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浊静徐清: 长期投资需要功底的,特别是真正做到十年的角度去看,比如十年六倍的角度,真能选中真需能力,我们很多时候靠的是风口,但总第一只产品我记得2007年2月发行的,最高净净上涨一倍,后来好象回到五毛,之后2017年时正好十年是2元,十年一倍,也说得过去。巴菲特2003年左右投中石油,4倍市盈率,1.6--1.7元,看起来很低估,但如果一直不卖,其实到2022年底,在没有发动中特估行情前,股价4元左右,20年时间,你能说巴菲特选得对吗?这样低估,而且是油价大涨前的2003年时的4倍估值,如果是2006年2007年4倍估值买,那好象就完蛋了。长期投资需要极其优秀的能力的,就象中国平安,你选在2015年这种时候,正好碰上后面两年股市大涨房价大涨,再叠加新业务价值暴涨到700亿一年,负债端资产端同时大涨,股价大涨,但其实从2017年角度,你从保险深度与密度与韩日台一样,新业务价值的未来增长空间也有限了,之后到2022年新业务价值跌破300亿再加上地产市场出现大跌,所以市值=内含价值加6到10倍新业务价值的估值模式就会变成之后直接市值=0.7倍甚至更低的内含价值。
长期投资考验能力。过去二十年投资最好的时期,回头看,二十年前的QQ群里大家专业投资的很少有少于三十倍的,但主要是靠不断的叠加,靠专门拿一只拿到底获得很高收益的难度确实挺大,需要很好的功底。 //@浊静徐清:回复@浊静徐清:可能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没有处理好,
投资伟大企业和私募基金的频繁募集,这样的一个矛盾。
老林也经常是阶段性的碰到这个问题。老林现在好多个基金跌到靠近5毛钱。
这都是我前两天说的,就是处理不好这个投资和募集关系的这个问题。包括老但这里说的基金跌了40%多这个事情。
引用:
2024-05-03 06:54
但斌:过去30年我在a股踩过的5个大坑。
很多人以为那些高手就是厉害,从来不犯错,事实上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人,高手也是人,也会犯错,只是有些高手不会承认。而真正到了顶级的高手,比如巴菲特这种,反而大大方方的谈自己踩过的坑。从他们犯过的错里,我们也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训。
1.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