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设计怎么做?华为、阿里、腾讯等做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有朋友留言说:

看了好多讲股权的老师,讲的都不一样,不知道谁讲的对。

确实如此,就如自己不专业,就很难判断医生的水平如何。

伟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用真实案例去验证

比如有自封专家说,阿里巴巴就是用AB股,马云有10倍投票权。

阿里巴巴是上市公司,资料是公开的,一查便知。

阿里巴巴的招股书写得很清楚,只有单一类别的股票,是一股一票,不是AB股。

马云持股5%就能控制阿里巴巴,是靠特殊设计的阿里合伙人制度,并不是AB股。

京东的AB股是控制股东会,而阿里合伙人制度是控制董事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公司控制权》书里有详细介绍。

比如有伪专家说,持股67%有绝对控制权,还拿香港上市公司来举例。

但我查过多家香港上市的公司,包括腾讯小米美团海底捞等公司,全部都规定特别决议需要75%以上票数通过,并不是2/3票数。

只有京东比较特殊,京东从美股回港股二次上市后,仍然保留美股时的规则,特别决议需要2/3以上票数通过。

上市公司的资料都是公开的,一查便知,但伪专家根本不查就胡说八道。

因为大众缺乏分辨能力,胡说别人还觉得他很专业,这样赚钱多容易呀,很多很火的短视频都是这样的。

查证事实是要花很多时间,比如我为了研究阿里巴巴的股权设计,查了阿里三次上市的招股书,年报、上市公司公告等,超过2000页资料,接近10本书的厚度。

研究一家公司就要花超过10天时间,最后只是写了一篇文章,也不会带来收入,这是多笨的人才会干这样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事?

曾经有人找我做股权设计,但公司在美国、加拿大等,我都告诉他们做不了。

因为股权设计与法律高度相关,而不同国家的法律是不一样的。

他们自己却说,其实法律都差不多的。

别人都觉得我可以,但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做,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其实就算我做得不好别人也看不出来,但我还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

我希望自己要做就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水准,就算别人看不出来,但自己心里知道。

认知的四个层次: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样的人是最多的,所以胡说的大师可以收割一大波。

符合大众认知,也更容易出名,很火的短视频就是这样的。

(2)知道自己不知道,心存敬畏。

我知道中国的法律,知道法律上的细小差别也可能影响重大。

不了解外国的法律,所以不会随便接涉及境外法律的事。

(3)知道自己知道。

股权设计需要融合管理+法律两方面知识。

我是管理专业出身的股权律师,用管理思维+法律专业,提供股权设计方案。

我很少打官司,研究很多法院判决的案例,主要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踩坑的,在设计方案时才能更好的避开。

虽然我没读过法律专业,但曾有大公司发生股权纠纷,找过清华、北大、人大、政法等专家都没解决,最后才找到我解决的。

(4)不知道自己知道。

这个留给别人评论吧。

2. 关于股权架构

有人说,千万不要用身份证注册公司,一定要用营业执照注册公司,教你搭建防火墙公司,家族公司等。

因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分红免税,但这是只知其一,却不知还有其二。

有知名大公司用防火墙公司持股,后来把防火墙公司改成合伙企业,被要求交税25亿元。

但他们并没有卖出目标公司股份,根本没钱交税,如此巨额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最后又把合伙企业持股改回公司持股了。

但是,用公司持股卖股票时,要交25%企业所得税+20%的个人所得税,比个人直接持股多交一倍的税。

听说在避税天堂设公司可以免税,有老板又心动了。

先花27.5亿元用防火墙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后在避税天堂成立家族公司,再把防火墙公司持股转移到避税天堂的家族公司。

相当于把花27.5亿元购买的股票从裤子口袋转移到上衣口袋,没有卖出目标公司股票,却被要求交5亿元的税。

而且,花27.5亿元购买的上市公司还退市了,现在27.5亿只剩下几千万市值。

亏损27亿+税5亿,亏损达32亿元。

如果他用个人持股,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是不用交税的,至少可以省下5亿元的税。

稍微差一点就要付出几个亿的代价,而多少人努力几辈子都赚不到这个钱。

所以,有的公司在上市前做股权架构调整,把防火墙公司拆了,变成个人直接持股。

股权架构的内容可以看之前发过的文章。

为什么有老板会踩这么大的坑?

比如卖头孢的药老板告诉你,这东西很好的,他脚伤发炎后只吃两盒就好了,所有人一定要多吃。

感冒吃、近视吃、胃痛吃、健康的也天天吃,花钱买来一堆头孢就变成催命符了。

就如很多人没学过股权,缺乏基础知识,就被这样的卖药老板坑了。

老板只管卖药赚钱,哪管你的死活?

对症下药是医生最基本的要求,但对症下药是有难度的,对医生的要求高,病人也不容易听懂,更不容易相信。

江湖大师给一个包治百病的万能药,给100%肯定的结论,不用你自己思考,他都帮你都思考了。这样才能获得最多人的相信,因为多数人都是不愿意自己动脑的,所以误导的短视频才是最多人点赞的。

讲正确的反而没人看,因为需要动脑呀。

但世上没有万能药,如果有那都是骗子,好药也要对症才能有用。

股权架构也是同样道理,比如华为、阿里腾讯京东宁德时代…这些大公司的股权架构都各不相同,业务不同、持股目标不同,适用不同的股权架构。

华为没有防火墙公司,也没有家族公司,难道是因为华为的水平不如江湖大师吗?

说华为设防火墙公司的人,是因为没看懂华为的股权架构。

3. 关于股权分配问题

有人说7:3是最优股权结构,千万不要股权平均分。

就如有人说,买车一定要买劳斯莱斯,千万不要买10万元以下的车。

用价格作为判断标准,连傻子都知道哪个数字更大,这与专业有多少关系呢?

有一句话说“以始为终”。

股权分配最主要的目的是,用股权去换钱、换资源、换技术、换劳动、换人心…等。

分多少股权出去,取决你需要换多少钱、换多少资源、换什么样的劳动或技术、人心等。

就如买什么样的车,取决你有多少钱+买车的目的是什么。

而不是告诉你一定要买劳斯莱斯,就如告诉你7:3是最优股权结构,不能用死的股权结构限制企业的发展。

那些大公司,很少有符合7:3股权结构的。

而行业龙头企业的腾讯公牛集团,长期采用5:5股权结构。

都说5:5股权结构不好,他们为什么还要用?

就如有人说开车容易出车祸,千万不要开车,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是小朋友能力弱,还是不要开车了。

如果打算做小公司,用7:3股权结构,不要股权平均分比较合适。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需要专业的处理,而请专业的人收费比较贵。

但如果你想做大公司,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这些因噎废食的招。

你花钱请专家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逃避问题的,不能因为开车可能发生车祸就选择不开车了。

股权分配主要是解决分钱和分权两大问题。

分好钱,公司才能做大。要按照股东的投入分钱,投入多就股权多。

分好权,才能大而不倒。要按照能力+人品分权,让能力强+人品好的人拥有更多权力,带领大家一起赚钱,而不是单纯让大股东或出钱多的人控制公司。不是大股东控制公司就需要做特殊设计。

我写的两本书,《股权进阶》更多讲分钱,《公司控制权》讲分权。

4. 关于知名度

有人可能觉得,知名度高=质量好?

可以回想你所做的行业,知名度最高的那家是质量最好吗?

知名度与宣传、广告有关,但未必与质量有关,质量与知名度不是正比例关系。

营销做得好,能更快赚钱,可能就没有动力去做质量了。

比如你是公司老板,你天天做直播、天天讲课,还有空去把企业做好吗?除非你是一家直播公司。

你可能不了解股权,但了解你所在的行业吧?你的行业里,质量最好的是老板天天讲课、天天做直播的公司吗?

而质量好的人,可能又没有精力或能力去做营销。

因为做好质量本身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的,比如我写一本书要花全职超过一整年,但花这么高成本写书,也不会带来多少收入呀。

如果花全职一整年时间去做短视频、做直播,带来的收入可能是百倍、千倍。

还有的人迷信案例,可是案例就一个公司名字,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

比如我们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几十年,因为天天用移动呀。

比如万科这样的大公司,也曾发生轰动全国的万宝之争。

比如坑了很多公司的恒大,还曾经是宇宙第一呢....

5. 关于规模

有人可能觉得,公司大=水平高?

其实咨询业务的质量高度依赖个人水平,公司大未必水平就高。

因为很难找到太多高水平的人,所以咨询公司都是很难做大的,扩大规模必然会降低质量。

有老板说,找咨询公司做品牌设计,对方报价60万元,聊了几轮都感觉不行。

最后自己花一周时间解决定位、视觉识别、文案等,自己用AI把整套图都设计出来了。

找咨询公司,要选人而不是选机构。

能自己干的老板通常水平都不错,但员工就难说了,水平高的员工可能出去单干了。

但大一点的咨询公司,你很难找到老板服务,除非你愿意出很高的价格。

最后可能你付了大公司的价格,买来的却是小员工的服务。

有长远规划的创始人,公司还没成立就找过来,一来就要指定个人,根本不关心是什么机构。

而没有分辨能力的人,一来就问工作单位,人都摆在面前了,他却不关心眼前人的水平如何,只关心他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品牌,这就是传说的舍本逐末吧。

6. 关于人品

选择顾问就如选医生,需要兼顾专业水平+人品。

专业水平高、人品不好的医生,可能你没病也说你有病,给你开一堆很贵的药。

专业水平不行、人品好的医生,可能把你折腾半死也没解决问题。

比如教你找人做挂名法定代表人,其实就是教你找人背锅,这是嫁祸于人。

这么教人本身就是人品有问题,他可以教你去坑别人,难道就不会坑你吗?

再说了,我在《公司控制权》书里介绍了多个案例,找人做挂名法定代表人并不能逃避责任,反而掉进更大的坑里。

比如教你用10万控制1000万公司只承担10万责任,这都是骗子思维,他教你去骗别人,难道就不能骗你吗?

再说了,我在《股权进阶》书里介绍了多个案例,这么做并不能逃避责任。

隔行如隔山,确实是挺难判断的。

我写书选出版社,与大家选股权顾问一样,每踩一次坑,就多明白一点。不断选择和踩坑,这代价太大了,所以遇到好的就好好珍惜吧。

但是,你选股权顾问可以不用踩这么多坑,因为很多坑已经有人踩过了,你去看别人踩过什么坑就可以。所以我写的《股权进阶》和《公司控制权》用了很多案例,很多都是别人踩过的坑。

从我选出版社踩坑的体会:

(1)弄清楚全流程有哪些环节。

(2)各环节都需要做什么。

(3)各环节对你想要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4)各环节都需要做哪些事。

(5)再判断你打算选的人,能不能在你觉得重要的环节把事情做好。

说得漂亮与干得漂亮是两码事,千万不要随便相信口头承诺,通常说的漂亮的反而是做得差的。

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能得90分却只说70分,因为担心承诺的事情做不到。

对自己要求低的人,能得50分可以说到100分,反正说得漂亮可以拿到很多订单,钱已赚到,哪管你的死活。

归根结底,要多看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的分辨专家的水平。

可以多看几本书,因为看书是成本最低的,一本书才几十块钱。而且正规图书出版是经过层层审核的,比短视频的胡编乱造靠谱很多。

实在分辨不出来,就用人品去判断。

人品好的人,至少不会存心坑你。

人品不好的人,用高明的营销,把你卖了还要帮他数钱。

全部讨论

07-09 21:47

讲得好,但是阿里巴巴港股后面的SW怎么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