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计算器按起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73喜欢:42

(一)首先预估一下2024年低阿的销售:

前面的帖子里面已经预估了一下,4月份大致业绩在1.5亿左右,五月份由于新增了3条产线,产能已经不再成为推广的瓶颈,预估新用户销售增加0.2亿……,大致归纳一下:

4月:1.5亿

5月:1.5亿(老客户)+0.2亿(新客户)

6月:1.7亿+0.1亿

二季度合计:5亿

7月:1.8亿+1亿(量最大的公立医院大量推广+暑期旺季+公立医院院内制剂替换)

8月:2.8亿+0.5亿(暑期旺季)

9月:3.3亿+0.2亿

三季度合计:9.6

10月:3.5亿+0.1亿

11月:3.6亿+0.1亿

12月:3.7亿+0.1亿

四季度合计:11.1亿

全年合计:25.7亿 再保守一点,就按22亿元计算吧~这大概就是今年阿托品的营业收入了。

(二)毛利率、净利率

过去三年公司售卖眼药水情况,以及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情况:

2021年:18120万支

2022年:21872万支

2023年:31154万支

2021年:2.252亿/10.28亿

2022年:2.657亿/12.5亿

2023年:3.321亿/14.68亿

可以看出来,过去三年,单支眼药水的营业成本只有1块多钱,平均售价介于4~6元/支,毛利率介于70~80%范围。

2024年,零售价298的低阿营收大概率会占当年总营收一半以上。含防腐剂的院内制剂,用户拿到手的价格在30几元(以上海五官科医院的院内制剂为例)。预估一下,阿托品的毛利率应该会超过90%。

为了方便计算,扣除阿托品,其他产品线(以代号A表示)的业务今年营业收入预估14亿吧;低阿(以代号B表示)营业收入22亿。

首先我们都知道,净利润大致等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管理费、销售费、财务费)-研发费用-税金。对兴齐眼药来说,没有财务费用,这项可以忽略。

总的管理费用=A类产品的管理费用+B类(即阿托品)的管理费用,总的销售费用等等也这么分类讨论。

由于厂房、工人等大多和原产线复用的,虽然有增加产线增加人员数量,但和原有总量相比,增加幅度比较低;去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是10.5%,那假设A类业务(老业务)仍然按这个费用率计算,B类业务(阿托品)暂按5%计算;

销售费用也类似,人员主要还是老业务的人员,A类老业务和去年一样销售费用率是36.5%,B类业务暂按15%估算;

研发费用:由于研发管线基本没太多增量,阿托品分担的就少估算一些吧:A类业务研发费用率11.4%,B类业务也暂按5%估算

税金:去年大概是营业收入的1.1%,B类业务按3%来预估。

综合一下,A类费用率59.5%,B类费用率23%

B类还要扣除一个5%的合作方费用(付给新加坡那边的)

所以, A类的净利率大致17%(仍然维持不变,毛利率也维持不变),B类大致62%

阿托品的这个净利率是不是大大超过了大家的预期??

但是,注意了,二季度不一定能达到这么高净利率,因为,销售费用等等有可能前置,毕竟刚上市,推广等活动会比较多!!!!

(三)利润计算 这样就比较容易计算今年大致的利润:14*17%+22*62%=16亿

当然,毕竟上面的假设条件比较多,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计算出一个符合自己理解的利润。 至于明年,阿托品销售额大概率会超过50亿的,利润多少,也可以自己估算。$兴齐眼药(SZ300573)$

精彩讨论

enjoyable06-08 16:58

我来评价一下,4月份说高了一点,5月份说低了,整体看,这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计算器

农民乔大哥06-08 16:51

这是我见过眼药水论坛里面计算器按得最有质量的一个

忠实金融爱好者06-08 22:09

兴齐眼药半年报大家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预期不要太高了,按照兴齐眼药的作风,可能在7月15日之前半年报的预告都不会发。希望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否则到时候又得失望。

enjoyable06-08 17:35

50倍pe是理所应当的,要知道这是三个季度完成的超高增长,正常是四个季度。三个季度高增长给50倍多么

目光forest06-08 17:11

5%新加坡合作方费用应该是没有的,当初是全买断了的

全部讨论

06-08 16:58

我来评价一下,4月份说高了一点,5月份说低了,整体看,这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计算器

兴齐眼药半年报大家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预期不要太高了,按照兴齐眼药的作风,可能在7月15日之前半年报的预告都不会发。希望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否则到时候又得失望。

净利率太高了。要是下半年开始切换到明年,不得爆了😂😂😂

06-08 16:51

这是我见过眼药水论坛里面计算器按得最有质量的一个

4月按产量推销量就不合理!

06-08 19:07

感谢大家积极的讨论。这个阿托品净利率,我再说几句。这个算法里面,由于新增阿托品业务,使公司三费+研发费用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60%,这可是在绝大部分资源和原来业务共享的情况下增加的(毕竟,大部分人员的工资社保、大部分固定资产折旧等等费用,已经在老业务的计算中扣除了),我觉得这个费用预估得是比较充分的了,再加上毛利率超过90%的概率比较大,实际的净利率更高也是很有可能的。

参考历年对于年轻,而且高速成长的股,给50倍

06-08 18:07

净利润率太高,经销商以及有些不可名目占一部分利润,长春高新毛利83%,净利率28%。去年兴齐医疗服务的净利润率相当低。

06-08 17:11

5%新加坡合作方费用应该是没有的,当初是全买断了的

哥,别给这么高的预期,预期低点才能不断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