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3喜欢:3
如果让你买入机器人股票,你买哪一支?请从企业的护城池,管理者,增长率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并特别加以比较不同的公司,譬如拓斯达,埃斯顿,机器人。。。

全部讨论

埃斯顿
首先说护城河,相对于国内同类企业的独特的领先技术能力。1.自有技术能力。国内同类企业有依靠国内院校研究所的学院派技术来源;有依靠国外企业技术支持快速发展的;也有走应用领域转向本体生产的。前者比较理想化,后者更功利。但埃斯顿的技术力量来源之企业本身的技术研发,一家数控零件生产商在思索转型的过程中遇见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技术专才,在全力提供资金人力,经过几年的摸索,研发了围绕工业机器人的伺候电机,控制器,谐波减速器。(关键部件中仅剩rv减速器由于国内精密加工能力较差,公司无法依靠自有能力研发)。核心零部件大部分自产,主体自产,企业技术人员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及核心零部件自有研发生产都有丰富的经验。这对企业后期发展极为重要,不光是成本,还有系统化服务,快速的解决问题。2,通过资本运作有效的提高技术广度,补充技术的缺陷。比如小型化伺服的技术是收购来的,控制器的技术含量虽然相对较低,但公司本身还是缺少一些技术及经验,也进行了收购,还有系统集成,机器视觉等。此类收购特点一是切准企业所需,二是收购标的在细分行业类有影响力有技术储备。
管理者 公司高层多为技术出身,并有多年市场经验。机器人公司技术为主。公司对其很有耐心,目前看也到结果的时候了。(本人非此行业,具体细节希望有行业内人士补充)
增长率。工业机器人这块差不多每年100%,原来是一步步来,稳扎稳打。不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增速开始爆发,(政策引导加上市场需求。)我估计2017年工业机器人与原有主业虽有差距但已不大,2018年超越原主业是必然的。而且智能工厂一期投产9000台套影响深远,不光是成本,他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产能。产能近万才有资格在国内市场竞争,发那科16年销量1.6万台,17年会更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2017年工业机器人国内产量13万台套。(应该是包括外企建厂的)没产能企业无法与外企竞争根本做不起来,更别说提高盈利能力。并且智能工厂给国内企业带来的是一种新的观念,高强度,高产出,少人力,管理易。
手机打字,没编辑了,思路还是原来的,只是重新说一次,可能有遗漏。

2018-02-22 22:06

格力美的都发展机器人,路不同,规模都开始做大了。本身主营业务都好,是白马股

2018-02-22 21:09

格力,掌握了机器人三大关键技术,新推出市场,2017年上半年增长二十多倍,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科技。格力本身的空调主业很好,智能机器人发展不好也没有风险。

2018-02-25 09:14

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不是太好,沽值太高,机器人,埃斯顿,新时达。。。将会坑很多人

2018-02-25 12:49

艾斯顿才是真正的机器。

2018-02-25 09:53

机器人这个行业看起很美,也有巨大需求,但是实际上做的企业很困难!由于技术原因,很多核心部件解决不了,进口部件成本高,导致企业毛利率很低,还要开拓市场,和外资企业厮杀!美的把库卡吃进来反而是一个好的策略。就目前的上市公司里面,埃斯顿相对来说综合实际最强,未来也最有成长性!机器人这种公司只能呵呵,新时达属于转型企业,风险更大!核心部件可以关注汇川技术,双环传动,中大力得!还有一家小众企业科远股份是重点!前面的明星企业,埃斯顿,拓斯达,机器人估值都是高高在上,参考收购库卡的估值看,也是高高在上,还得等!

2018-02-24 23:04

机器人股的话,我买美的。这是最优答案了。毕竟美的并购了四大机器人公司库卡,加原有的业务和东芝的,强者会越来越强,马太效应。并少量配置埃斯顿。拓斯达希望不大,会成长,但也只是吃大佬们不要的剩饭剩菜。

2018-02-23 21:03

当然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