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估值的基本背景已经发生变化,合理估值在2000点以下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9回复:122喜欢:33
不懂股票,说点不中听的,仅供参考。


    先复述一下常识:一项投资是否有吸引力,是否合算,和风险相关。如果和相同风险的投资品种相比,收益率更高一些,那就是有吸引力的。如果和风险更低的投资相比,它的收益率更低,那显然是没有吸引力的。
      目前,基金信托和民间信贷的回报在10%左右,甚至达到了20%,这些玩意绝大部分是利率固定的债权投资,可视为风险相对股市更低。再看看当前股市的收益率是多少?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并不多,也就是收益率大于10%的相当少。在这种情况下,股市的吸引力从何入而来?
     我想,分析这几年股市走向的时候,很多人忽视了几个问题:
     一是这几年高净值阶层理财方式的变化,随着学习和理财机构的帮助,他们日益趋于理性,从高风险偏好,逐渐变成更理性的投资人。
     二是投资渠道越来越多,股市的替代品越来越多。或明或暗的基金信托、海外投资、不动产等都是选择。虽然老百姓投资渠道依然狭窄,对于高净值投资人,选择已经非常多。
     三是“影子银行”在中国这个利率管制的地方,事实上正成为另类形态的“市场化利率”,这个利率已经和股市的回报形成了对照关系。如果炒股,那它的基本机会成本可能已经是买回报15%的基金。
     我的感性认识是,这两年社会上并不缺钱,但大资金大部分选择都是基金信托等渠道,股市这块儿,主要关注定增等特殊机会。
      这种变化,已经让股市身后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指望有钱人纷纷进入股市来博傻,股市仅仅靠所谓股票的稀缺性和资金推动的时代可能永远过去了。
       绝大多数人都是厌恶风险的---这是金融分析的基础之一。炒股的一般是风险偏好比较强的一类人,但在相同收益情况下,人们都会厌恶风险,这是确定无疑的。
       当经济景气,股市上行的时期,更多人会在信心支持下追逐高收益,股价的上升也给出了追逐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理由。现在的情况是,经济前景难测,股市的长期示范效益是赔钱,股价仍然高企,别说分红,按市盈率算,大多数股票的回报都于更安全的投资品种的收益率,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要人入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感觉,股市的合理估值在2000点以下。若不是在2000点左右看到地产银行股在长期低估后,开始启动上涨,怕它们涨上去将来未必能跌到上涨的价位,真是木有必要趟这趟浑水。

PS:相关的一些判断:
1、从宏观上看,利率约束下的增长已经形成共识。利用利率约束产能和地方的盲目扩张,鼓励更为市场化的社会融资(信贷已经只占融资总量的一半),都是一种半吊子利率市场化的努力,这意味着低成本资金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2、IPO市场化的方向不会变,只有策略和节奏的快慢,不会有方向性的调整。因为从所谓改革的各个方面看,这方面可能反倒是利益阻力最小,最容易有所突破的地方。

3、心态未见底,股市没跌透。股市见底是心态的见底,目前偷鸡心态仍重,垃圾股概念股仍然鸡飞狗跳,必要的心态转换未完成。所谓“多头不死,下跌不止”,深层含义是心态未形成转换,股市就没有真正筑底。

$上证指数(SH000001)$

全部讨论

2013-03-11 16:51

个人观点:我觉得有一点可以比较明确的确定,未来股市参与者的结构会慢慢发生变化,中国以前就是一个散户市,以后慢慢的散户的比例会下降,机构比例会增加,同时也会导致股市市盈率水平趋于合理,并逐步和国外估值水平合理。

2013-03-11 12:51

从固定收益角度考虑,是无法评价指数合理位置的,因为现在股市缺乏即时回报理念。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企业净收益小于借贷成本,相应的固定收益品种是不是也有很大风险?呵呵,诚然现在大部分股票没有投资价值,但我们也不可小视部分价值显现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在没有系统风险下,有人愿意追求超越固定收益的风险收益无可厚非。财富管理本意是根据不同投资人的投资取向做出投资配置建议,面向所有投资品种,也不只有固定收益品种。你真的理解固定收益品种的风险了吗?其实真实的高收益品种是不可持续的,用普通收益品种对比相应股票品种,权衡信用保底及风险溢价,较有可比性。随着年龄增大,风险偏好弱化,到颐养天年阶段,只建议选择高信用固定品种。

现在这个阶段判断股指在多少点有投资价值意义不大,关键在于目前的市场正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2013-03-11 11:47

不能否定其风险性,我们周围听到很多一些不大不小的老板被卷进去的!

2013-03-11 11:45

民间信贷确实是10%以上,但是同样也不能其风险性!

2013-03-11 11:38

现在还在23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