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一要药好,二要卖好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9回复:17喜欢:106
作者:@icefighter

        一个医药股,要想走牛,首先必须得有好药,其次还得卖好,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好药,就靠忽悠,靠提成,靠广告,是没有生命力的,就像沙堆上的建筑,根基不牢,终究会倒。例如康芝药业,就是典型,不重视质量和安全,是很容易出黑天鹅的。
        那有好药,就一定能卖好吗?这也不一定,案例有很多。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什么样的药算好药呢?
        有几种情况

         1.独家品种,细分市场空间庞大,疗效显著
        例如中恒血栓通为代表的中药注射液,对应心血管这个巨大的市场,疗效又好,自然好卖。信邦的人参皂苷,誉衡药业的银杏内酯,等,都可以算这一类
        上海凯宝的痰热清,也算,对应抗病毒抗感染这个巨大市场,又恰好面临西药抗生素限制这个大的有利条件。
        但是,这个领域也有风险,市场看起来很大,竞争也很激烈,品种之间很容易被替代,所以并不是说符合这个条件一定就能胜出。
        例如中恒的血栓通和昆明制药的血塞通,差别就不是很大,人参皂苷,西洋参皂苷,银杏内酯等都可以替代三七类的血栓通和血塞通。

        2.独家品种,细分市场空间不是很大,但是疗效显著,缺乏竞争对手
        这种类型其实可以算是蓝海。
        例如港股康哲药业代理的德国药品优思弗,熊去氧胆酸是被FDA批准的唯一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药物,因此这个药很容易一年卖了好几亿。

        3.没有疗效的药物,所谓百搭药,提成高,医生愿意卖
        有很多例子,中药,西药,生物药都有,例如脑神经保护修复剂,都是重磅品种,西药,依达拉奉(先声药业),小牛血蛋白(复星医药),生物药,神经生长因子(丽珠,舒泰神),等等,基本没有疗效,安慰剂而已,但是由于对应的都是重症病人,病人死马当活马医,医生开什么它都用,医生呢,这些药不一定有好处,但是肯定没坏处,价格贵,提成又高,所以自然好卖了。
        还有很多肿瘤类的中药注射液,例如丽珠,益佰制药等的主导产品,相信都是这一类产品
        双鹭药业的辅酶,华东医药的百令胶囊,佐力药业的乌灵胶囊,翰宇药业的胸腺肽,等等,也都一样。

        4.慢性病类的药物,最好是治不好的病所用的药
        有很多药,是临床品种,医生开的,住院时用的。还有很多药,是慢性调理的,病人可以在OTC买,也可以医生开药,但是得长期服用。
        这些药是首选,因为重复消费。
        例如信立泰的氯吡格雷,除了是心血管,独家首仿等因素之外,这个药需要长期服用,也是其销量大的最重要原因。
        还有正大天晴的阿德福韦酯胶囊,恩替卡韦分散片,也是一样,肝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还很难治好,几年都无法治愈都是很正常的。
        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神威的五福心脑清软胶囊,等等,也是一样,病人需要长期服用

        5.疗效显著,适应病症广泛的药物
        三七皂苷等心血管类中药注射液可以算
        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口服剂可以算
        阿司匹林等西药可以算
        这些药都可以不断的寻找到新适应病症,可以算是真正的百搭药。

那么不好的药有哪些呢?

        1.百搭药
        前面说过,有不少百搭药由于条件特殊,卖得很火。但是我们要明白,药品终究要靠疗效说话,大部分百搭药,以后都是要淘汰的。

        2.非一线品种,价格又过于昂贵的
        例如复旦张江的阿霉素脂质体,就是典型,价格昂贵,而且是肿瘤的二线药物。所谓二线,就是在其他一线药物都使用之后,病人还无法治愈,或者复发,这时就要用这些二线药物了,贵点,病人也会用。但是,不管如何,二线药物肯定是无法跟一线药物匹敌的。
        所以阿霉素脂质体销量很难上来。

        3.限制条件很多,使用复杂的药物
        不是所有疗效显著的药都能卖好,如果限制条件多,使用复杂的药物也不好卖。
        典型的就是溶栓药物,例如益佰制药代理的东阿阿胶的瑞通立,这个药其实疗效挺好,对于溶栓效果显著,但是溶栓风险巨大,病人家属怕,医生也怕,而且时效有限制,发病几小时内使用才有效,过期就没用了。
       所以,这种药就很难卖好。
        莱美药业的接枝纳米炭及制剂、果胶阿霉素也算这一类。果胶阿霉素跟前面的阿霉素脂质体还是类似的。
        当然,要是疗效一般,而限制条件多,使用复杂,那么就更难卖了。
        例如很多光动力药物都属于这一类。

        4.副作用风险大的药物
        典型的如复方中药注射液,其他副作用大的药物
        神威药业的清开灵注射液系列就是典型
        康芝药业的尼美舒利药物副作用大,又是用于儿童药,自然风险巨大

不是好药,肯定很难卖,那么是好药,就一定能卖好吗?也不是。
        那么,怎么样才能卖好药呢?

        1.独家首仿
        这是最容易卖好的一种情况。
        但是具体到实际案例,也得具体分析。
        例如莱美药业,埃索美拉唑首仿,看起来很好,但是我对其也不乐观。虽然是首仿,但PPIs这类药物品种太多了,竞争激烈,而且这些药物缺乏粘性。莱美药业本身没有任何消化科方面的医院渠道,而后边一堆大厂例如正大天晴等都在仿制,也很快就能上市,莱美药业能否胜出,就很悬了

        2.独特定位
        定位,可以包括品牌,质量,特性方面的,也可以包括适应病症
        例如上海凯宝的痰热清,就是典型,它就是定位在安全这一点,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例如指纹图谱控制技术等,价格又很贵,比起清开灵等价格便宜的品种不是一个档次的,而安全性又号称可以保证,解决了其他品种的安全缺陷,这种药不好卖谁好卖呢?
        至于适应病症,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例如众生药业的复方血栓通胶囊,跟中恒的血栓通就是一样的东西,剂型不一样而已,众生药业很聪明,定位在眼底病这个领域,当你聚焦一个没有领导品牌的细分市场时,自然就没有竞争对手了,自然就能卖好了。如果众生药业还是和中恒一样,去普通的心血管疾病领域推广,那么它就面临众多对手,例如复方丹参滴丸等都是,难有胜算。

        3.平台战术,产品,剂型,适应症,分子结构组合拳
        例如正大天晴,专注肝病药市场。它是甘草酸起家,但是人家打组合拳,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直至异甘草酸镁,每个化合物结构,还分别推出各种剂型,例如注射液,肠溶胶囊,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个系列产品销售额还在增长。有的老产品衰退了,但是新产品销量在上升。
        它后来又进入抗乙肝病毒的化学药,扩展了肝病药的产品线,例如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想想看,同一个医生,原来开正大天晴的甘草酸药物,现在又可以开阿德和恩替,他能不乐意吗?病人也乐意用,都是一个厂家的,说明这个厂家牛啊。
        到现在,正大天晴针对单个产品,也开始搞分子结构组合拳。
        本次参加投标的规格和厂家情况:
        1润众,七片装,正大天晴。
        2,韦力青 七片装  江西青峰
        3,雷易得 14片装 ,苏州东瑞
        4恩甘定 (胶囊剂)七片装 ,福建广生堂
        5马来酸恩替卡韦  正大天晴。(以下简称马来酸)
        6 博路定
        看看吧,润众,作为原来的产品,大幅降价,这样东瑞等后来者基本就没有抗争的余地了,而正大天晴通过改分子结构的产品马来酸恩替卡韦,可以继续高价卖,赚取高额利润。通过两个不同分子结构的同类药物,打组合拳,一个防守后来的仿制药商,低价竞争,一个用来高价进攻,这种产品阵型多完美!
        还有正大天晴的替诺福韦,这个重磅药物还没有上市。正大天晴同时推出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富马酸替诺福韦双特戊酯片,分子结构不一样,一个me too,一个me better,到时其他厂家怎么跟它竞争呢?人家攻守兼备啊!
        看看港股李氏大药厂,也是学习这种做法。



        同一款药物,推出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分子结构,对应不同的适应病症,如果它做好了,其他厂家还能够跟它对抗吗?

        4.品牌
        国外药厂,为什么很平常的药,都可以卖得很好?
        看看中美天津史克制药的肠虫清片(阿苯达唑片),这个药,理论上空间很小,因为主要是小孩吃,而且一年吃一两片就够了,无需重复消费,就是这种药,在国内都能上亿销售。
        这是国内最早做电视广告的药品之一,而且药厂不断思考如何提高销量,原来一年一片,后来宣传口号改成“一年两片,春秋各一片)。
        看看拜耳的拜糖平和阿司匹林,都是很普通的药,至今销量奇高,竞争对手根本就毫无机会。
        例如国内的999,皮炎平家喻户晓,而999现在扩展产品线,华润三九以999皮炎平红色装为核心,建立了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皮肤问题的品类结构。包括:999糠酸莫米松乳膏、999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999选平硝酸咪康唑等、其中999皮炎平绿色装,清新凝胶,温润快速,适合脸部患者使用。
       仙琚制药这些后来者,也在推出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这些同类药物,那么它面临999这个强有力的品牌,胜算有多大呢?
        仿制药也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所以不要忽视品牌的力量。

全部讨论

2014-02-04 21:44

陈恒:五角度分析医药个股 关注四股
2013年01月12日19:12   来源:和讯股票

  和讯股票消息 东兴证券于2013年1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东兴证券2013年投资策略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水落石出”。和讯股票作为独家财经媒体在现场图文直播。东兴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陈恒做了题为“不一样的道路一样的辉煌前景”的精彩演讲。
  陈恒研究员从医疗、产品研发、药品生产三个角度对产业链进行了梳理和估值评估。在谈到股民特别关注的医药个股时,他从公司独特性、有效性、稳定性、拓展性、可替代性五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随后重点推荐了4只股票,分别是:人福医药(600079,股吧)、达安基因(002030,股吧)、华邦制药(002004,股吧)和千金药业(600479,股吧)。
  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恒:衷心感谢大家!第一,坐在这儿的都是好同志,我们家也有炒股票的,历来不听我讲,只听我说三个数字,第一代码,第二是买入的价格,第三是卖出的价格。所以非常感谢大家听我讲这些方法的内容;第二,大家知道最近甲流很厉害,北京已经因为这个死了两个人,所以换一个角度讲,大家其实是冒着生命危险过来的。
  医药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不管从基本面角度,这几年投资市场表现来看,医药股连续跑赢大盘,本来大家觉得连续四年跑赢大盘,第五年可能需要调一调,但2012年医药仍然跑赢大盘,并且取得了绝对收益。也许大家觉得2013年应该调了,但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不太可能,并且今年的利好和政策压力相对会好于前些年。虽然医药行业是向上的,但医药分化是很厉害的,所以大家要学一些方法,怎么看和选医药股,而不仅仅盯着几只票,因为现在市场变化非常大,一有风吹草动,有的票大起大落都有可能,所以大家应该掌握一些方法,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我想从甲流引进今天的投资策略,甲流现在不是第一次发生,有非典和其他甲流,医药行业表现非常好,尤其是带有生物两个字,现在很多新股里带有生物两个字的发行都非常好,市场会给生物医药比较高的估值。今天我的策略是讲,哪些公司能得到比较好的估值,哪些公司是伪收入。
  甲流类似的消息一出来,肯定会有很多公司连续封榜,大家这时候要睁开眼睛看,这样的风险我们建议不要去看,我们关注的是由疾病带来的投资机会,这是真正让大家得到长期收益的股票。
  目前医药产业链从最上游到最下游A股公司里基本都有覆盖,但在产业链不同的一端享受到的估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做化学要,为什么恒瑞长期估值到不了30倍以下,而有的公司到10倍也没有人买?这个公司所处产业里的龙头位置和后面的二三级公司位置不一样,所以不一样的位置从而能享受到不一样的估值。
  为什么会产生估值的不一样?为什么市场会给某一些公司高估值,长期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公司储备品种所决定的,如果它的品种好,能够成为一个重磅炸弹的药物它享受的估值就高,哪怕它这一两年的盈利并不好。大家有时候已经觉得估值已经那么高,现在应该卖吗?还要追吗?要追?因为储备品种好,大家看好,因为炒股炒的就是预期。
  品种为王,什么才是好品种?从五个角度分析:独特性、有效性、稳定性、拓展性、可替代性。有一些品牌会往大消费发展,有些适合做临床专科药,有不同的道路,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美好的,毕竟中国有这么多老年人口,城镇化整个医疗水平在提高,这个大的逻辑和大的方向是没有变化的。
  选股策略,根据投资者不同的偏好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组合方式。

  回顾2012年。
  行业累计收入增幅,大家觉得2012年需要调的时候,那时候很多基金开始砍医药,觉得2012年收入和利润增速会下来,年初1月份是有下滑,但很快就上去了,因为很多医改政策没有真正落实下来,上有政策,下游对策,所以收入增速又上去了,并且恢复得还挺好。
  我们和市场上不太一样的观点,大家都非常看好中药注射剂,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认为中药注射剂现在已经开始进入相对减速的阶段,并且减速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对传统的化学药开始看好。数据上可以得到体现,2012年的策略我们是从销售竞争到品牌竞争,我们推的是品牌,有性价比的药,其中不太看好一些辅助类的药,但比较看好一些制药试剂。
  (图)处方药指数,这是我们中期开始推的处方药,从5、6月份开始已经开始大幅度跑赢大盘,未来也是这样,我们仍然看好处方药。这是综合指数,2012年依然跑赢大盘,而且取得了绝对收益。
  股价等于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收益率是个客观的数字,它不由我们决定,由上市公司决定,发行多少股本,每年有多少净收益就可以算出每股收益,PE相当于市场的情绪,能给多少PE由市场决定,最后决定了股价。
  这两块数据怎么统一?找到净利率的长期增长率,如果长期增长率很看好,它的PE会上去,市盈率会上去,EPS一样会很高,两者乘下来,股价会上涨。最难的是对长期增长率的判断,周期性的行业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很难判断,为什么在医药行业好判断?因为它的品种是一定的,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大部分是仿制药,仿制出来,有个大概的人口基数和患病率,大家一算出来就可以知道新药研发出来有多少的市场空间,这点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我们说品种为王就是这个原因。
  不一样的位置享受不一样的估值。从原料药到成药,包括化学制剂、生物制品、中成药,多福隆、千山药机(300216,股吧)做医药装备的,到后来的医疗建筑,造医院、手术室、合家股份(音)开始做这块,还有医疗服务的,鱼跃医疗(002223,股吧)做供氧机,还有爱尔眼科(300015,股吧)治疗眼睛的。除了辛巴医疗(音)、鱼跃医疗早期上市,后来都是新上市的,是大家以前没有关注到的。
  医药产业链在逐步完善,CRO有一个太和医药上市,CRO刚过会一家,还没有上市,CSO还没有上市,这是医药市场新类型的公司,在印度刚出来的一个公司。后面的公司享受的估值越高,在产业链里享受更高的话语权,一般甲方的话语权一般都比较大,相对医院它是乙方,这个产业链里他是甲方,话语权更高,享受的估值比较高一些。
  拿具体的龙头公司和一般公司相比,恒瑞医药(600276,股吧)跌到 30倍以下大家可以放心买,它反弹起来到35、36倍有可能,20%的收益是可以确定的。云南白药(000538,股吧)和智飞生物(300122,股吧),这是从化药、生物药公司的代表。估值来看,和一般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什么决定长期的增速?医药行业来看,品种决定了长期的增速。
  为什么说品种很重要,以前一些很烂的品种也能卖得很好,这有一个前提,政策的导向改变了。以前是顺加加成的政策,医院进100元的药,国家给政策,你能够给115元卖出去,加价15%,这15亿元就是医院的利润。现在不行了,这个导向下,医院追求的是高进价,高诊疗费用,价格定得更高,医院相对更好。现在国家不允许,所以取消以药养医,你出差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刚下飞机,有很多车,有黑车、出租车,比如从首都机场到西客站不知道路程有多少,你不知道病有多厉害,医生给开药,这叫信息不对称,你这时候应该打车还是坐黑车?很多人说我当然应该坐正规的出租车,关健是现在的监管没那么严格,出租车有可能带你绕路,这就是按项目收费,打表模式一项项收费。黑车是议价,给100元把你拉到西客站,你真给他100元,他会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路程把你带到西客站,因为绕路对他没有好处。现在就是这种改法,原来按项目加成,住院收一道,挂号收一道,医药收一道,现在国家就给你这些补贴,你自己看着办,这样有一个好处,资金利用效率会加大,并且对药品市场的影响是,好药越来越受到追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好处方药,因为它有效,医生心里其实很明白,哪些是有用的,有些没有多大的用处。还有减少辅助药,原来大处方情况下,如果病好很久,医生开的药还没有吃完。未来我们看好处方药,中药也有处方药,处方药与中药、西药没多大的关系,关健是看是治疗药还是辅助类药,大家以后想投资就看这个公司卖的是处方性药,治疗性的药物,还是辅助性的药,可吃可不吃。原来的药因为吃不死人,医生可以多开。现在就不行了。

  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看好品种,品种怎么选择?
  1、品种的独特性。这相对更加专业一些,因为需要看化学结构是否独特,这点大家可以基本忽略。
  2、临床效果是否有效,有些是新药,但其实出来没有多大的效果。
  3、稳定性,它的核心路径是不是稳定的,收益率是不是稳定的。
  4、品种的拓展性,适应症的拓展未来空间是否很大,这具有偶然性,很典型的是伟哥,原来作为心血管病的治疗,后人认为吃了之后ED改善了,医生就进行ED治疗。
  5、品种的可替代性。不光看衍生物的特色,头孢有很多,如果替代物很多,头孢的发明有效性就不大了。有一个新药利卡汀(音),华神公司提供的,但现在大家不放心,因为它有放射性要素,它运到北京,因为有放射性,要48小时内用完,必须通过国航,它需要有隔离手术室,一般医院做不到,所以这有一定的难度。患者认为最方便接受的是口服用药,然后是针剂,还有胰岛素,现在大部分用针打,口服胰岛素有很多年,但没有针打的效果好。

  策略。
  企业特性不一样,我们认为,未来的医药企业发展会有四条道路,一是产品拓展,二是渠道拓展,三是品质拓展,四是网络拓展。如果我一年只赚百份之十几,稳健型的就配十几只就OK了,激进的,如果亏10%我扛得住,亏20%我扛得住,那就两个拼一下(图所示),我们看好的有华邦药业、千金药业等。在我的报告里有详细的阐述,由于时间原因我就不详细说了。

TOPCP:
       从制造业的发展来看,中国都是从仿制开始,最后走向成熟,西药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恒瑞在肿瘤药物上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担忧的是,这是一个地处小城市的企业,企业的研发储备是否足够。
       亚洲人的体制跟欧美差距很大,在很多方面都有,肿瘤只是一方面,在心脑血管领域,外国人脑血管中风的概率很高,但三高反倒不多,中国人中风的概率不大,但三高确很多,实际上外国人的体重明显高过同龄的中国人,肥胖更严重,但他们的三高的比例确不多。因此欧美西药的微创新对亚洲人来说是有价值的,现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国内西药企业都会仿制欧美成熟的西药,加入微创新做为主流。
       对恒瑞这个企业的了解很有限,但抗肿瘤药物是老龄化受益的行业,这个无疑。

高兴的加菲 回复 TOPCP: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恒瑞应该在上海有研发中心

TOPCP 回复 高兴的加菲:
       嗯,没记错,他是有上海研发中心,他也已经意识到研发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企业。
       我没有持有恒瑞这个企业,但也在关注它,我更关注的还不是肿瘤药物,而是心脑血管为主的药企业,肿瘤药物属于开发极难,临床都很难的领域,当然开发出来后企业享受的时间也比较长,但肿瘤对患者的医药费用太高,而且晚期病人存活的时间可能也比较短,肝癌晚期患者可能从检查出来到死亡只有3个月,精神上的治疗也对肿瘤病有很大的影响。这一块的影响也跟国内医保的大面积普及关系很大。
       心脑血管领域一般都属于慢性病,服药时间长,很多是终身服药,只要治疗的及时一般不出现死亡,随着人寿命延长,从长期看,更看好慢性病不致命领域的药物,当然国内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太出类拔萃的药企业,而且估值也相当贵,这个领域我一直在关注,慢慢学习了。

高兴的加菲 回复 TOPCP:
       是的,就是TM老是不跌,这点头疼。希望借助今年大盘崩盘是能狠狠砸一下,阿门

TOPCP 回复 高兴的加菲:
       总会有机会的。慢慢来

高兴的加菲 回复 TOPCP:
       是啊,好股好价,这是我吃了很多年的很多大亏总结出来的。

TOPCP 回复 高兴的加菲:
       嗯,好价格来了,也会有企业的负面因素跟着,看到时候这个因素是不是可以恢复的了,如果可以就是一个机会了。

TOPCP:
       对中国人的体质来说,肿瘤的产生似乎跟老外真有一些区别,比方说肝癌,老外一般获知肝癌基本都是早期身体就有明显变化,而中国人基本发现2个1个就是晚期。
       当然这也可能跟国人不重视体检有关,恒瑞在肿瘤这个环节我个人认为只是做了一个国外药品拿回来加入微创新,符合国人体质的这么一件事,当然不否认这样做不重要。但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要素看,有点。。。
       对恒瑞继续观察,一再的错过也好,但别做错。

2014-02-18 16:07

补充一条,该企业的领头人必须是有长远发展思想的善于经营的优秀企业家,而不是拿着祖传秘方不外传的守旧、等待者。

2014-02-04 21:48

日本模式下的医药工业投资
作者:七向街

       日本模式下的医药工业投资:创新药、专利、海外市场(武田制药),中国特色的话,再加上独家中药。这是第一波。
       价格股价双到位(可能要五年)之后,普药龙头和特色普药企业会有一大波机会(政策扶持、市场增量、竞争整合)(沢井制药)。这是后一波。
       在降价政策开始的头十年,1990-2000 年市场规模增速逐年下降,并且出现了负增长。直到2000 年以后,行业才重回增长态势。
       前后的不同表现在与降价力度与需求增长之间的角力,在政府的降价冲动充分宣泄完之前,行业规模增速始终受到压制(尽管有超高的老龄化需求拉动),而这一阶段持续了十年。
       观察日本医药二级市场表现就可以发现,投资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宁可晚点入场也不要抄左侧,抄普药左侧的人可能痛苦了好几年。
       行情的启动开始时普涨,因为启动的驱动是政策,后期优质企业会走出独立行情,这时候则更重要的是甄别个股。

Conclusion:
       1、日本模式下:医药降价主导下,行业增速会非常难看,(基于品种独特性、低竞争)具有一定议价权的创新药、强专利药、中药独家(国内特色)以及海外市场,具有机会。后期则是分化行情,主要看品种天花板、产品梯队和海外拓展。
       2、降价到位(可能要非常久,日本用了十年),政策趋缓后,优质普药(大品种、渠道)会从底部迎来春天。
       3、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政策开头和政策收尾往往是结构化的机会,而政策保持时,个股分化开始明显;尽量抄政策右侧,因为左侧风险可能会超出预期。
       4、国内医药分家,医保控费进程快慢会对行业和企业造成一定扰动,短期局势更不明朗,可能“虚假的繁荣”会维持一段时间,但长期趋势无法撼动。
       5、医药工业会有剧烈的(后期是“惨烈的”)的并购整合,存在很好的机会,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企业会从中诞生,可关注有整合能力的、现金流充沛的龙头。
       注:本文几乎没有考虑中国特色,对于认为“趋势敌不过中国特色”的观点,我表示理解。

cgndhfdwdsoooo:
       考虑中国特色就要加上一条政府资源背景的优势,流通领域的整合就是向大平台大流通发展,逐步压缩多个流通环节,很多做医药的“大包”,开始转向器械代理了,但未来他们的大部分还是会走向消灭。同样很多医药及器械的小企业也会如此,除了研发能力以外,能够兼得营销及渠道的才会剩者为王。

路过十八次 回复 cgndhfdwdsoooo:
       建议兄可以完善一篇关于医药“大包”,转向器械代理的研究,从转向的具体代理商,之前所代理的方向,以及转向的原因,然后统计出大概目前市场上转向的代理商的数量,持续性,并从转向来分析,对器械销售所带来的长期或者短期影响,我认为这个对行业的投资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一线销售或代理,对利润最敏感,对行业发展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小权:
       中国医改,我个人倾向于介乎日本和美国之间,市场化作导向,政府政策干预。原料药,普药几无机会,仿制药尚存空间,中药注射剂虽然众口讨伐,但我依然看好当中机会。创新研发为王,永恒定律。晚点私信自己近来看好的中长线医药股给你,哈哈!

七向街 回复 小权:
       我个人认为会比日本模式更狠,因为政府更缺钱,负担更大,规则制定者更没底线。
       除了高端专科仿药,其他仿药都是普药啊。高端专科仿我划在专利药了。普药在很久以后会有一大波反弹,走势是个宽v。
       中药都还可以,行业对政策有一定影响力,且市场空间广阔,挑挑拣拣不少好货。

小权 回复 七向街:
       想法很完美,现实很骨感。以阿德福韦酯为例,医院卖340元,有人居然70多元拿到出厂价。中国但凡政策强烈干预行业,如房地产,往往是有政府利益参与,

七向街 回复 小权:
       地产,政府想搞掉分分钟的事,十年没调死,因为政府没真心调。关键要预测政府屁股在那边。

小权 回复 七向街:
       那请问专家如何看待广东省地方医保大幅增加品种现象?

七向街 回复 小权:
       我前面写的有。。关门打狗。
       不敢称专家。。。瞎琢磨而已

阿舒:
        日本模式没有详细查过,想请教2个问题:
        1、日本外资药企的市场份额和国内比如何,创新要和仿制药的比例大概如何。国内因外资药企市场份额较高,是否在控费初期存在一些进口替代带来的机会;
        2、对于重要来说个人认为非常视乎品种,慢性病、肿瘤等领域的独家品种除外,其他都面临较大风险。总额控制下,医生先开疗效确切的西药,作为辅助用药的中药品种可能会受较大冲击。是否存在这个逻辑

向街 回复 阿舒:
        1、规范市场外资药和国内仿药的区分并没有那么明显,专利期内,创新药独占市场,专利到期,仿药迅速取代原研药,原研药维持一定份额(较低)。国内仿药对原研的替代作用很弱,主要原因是质量一致性评价缺失,且仿药审批不严,良莠不齐,患者医生信任度不高。
        基于这一点,在控费期,进口替代的趋势始终存在,且控费越强,替代越快,但原研药会始终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份额。
        进口替代是以价换量的一部分,基药也是以价换量的一部分,至于有没有机会,要看政策严厉程度。
        2、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肿瘤等大病用药,确实存在机会。这是市场共识,没有形成共识的是,要预防降价超预期。慢性病大病出巨头这是市场现状,天士力昆明以岭恒瑞通化已经成型了。
        中药并不是辅助用药,中药和西药也不构成互相替代关系,中药品种医生、客户群用药习惯稳定且忠诚度高,这些都是现实。

阿舒 回复 七向街:
        非常感谢! 但中药理论上说不是辅助用药,科室上和西药有一定的分离。但上半年我这边初步问了几个经销商和流通企业(浙江为主),均有表示,在控费政策下,中药的量下降是最明显的,理由和我之前说的类似,当然不包括丹参滴丸一类市场接受度较高的品种。

七向街 回复 阿舒: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不知道主要下降的是什么品种?

阿舒 回复 七向街:
        目前了解到是一些和知名度较高西药疗效上有所重合的品种,我在想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的话,是否一些以量换价的仿制药品种也会替代一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中药

七向街 回复 阿舒:
        单纯从控费角度,仿药是最有优势的,仿药替代中药也说的过去,但国内环境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原研药和中成药的用药习惯都很坚挺,趋势是肯定的,但是快速替代不太合逻辑,你提到的大幅下降有点蹊跷,我再找找数据。谢谢了

2014-02-04 21:23

医药股能出下一个华为吗?
作者:icefighter

      中国的未来,唯一最确定的大趋势就是老龄化。
      中国的经济能否转型升级成功,根本就是未知数。但是中国人在急剧衰老,却是板上钉钉了。
      那么这么庞大的市场能否诞生下一个华为呢,年销售达到上千亿人民币,利润超过数百亿?
       研究了A股,港股这么多医药股,我看中国基本不可能出医药界的华为,医药界的辉瑞。
       华为的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用说了,第一波程控交换机,巨大中华都赶上了,不晚,GSM就没赶上,晚了,外企跑马圈地格局定了。好在2000年美国科技网泡沫破灭,全球运营商陷入困境,通信设备市场容量开始缩减,运营商开始考虑降低成本,而通信设备巨头也由于市场萎缩开始整合并购,这一切都给中国的中兴华为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那就是利用中国的人力成本打价格战。虽然中兴华为错了GSM的第一个天时,但是后来GSM的第二春,他们赶上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时是有利于中兴华为的。地利,不用说了,除了欧美设备商,只有中国有条件了,印度没有能力。人和,那更不用说,任老板的远见,毅力,魄力,财散人聚,全员持股的理念,在国内都是难有后来者的。
      那么看看现在上市的这些医药股呢?
      首先看天时。不用说,天时很好。专利药大量过期,原研企业压力很大,未来辉瑞之类的巨头很危险,很可能会重蹈通信巨头例如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北电网络等的覆辙。这给中国和印度的低成本仿制药商一个天大的机遇。
      再看地利。比起通信行业,印度的医药已经领先中国。所以,地利已经比不上当初的通信行业。
      最后看人和。
      A股,天士力算是中药的代表,恒瑞,海正,港股中国生物制药旗下的正大天晴,可以算是化药的代表,生物制药的代表,也就中信国健可以算了,还没有上市。
      看看恒瑞的老板,还搞了影子公司豪森,很多好药都是豪森在上,私心如此之重,这是一个成大事的老板应该做的吗?
      看看海正,国企体制,束手束脚,很多事情根本放不开,虽然基础条件不错,但是最终能否发挥好,也是未知之数。
      再看看正大天晴,也就是现在国内仿制药不多,外企没有开始仿制自己的原创药,所以竞争不激烈,混得还不错。以后呢?正大天晴再怎么样也还是国企。体制上再怎么样无法跟华为比较。
      天士力,比起化药同行,也许成为巨头的机会还大一点。但是,人和方面也还差得远。还有一个问题,中药现代化,它能否进入美国是个未知数。即使进去了,后续还有什么中药可以推出呢? 中药其实大部分药都是骗人的多,真正有效的也就是心血管等少数领域。心血管类的中药都大同小异,它总不能各个都搞吧。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中药可以提取单体化合物来现代化。
      老美的巨头很难找到新的化合物了,天士力就能从中国的中药里搞出那么多新药?
      说来说去,只有生物制药是可能做成巨头的行业。因为化药和中药都有瓶颈,难以再出原创新药了。只有生物制药,还可能不断找到新的靶点,不断研制出新的专利药。
      所以,还是指望中信国健和海正药业这些生物制药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也许还有点戏。但是,总体而言,我也对它们不是特别乐观。
      中国到目前为止,只有三个公司可以算是世界水平,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不能算百度,百度太无耻,搞竞价排名,跟google差得远。
      医药领域未来最有希望,但是在我看来,也不是那么乐观。
      至于传统制造业,基本没戏了。要达到小日本的新材料水平,达到欧美高端制造(飞机发动机,蒸汽轮机,汽车内燃机,高端机床,IT操作系统,系统芯片)的水平,简直就是做梦。
      转型,看起来很美丽,也许就是肥皂泡而已。

二线牛牛:
        辉瑞等医药巨头也没有这么悲观,今年FDA批的新药又开始放量了。国内医药也没有这么悲观,10年内出不了华为出个三一重工还是大概率的。10-20年后出个华为也不是没可能。

坂上之云:
        生物医药基本是一个起跑线,确实是最好的突破口,生物医药的博士基本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

Campanella 回复 坂上之云:
        生物医药不像IT业,研究资源不仅仅是人,还有巨额投资多年的实验室,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追得上的

双子天下:
        看了半天楼主显然对于电信和制造业了解只是皮毛,华为内部很多操作不知道你是否清楚?包括中兴在内?机械行业虽然我们技术差距很大,但是从大面看,整体突破封锁是指日可待的,制造业从小到大看都是这样子,大的突破就比小的快一些,我觉得这才是国家实力上升的真正表现,现在很多技术封锁已经不是问题了,包括医药在内,至于医药那里出那个大的企业,我对医药 了解只是皮毛,不做判断,但是如果看到跟随到突破,任何行业都要这样一个过程,显然医药这个方面比以前的机械和电信要强很多,差距不是相差那么大,互联网就是很好例子,至少有人已经站出来了,医药的重点是全球布局,谁行呢?看领导者。

icefighter 回复 双子天下:
        我都有任老板的合影,你说我懂不懂呢

icefighter 回复 双子天下:
        华为中兴如何操作的你跟我说说?制造业,连个轴承都造不好,连汽车座椅都无法生产,还能指望什么?

双子天下 回复 icefighter:
        内部操作如果你有关系你一定知道,我在这两个公司都有朋友,如果你有你去问问就知道了,轴承只是机械中的一个非常小的部件,关键是制造工艺的问题,你知道制造这些东西的最高精度的机械在哪里吗?如果你不知道,请你去问问知道人你就清楚了。中国传统制造业水平上来真的很快,不过很多都是国外正在逐渐放弃的技术,但是整体差距一直在缩小,

石上清泉108201 回复 icefighter:
       好像汽车座椅这块国内能给大众做配套的很多啊。只是在高端这块还不够,呵呵。另外你对中药这块认为绝大部分药都是没用的也是有点偏主观了。

icefighter 回复 石上清泉108201:
       你去研究一下,国产轿车的座椅厂家全部是合资企业,世界十大巨头都是日本美国厂商,中国人没有研发设计能力,加工组装而已。中药也不算偏主观,很多中药都是浆糊药,甚至是伪中药,靠里边的西药成分来治病,例如最常见的维c银翘片,广州药业的消渴丸。

石上清泉108201 回复 icefighter:
       中国人不是没有研发能力,有能力去做的也不少,关键是这类整车厂都是用自己的汽车零部件集团的合资公司或独资企业的产品。只有国产汽车才有部分使用国产的配件的。中药造成这个原因是政府产业政策问题,尤其是当卫生部领导基本都是在国外受西医教育的时候,对中药企业的故意误导和打压就成为常态了。

icefighter 回复 石上清泉108201:
        汽车座椅确实没有研发能力,它的研发难度还是很高的,不要想当然。中药的疗效,我也不想说了,自己研究,事实说话。中药里伪科学太多,不得不承认。

world100:
       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华为发展到今天,当然有通信业大发展的客观条件,但被淘汰的、垂死的通信企业太多了。
       医药行业完全可以有大发展,但能否出伟大的企业,依赖于是否有伟大的企业家。

海豚的心:
       中国无论什么领域都适用丛林法则,这是中国企业搞不好的很重要原因。

梧桐树:
       以前拍子和墨菲有过中国与西方在未来竞争优势的探讨:体制,原材料瓶颈,人工,国民素质竞争力,从冷兵器时代到近代历史比较,很有意思
       医药领域的华为,把中国产医药制剂卖到西方主流市场,比较难,很难,如果华为竞争力是低人工成本的工程师加研发销售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医药领域的华为靠什么?低成本环保加低人工成本工程师牛叉的海外销售队伍加高费用研发加合理分配激励的企业文化,A里有吗?

这家伙非常懒:
       真心信不过国内的药品,拜耳的药吃个两三片就好了,国产药吃个两三盒还不见好,甚至打上千块的点滴都没啥效果。我们永远在低端转圈圈,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只能拼谁做的价格低利润高,软实力硬实力都差得太多。讲究阴阳五行的重要就更加没信心了,中国近代的**们长寿的真的很少很少,他们吃不到纯正的中药么?

偃月无痕 回复 这家伙非常懒:
       **有多少老婆,大多数人有多少老婆。**需要处理多少事情,大多数人需要处理多少事情。这些并不是讨论的关键。这个都是统计陷阱。就如同举例说一个高中毕业很牛的人和清华毕业的平均水平,甚至清华毕业更普通得人比较说,上大学无用的结果一样。

Campanella:
       其实老龄化引发医药股的高成长本身就是伪命题,从日本、美国的数据来看,日本的老龄化进程并没有让日本医药行业在过去二十年获得显著的绝对收益,而与benchmark相比较的相对收益也并不比美国的同行业高

方舟88 回复 Campanella:
       日本医药行业从1961年—1980年,药品总产值都保持在两位数增长,申万认为原因有4个:一是日本经济在快速发展;二是1961年开始日本普及全民健康保险;三是1950-1960年代日本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四是产业政策,环境较为宽松。ttp://xueqiu.com/9370819123/20507534

小lo 回复 方舟88:
       日本的老龄化来看,医药整个行业的产值是增加了很多,但药企并没有获益,不断地降低药价。只有少数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

方舟88 回复 小lo:
       同意,老龄化只是一个影响因素

医药商业:
        完全不敢苟同朋友的看法,2011年中国就已经出现销售收入过千亿的医药公司了,2012年上半年国药控股销售收入突破了665亿,今年净利润特定突破30亿。
        按照我们的测算,这个公司2015年的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人民币(制药收入突破100亿),而且突破100亿的年净利润的时间可能会远远早于市场的预期,为什么这么判断呢?
        1、在布局和规模上,国控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竞争优势(规模已经大于二三四的总和)
        2、从战略地位上,国控正在从简单的药品分销配送商发生转变。“由传统医药批发商努力向医药健康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的她,给自己新的战略挑战是:成为全球医药企业在中国最佳供应链合作伙伴,成为中国医药企业走向国际化最信赖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3、从管理上,你看看这个公司的疯子CEO9月初的一个发言:“魏玉林总裁指出,国药品牌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第一品牌,在中国,我们无领跑标杆,却有竞争对手奋力追赶。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已失去竞争力,我们不能幻想用昨天的成功再创明天的辉煌。我们要做思想者,更要成为行动者,因为我们要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阳自东来 回复 医药商业:
       如果和复星结合起来,规模更可观。很多医药公司复星都是参股,报表并没有体现。

医药商业 回复 阳自东来:
       复星控股公司的业务规模太小,没有成规模,两个公司本身的业务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参股和控股本身有本质区别......

阳自东来 回复 医药商业:
       复星作为一下参与者,起的是一个协调、支持的作用。考察整个市场时,还是应当考虑的。复星现在的策略就是不扛旗。但是如果线条清晰,不排除进一步整合的可能性的。像国药控股,复星与国药集团的股权差异是极微小的。复星现在还处于抢地盘阶段。

cqylxw:
        对投资者来说,想赚钱,就得在不利的环境中,才能赚到真正的钱确。
        等什么都好了,都没有你的份了。

二线牛牛:
         一个医药,一个银行,天天吵,没意义。看好就拿现金和仓位去投票,不看好就别买。银行简单,就看宏观经济和资产质量风险是否见底。医药个体差异大,不用争论,盲目悲观和盲目乐观同样不可取,时间会说明一切。

icefighter:
       讨论还是蛮热烈的,其实,我另外一篇文章更有意义,却没有人看,高不成低不就是找死。印度的医疗服务创新真心值得学习,人家可以把医疗服务这个看起来无法标准化的服务行业都做成标准化,低成本,高服务质量,一切都依赖于流程创新。
       中国的公司太缺乏创新了,特别是流程和客户需求方面。华为研发虽强,它最强的还是流程创新和把握客户需求。当年程控交换机,华为就是靠防雷,接入网内置光传输等差异化功能做起来的。在流程创新方面,华为最厉害的就是利用低廉人力成本,降低岗位的复杂度,批量复制,例如一个客户经理配几个产品行销经理,印度人做手术也是这样的原理,更加螺丝钉化,岗位更加细分化,所以心脏手术才能标准化。不得不说,比亚迪在流程创新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仿制药,看看TEVA和山德士就知道了,根本就是流水线制造业,靠规模和时间取胜。理论上中国和印度在这方面是最有优势的。印度仿制药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中国呢?

DYNAPERT:
       楼猪说中了几个行业的要点,绝对认同。企业以人为本。再好的企业换个2B的领导都可能从辉煌走向衰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2013-10-09 11:51

@CYDD:
        A股医药企业产品线
        云南白药:(1)中央产品:收入15亿,利润4亿;主要产品是气雾剂以及胶囊、散剂;(2)透皮产品: 10亿规模,3.3亿利润,主要是白药膏和创可贴;(3)健康产品:12亿规模,2.2亿利润,主要是白药牙膏;
        恒瑞医药:(1)肿瘤药:多西他赛(8.7亿)、奥沙利铂(5亿)、伊利替康(3.9)、来曲唑(2.6);(2)麻醉及造影剂:七氟烷(2.5亿)、阿曲库胺(3.5亿)、碘氟醇(2.5亿)、右美托咪定(0.5亿)(3)艾瑞昔布;阿帕替尼;
        天士力:(1)复方丹参滴丸:16亿;(2)丹参多酚酸:潜力10亿;(3)养血清脑:4亿;(4)水佳林:2亿;(5)益气复脉:1亿;(6)芪参益气滴丸、穿心莲内酯滴丸等;
        东阿阿胶:(1)阿胶块:12亿(2)阿胶浆:8亿;(3)保健食品:桃花姬;
         同仁堂:六味地黄丸(3.5亿)、安宫牛黄丸(2.5亿,提价70%)、牛黄清心丸(2.4亿)、乌鸡白凤丸(2亿)、大活络丸(1.8亿)、牛黄解毒片、感冒清热颗粒和国公酒(1.2亿);
        华润三九:(1)OTC-感冒药:感冒灵(12亿)、小儿感冒灵(1.6亿);OTC-皮肤药:皮炎平(4亿)、顺峰康王、优诺平;;OTC-胃药:三九胃泰(4.8亿)、温胃舒、养胃舒以及气滞胃痛颗粒; OTC-其他:头痛药-正天丸(2亿);止咳药-强力枇杷露(1.8亿);(2)中药注射剂:8亿;参麦、参附(独家)、华蟾素(独家)(3)中药配方颗粒:4亿规模;
        信立泰:(1)泰嘉(氯吡格雷):大约10亿规模;(2)贝那普利;(3)阿利沙坦:3.4亿元购买,为1.1类降压专利药;
        华东医药:(1)百令胶囊:12年7亿;(2)阿卡波糖;4亿(3)免疫制剂:4.5亿,主要产品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
        智飞生物:(1)ACYW135:4.6亿;(3)AC结合;(3)Hib(代理兰州所):3亿;(4)默沙东合作:HPV疫苗、23阶肺炎;
        双鹭药业:(1)贝科能(复合辅酶);(2)立生素、白介素2、三氧化二砷、胸腺五肽等(3)替莫唑胺、长效立生素、来那度安、达沙替尼;(4)股权投资:包括与PnuVax SL合作的23阶肺炎疫苗、参股福尔生物进入狂犬病疫苗等;
        片仔癀:(1)片仔癀:12年6亿;(2)药妆:8000万;(3)华润合资;未来三年2亿,包括茵胆平肝胶囊、金糖宁胶囊、片仔癀衍生药品等;
        华兰生物:(1)血制品:白蛋白、静丙、凝血因子Ⅷ(7.5亿);(2)疫苗:流感疫苗、4价流脑疫苗、乙肝疫苗;
        海正药业:(1)肿瘤药-多柔比星、阿霉素系列;(2)心血管-他汀系列;抗生素-培南系列;(3)兽药-多拉菌素系列;(4)内分泌药-奥利司他和阿卡波糖系列;(5)免疫类-他克莫司等;(6)腺甘蛋氨酸、硫酸氨基葡萄糖等;(7)安百诺;
        以岭药业:(1)通心络:10亿、参松养心:6亿;(2)连花清瘟:3亿;(3)芪苈强心胶囊、养正消积胶囊、津力达颗粒;
        人福医药:(1)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芬太尼以及吗啡酮(新批),10亿规模;(2)武汉人福-计生用药(2亿):米非司酮;(3)中原瑞德:血制品;
        海思科:(1)肝胆药:多烯磷脂酰胆碱;(2)肠外营养药:转化糖注射液、脂溶性维生素;(3)抗生素:夫西地酸钠;
         中恒集团:(1)血栓通;大约12亿规模;(2)龟苓膏;(3)科博肽、去水矛醇;
        丽珠集团:(1)参芪扶正:6亿;(2)抗病毒颗粒:2亿;(3)促性激素:3亿规模,主要是尿促性素和亮丙瑞林;(4)诊断试剂:2.7亿;(5)得乐系列:1.5亿;(6)鼠神经生长因子;(7)艾普拉唑、吉米沙星、单抗;
        桂林三金:(1)西瓜霜:5亿左右;(2)三金片:5亿左右;
        国药一致:(1)抗生素:主要是头孢类;(2)万乐(35%):7亿规模,肿瘤药-吡柔比星等、单抗;
         康缘药业:(1)桂枝茯苓胶囊;(2)热毒宁:10亿;(3)银杏内酯:新获批,10亿潜力;
        红日药业:(1)血必净:12年可能达到3.5亿;(2)中药配方颗粒;(3)法尔舒地;(4)低分子肝素钙;
        长春高新:(1)金赛-生长激素;(2)百克:水痘疫苗、狂犬病疫苗以及艾滋病疫苗临床;(3)报批:长效生长激素、艾塞那肽、重组人促卵泡素;(4)华康药业:血栓心脉宁、银花泌炎灵片,4亿收入,3000万利润;
        沃森生物:(1)Hib:4亿;(2)投资3.1亿收购上海泽润58%股权进入HPV疫苗;(3)5.3亿收购大安制药55%股权进入血制品领域;
        贵州百灵:(1)咳速停:2亿左右规模;(2)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7亿;(3)维C 银翘片:09年高峰期大约有2.6亿,但是受不良反应事件影响,到11年只有1.7亿;(4)金感胶囊;1亿
        乐普医疗:(1)心脏支架;(2)封堵器、瓣膜、起搏器;
        益佰制药:(1)艾迪:8亿;(2)康赛迪(复方斑蝥胶囊):2亿;(3)杏丁(银杏达莫注):3.3亿;(4)洛铂:近亿;(5)溶栓:瑞通立(代理)、瑞替普酶(爱德)(6)OTC:克咳系列1.5亿;
        国药股份(1)北京医药分销;(2)全国医药调拨;(3)麻精产品分销;(4)国瑞药业:依达拉奉;(5)参股麻醉企业(20%宜昌人福,47%青海制药厂);
        天坛生物:(1)一类疫苗;(2)血制品:白蛋白、静丙;
        舒泰神:(1)鼠神经生长因子:12年4.5亿左右
        众生药业:(1)复方血栓通胶囊:4.5亿;(2)众生丸:1.6亿;(3)清热祛湿颗粒、脑栓通胶囊;
        江中药业:(1)健胃消食片:11亿;(2)草珊瑚(3)保健品:7亿左右规模,包括初元、参灵草;
        上海凯宝:痰热清,11.5亿;
        恩华药业:(1)麻醉镇静药:咪达唑仑(力月西)、依托咪酯(福尔利);(2)精神类药:利培酮(思利舒)、齐拉西酮(思贝格)和丁螺环酮(一舒);(3)神经类药:加巴喷丁-抗癫痫;(4)新产品:右美托咪定、枸橼酸芬太尼和丙泊酚;
         昆明制药:(1)血塞通,7亿左右;(2)天眩清;(3)青蒿素;
        誉衡药业(1)鹿瓜多肽,2亿;(2)吉西他滨,3600万;(3)银杏内酯(报批);
        仁和药业:(1)感冒药:优卡丹、可立克,2.5亿;(2)闪亮滴眼液,1亿;(3)妇炎洁,2亿;(4)中药:正胃胶囊、六味地黄丸和乌鸡白凤丸
        马应龙:痔疮膏,5亿;
        尔康制药(1)磺苄西林钠,1.5亿;(2)药用辅料
        九 芝 堂(1)驴胶补血颗粒(2)六味地黄丸
        香雪制药(1)抗病毒口服液5.5亿(2)橘红8000万;(3)板蓝根颗粒7000万
        益盛药业(1)注射剂:生脉(1亿)、清开灵(9000万)、香丹;(2)胶囊类:振源胶囊、心悦胶囊、桂附地黄胶囊;其中振源胶囊规模相当较大,大约2亿;(3)人参非林地栽培;
        莱美药业:(1)特色专科药;包括肠外营养药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以及肿瘤药磷酸氟达拉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2)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和氨曲南;(3)大输液;1.7亿收购湖南康源(4)埃索美拉唑首仿;
        翰宇药业:(1)胸腺五肽:7000万收入,接近20%市场份额;(2)生长抑素:4000万;(3)去氨加压素:2000万;(4)特利加压素:2000万规模;(5)产品储备:爱啡肽、卡贝缩宫素;
        太安堂:(1)皮肤药,3亿;(2)麒麟丸:1亿;(3)心宝丸
        信邦制药:(1)银杏叶片,1亿;(2)护肝宁片,4000万;(3)六味安消胶囊 6000万;(4)益心舒胶囊,1.3亿;(5)人参皂苷:报批,10亿潜力;
         汉森制药:(1)四磨汤口服液,3.5亿;(2)胶囊线:缩腺胶囊(4000万)、银杏叶胶囊(3000万)、愈伤灵胶囊;
         振东制药:(1)岩舒(复方苦参),6亿;(2)舒血宁等;
        安科生物:(1)生长激素,8000万;(2)干扰素,9000万;
         金花股份:金天格,2亿;
         紫光古汉:古汉养生精,3亿;
        北陆药业:(1)对比剂:2.5亿规模,产品包括钆喷酸葡胺、碘海醇、碘克沙醇、碘帕醇、钆贝葡胺;(2)九味镇心颗粒;
         理邦仪器:(1)监护仪;(2)心电;(3)超声;(3)POCT、彩超、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佐力药业(1)乌灵胶囊,3.5亿;(2)灵泽片、灵莲花颗粒;
         福瑞股份:(1)软肝片,2亿;(2)FibroScan;(3)壳脂胶囊
        千山药机:非PVC膜软袋大输液、玻璃安瓿注射剂、塑料瓶大输液、智能灯检机
         阳普医疗:(1)采血管,1.6亿;(2)尿液分析仪:收购杭州龙鑫51%股权,收入5000万,利润1000万;
         宝莱特:(1)监护仪;包括常规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和掌上监护仪;其中主要是常规监护仪,收入大约1亿,不到50%的毛利率,而相对来说插件式监护仪发展较快,12年差不多可以达到3000万规模,而且毛利率较高,超过60%;(2)血液透析:收购挚信鸿达60%股权,产品包括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干粉,12年收入大约3000万

2013-09-29 18:48

烤核桃:
       痰热清的原料是个问题

白云山下掘地者:
       复旦张江的里葆多是乳腺癌、淋巴癌一线化疗药,而非博主所说 的二线药物

闲看花:
        从美股来看医药股长期容易出牛股,但是国内的医药股不仅很难长期走牛,而且黑天鹅事件频频,主要是国内极少(甚至没有?)医药企业具有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就连质量管理能力也往往不能达标或者持续达标。另外,医药股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超出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能力圈,试问有几个投资者清楚999糠酸莫米松乳膏、999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999选平硝酸咪康唑之间的区别,比起其他同类产品,其护城河也好,竞争优势也罢,是什么?在哪里?是否可以持续?非专业人士用弄明白这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是否卖的好除了能在企业给出的销售数字上看到(容易造假),往往不容易在自己生活圈范围内感受得到,所以投资医药股,特别是国内的医药股,是看上去挺美,但实际危险四伏,陷阱密布,不要轻易去尝试。[难过]

llppaa:
        如果从上面来看,发现牛股还是在百搭药中概率大得多,不能对于百搭药一杆打死,牛股就是牛股,顺带着丽珠集团的走势也是不弱的
        首仿会出牛股么?其实也不见得,对于未来的预期较差,信立泰上市以后炒了一把,反倒是百搭药的舒泰神牛逼多了
        莱美药业的埃索美拉唑如果按照一品两规来运作,放量也许不难,但是究竟是不是券商预计的几十亿空间,其实我们都不会知道的。

刘亚明:
        赞同!选股关键是选品种!产品价值决定股票价格走向!

2013-07-22 11:38

讨论已被 高兴的加菲 删除

2013-04-26 08:39

讨论已被 高兴的加菲 删除

2013-04-09 11:50

讨论已被 高兴的加菲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