不可理喻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

但这是一个表象而已,背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国家的教育并不注重孩子辩证思维的培养。不信你去想一想,在你九年义务教育里面,有哪门课时教你如何辩证的看待问题的?而没有辩证的思维,人就容易对一个事情产生非黑即白的看法,并对于看法背后的逻辑的思考很少。所以面对与自己观点相反的人的时候,由于没有夯实的理论支撑自己的观点,就只能不理性的攻击。

这点从知乎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三观题答主吸赞和吸粉是最快的? 因为三观问题中高赞答主的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人们有时候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而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里面,不仅从来没有过教人如何正确的看待问题,而且也没有教育过人如何正确的与人讨论。很多人在日常中的辩论还停留在小孩子吵架的级别。我想这一部分就是中国人骨子里面的父权和君权思维下产生的结果。

对于权威的崇拜,缺乏辩证思维的训练,导致了中国人对于很多问题都没有自己的观点。经常是在家听父母,出门听领导。谁官大听谁的,谁经验足听谁的,谁赚钱多听谁的。而由于从小不会被父母或者师长良好的尊重,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个合理的讨论,或者辩论的规则是什么样的。比如辩论要求的是对方地位上的平等,具体体现在双方的发言时间应该是相同的,而且在对方发言的过程中是不应该打断对方的。但是我们看到的经常是要么一个人喋喋不休,要么是一个人从中打断对方说话并对问题进行不必要的拆分。两个人越辩越远,辩论到最后都不知道最开始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了。

中国人对于一个观点的接受很多时候是不讲道理的。你和你爹讨论问题的时候你爹很有可能会拿出:你是个小屁孩,你懂什么? 这种观点来让你闭嘴。或者会拿出:我是你爹,我说啥你就听啥;老祖宗说的肯定没错,既然都传播了几千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老话儿说…… 等等等等。这种蛮不讲理的辩论方式就在中国人的脑子里面生根发芽。

所以我们平时的辩论不从逻辑上出发,而是从谁的声音大,谁的气势足,谁的资历老来出发。重经历而不重逻辑,重即成事实而不重发展规律。

比如对某个知名知乎用户、雪球用户写出了很多人不赞成的观点的时候,很多人在回复里面直接评论对方是傻逼,或者让对方好好看看书,更有甚至让对方滚出知乎。很显然,他们并不知道“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权利”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也不知道背后到底体现了什么样的民主精神。

当然,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教育,文化,环境等等。几千年的积淀是很难一朝一夕的改变的。但是如果各位居高位,处强势,面对与自己观点的时候,对观点不对人,不盛气凌人,不趾高气昂。那么我想各位对中国的民主和理性是做了一点点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