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人生第一次打孔机会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2喜欢:15

三年前,通过慢慢学习价投,发现巴菲特说,投资最好打二十次孔就好了。我听罢,学习他的思想,把每一次投资决策都尽可能的进行复盘和理解,但至今为止,我也只打了一个孔。

这个孔就是三年前决定投资的格力

回溯当初的想法,我还只是刚入股市不到半年的小白,当时决定投资格力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觉得格力现在估值能上25PE,未来小家电、智能装备公司有目标,搞一下就能成。

可能有大哥会嘲笑我当初的幼稚,我现在写来也感觉可笑,那会21岁,对世界懵懂无知,像个孩子一样。

我有一个做事的习惯,就是比较投入,在以前的文章也写过了,当初学历史也是想真真切切做个教授,发出点有用的声音。在选定新的投入方向投资过后,我就不断的往前走。

先是从全盘吸收老唐的体系开始,从估值、对公司的理解、怎么看待市场……在这之间我也慢慢的在学习别的大佬的想法,经过一年有目标的朝商业理解、生意模式、投资思想方向前进,那个时候格力越跌越买,根本不曾怀疑过,自信的觉得明显是市场的问题。

再一段时间不专门学习老唐了,开始游兵散勇式的接触各类大佬,海大教会我套利,冰哥教会我一家优秀公司长持是真的能收获很多(但是冰哥的水平太高了,我看不懂银行,也就没有继续跟下去),闲大以士人之风点拨一二,还有种种的高手……教会了我一家公司不仅看资产负债表,也要看自由现金流。从自由现金流开始,我又进一步的获得了一种投资思维的升华,不再是机械的对某家企业进行估值,然后自以为是的觉得市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就是翻看到茅台的自由现金流净流入和净利润对比的时候,一种狂喜,真的是一种狂喜。

在有了这些铺垫后,可能是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猪哥的思想,可以说猪哥很多的想法分享出来,进一步的让我从猿猴变成了人,现在还是猴子,但已经在照猫画虎的学习模仿人的思想了。

猪哥说看一个公司,先要看他负债率如何,在负债率不高的条件下,去选择分红能够更快回本的公司。这又是对以往自由现金流的一个升华,因为以前老唐说的那个估值,在三年的投资实践中,我不停的观察很多公司,发现根本不可能任何一家好公司都以25PE进行估值,我真切的认为哪怕好公司也不现实。

猪哥当初说了一句话让我开始觉得很豪,但又像斯卡利被乔布斯的语言重重的捶打一样震撼,就是“我通过投资中国神华,每年分红10%,十年分红他一个亿”,原话大意如此,当时听到的时候真的是晴天霹雳,有一种对之前建构的旧有投资体系在那一瞬间崩塌的淋漓。

这就又回到了当初雪球上的那个争辩,老唐说买优秀的公司躺赢就好了,管大说不断的翻翻翻找低估的公司共赢。在这几天我反复的翻看公司的过程中,一直跟我朋友自嘲我是个“翻垃圾的垃圾佬”,其实想了想,就是接受了猪哥、财主的这种思想,低估分散,这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是最安全保险的道路。

打孔格力电器,是我当时投资不够成熟的表现,因为投资理由不成熟,对格力的了解也不成熟,对市场的估值也不成熟,对于整个投资体系,我都是懵懂无知的。

就像球大说的那样,如果这三年是净买入,那么就是买贵了。对的,从现在的思想来看,我之前大部分的投资就是买贵了,无关乎价格,是我重新对格力有一个保底的稳妥的收益率预判,倒推回来之前的市值购买回报率的确不会高。这也是猪哥教我的另一个道理,叫动态投资回报率。之前我的想法太静止了,没有将管理层、行业环境、产品特性、成本等一系列可变因素考虑进去,是静态的看待投资回报。

曾经我在打孔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比如明知道格力40价格“贵了”,依旧在两次40的时候加了大仓,还有知道自己坚持的是正确的道路,却选择投机一只股票,结果倒吃了哑巴亏。

但是,在这一次格力40之后,很奇怪的,我内心不再有那种价格的冲动,也不再有那种“踏空”的心急,更多的是心里多了一把秤,反复的用这把秤去衡量投资回报率如何?如果不高,分红十年回不了本,预期动态投资回报率没超过13%,那没关系,不着急,现金也是一种投资。这并不是说我要保持市场上常说的七成仓几成仓,而是对自己能力圈狭小的一种谨慎态度,我不试图预测市场,只是基于目前能力圈机会成本的选择。

过去三年学习,我只认识到自己投资水平比较低,当初说的每年年化13%,已经成为难以企及的那种程度了。现在敢说什么?可能就是下一次打孔能让自己有10%年化收益,那就求爷爷告奶奶阿弥陀佛了。

从“以合理价格买入好公司”到“以低估价格买入吃股息的公司”,大概是我这长达三年来打孔的转变。

感谢成长路上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大佬,继续潜水学习,用时间来验证打孔效果……

@饕餮海 @ice_招行谷子地 @闲来一坐s话投资 @管我财 @滚一个雪球 @初出茅庐2014 ……

$格力电器(SZ000651)$

全部讨论

03-05 09:22

其实慢慢就会觉得35买也没什么40买也没什么45买也没什么,因为你看的是80、100、200的话,30 40 50买都差不太多。张磊买的比你还贵,难道就说明他水平低么,并不是的。
其实都是投资过程中慢慢进步,心态上的一些正常变化,大家也许都一样的。
记得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说过,要抄底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他们都做不到,我们又何必苛求自己抄底?自己认为合理的价格买入即合理。

03-05 10:27

荆人是湖南人?

03-05 08:58

拜读过您的文章,格力也是我的第一只股票,并且也打算长期持有(18年至今),只是不会再给太高的仓位了。

04-06 14:31

以你的年龄有如此认识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继续努力吧

03-05 13:22

打孔是啥

03-05 23:03

打孔是什么?

虽然格力现在走右侧,但我觉得10年看买格力电器还不如买伊利股份,1房地产确定下跌对空调影响巨大 2董还能做10年我很怀疑这是个雷 3空调竞争对手多,调价能力弱,那格力的顶在哪里?

信猪哥得自由

03-05 01:07

05-03 09:16

重点是10年后的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