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我是IT男,从业20年的资深程序员。从IT技术角度看,类似soho3Q这类互联网+业务模式是可以快速复制的,就像楼主说的找个软件开发团队,干3-6个月就可以搭出一个新的、更炫、更体贴的网站。不过,这个网站其实就是一个公司的前台,前台的姑娘水灵是可以吸引一些顾客,但是前台决定不了企业的利润。互联网+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内部如何利用IT技术整合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所以,“互联网+”后面的那个东东才是核心。
      也许是我重仓soho中国的原因,我看好SOHO3Q,也看好潘石屹。从潘的微博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朴素的,不装B的,真正理解互联网本质的地产商人。SOHO3Q是潘老板的一次互联网尝试,投入的成本是潘老板的精力,而不是SOHO中国的财力。SOHO中国不再买地建楼,公司业务模式简单到傻瓜都可以运营管理的地步。那么潘老板闲着也是闲着,投入精力干点SOHO3Q创新的事只能对企业有益。所以,我用股票支持潘老板的SOHO3Q试验。如果潘老板真的就小富即安的当包租公了,那么我会立马清仓。毕竟,希慎兴业(HK:00014)九龙仓集团(HK:00004)等一批地产股也很便宜.......
引用:
2015-12-09 23:36
$SOHO中国(00410)$关于soho3Q的模式我有点不明白,包括很多互联网的模式。就是护城河在哪?万一互联网整租零售这套有戏,别人做和他做有什么区别?只是网址不同吗
soho3q要借用别人的场地的话,怎么体现soho这个品牌的价值呢?如何创造附加值呢?还是像很多互联网企业一样,疯狂的价格战,贴着...

全部讨论

2015-12-10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