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观市】“中特估值”逻辑后,银行怎么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今日(4月17日)沪指上行突破,创年内新高,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强,银行指数全天单边上行,中证银行指数收涨1.85%。

个股方面,瑞丰银行邮储银行双双涨逾4%,长沙银行交通银行涨超3%,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涨幅居前。

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涨幅Top10】

ETF方面,A股顶流银行ETF(512800)收涨1.87%,喜提日线四连阳,并收复60日线,全天成交额3.11亿元。

今天老银想跟大家一起回顾下年初以来银行板块走势表现,以及当下银行板块的基本面情况。

年初以来,受经济复苏预期转弱影响,银行板块估值其实未有明显抬升。以4月14日收盘价,银行PB(LF)为0.55,较年初提高不足3%,特别是3月以来基本无抬升

板块内部个股表现来看,3月以来,受“中特估值”逻辑等影响,部分国资背景浓厚、低估值、高股息标的估值得以提振,例如国有行。而受经济复苏逻辑影响较大的标的,如部分股份行及城农商行,估值有所承压。

Wind数据显示,3月以来截至4月14日,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涨幅居前个股,如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均为受益于“中特估值”逻辑的大行。

那么问题来了,“中特估值”逻辑之后,银行板块后市行情将如何演绎?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需要看到经济复苏迹象正在持续积累。根据民生证券总结,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经济复苏持续进行,央行行长在近期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表达了高层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信心。

再看数据层面:1)2023年以来,作为经济领先指标的社融数据,同比增速逐月回升;

2)2023年3月以来,新房销售明显升温,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高频数据显示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3)1-2月社零同比增速转正,且3月乘用车销量整体好于过去四年同期水平,奠定银行消费信贷投放基础;

4)尽管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较22年继续下降,但是PMI已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融资需求也有望稳步回升

5)3月出口数据超市场预期,或受海外订单回补、国内复工迟滞等多重因素影响,带动23Q1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4%,尽管出口回暖持续性仍待观察,但至少意味着业绩受出口影响相对明显的长三角区域银行,23Q1信贷投放受出口型企业拖累或有限。

二是银行信贷“开门红”顺利落地,结构改善更超预期。考虑到2023Q1贷款重定价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或较大,市场对银行2023Q1业绩普遍较悲观。但一些乐观因素仍在出现,2023Q1新增人民币信贷(信贷口径)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且每月保持显著同比多增,早投放、早收益机制下,稳定了银行2023年业绩基本盘。

从结构来看,除了对公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投放外,居民户贷款已实现2个月同比多增,一定程度可以缓解市场对居民部门“缩表”的担忧,且中长贷、短贷均同比多增,反映的是地产销售回暖背景下按揭贷款的增长,以及消费复苏背景下消费类信贷的增长,对于零售类型银行形成利好,叠加票据“冲量”同比大幅少增,有望对银行净息差形成支撑(不考虑一次性重定价影响)。

三是银行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或较明确。个贷、对公房地产以及城投领域是银行资产质量变化的关键。

1)2023年个贷资产质量改善主要依赖于经济复苏背景下的居民收入改善,叠加个人征信的客观约束,预计23年有望实现较好修复;

2)对公房地产方面,以数据披露相对完整的四家股份行为例,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资产已有较充分暴露,同时涉房敞口自2021年底以来持续压降,考虑到2023年3月以来地产销售开始明显回暖,进一步利好房企现金流改善,银行涉房资产质量有望边际好转。

3)城投方面,2022年不良资产率保持较稳定的同时,平台类债务余额实现有效收缩,至少从量上缓解了城投领域的资产质量担忧。

经济复苏步履未停,对银行板块,或许可以更乐观。

展望后市,民生证券推荐三条主线,α主线一,与地产、消费相关的股份龙头;α主线二,与制造业相关的城农商行;β主线,中特估值体系下低估值高分红的国大行。

最后,重申银行ETF(512800),其标的指数中证银行指数囊括了42只A股上市银行,既可享受国大行的稳健高分红,又可追踪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的成长性,适合看好经济复苏下银行板块行情的投资者长期布局。

风险提示:银行ETF产品风险等级:R3-中风险(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银行ETF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399986),中证银行指数(399986)成立于2013年7月15日,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该指数的历史业绩是根据该指数目前的成份股结构模拟回测而来。其指数成份股可能会发生变化,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瑞丰银行(SH601528)$ $邮储银行(SH601658)$ $银行ETF(SH512800)$ 

全部讨论

2023-04-17 22:18

中特估就差银行涨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