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早的记忆是什么时候?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0回复:56喜欢:12

又一次,科学家证明了人脑的脆弱。

英国的四名心理学家在与 6641 名被试“聊了个天”后发现,大约 40% 的人认为自己记得两岁前的事情。只不过,心理学家们觉得,这些记忆并不真实存在,这是被试们在看了自己的照片、或是通过对婴儿的了解、听了他人的叙述而虚构的。

问题是,这些被试并不觉得这些记忆是虚构的。研究者之一 Martin Conway 说:“我们在告知他们的记忆有错误时,没有人相信。”

确实,研究者发现,多数的回忆内容都完全符合婴儿的年龄特征,比如,婴儿床、婴儿车、尿布。这表明,它们并不是从其他时间那里错置到早期记忆的。与此同时,被试们并不是有意撒谎,这些意象确实在脑中存在,争议在于:怎么确定它们有没有真实发生。

心理学家们的依据很简单。他们说,一般人最早在三至三岁半时才有记忆,到五六岁时才发育出接近成年人的记忆力,不可能有这么多人记得两岁前的事。大体来说,这一点也符合学界的认知。

至于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记忆,他们认为这起源于由别人讲述的相关事实或知识,比如一些儿时的照片或故事,这些材料会在脑中形成“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人脑中浮现时,人们就会简单地把它们认作是“记忆”。

研究者所说的“心智表征”,可理解为一种心灵意象,它们描述了当下未被感官看见或觉察的事物,同时,能够包含从视觉到味觉的各种知觉形式。比方说,想象就是一种“心智表征”,人可以在脑内描述出非常细致的场景。这种意象的感知丰富性,可能也是记忆产生会偏差的原因之一。

进一步,研究者猜测,这与一个人对于自我叙述(self-narrative)的需求有关。

“积极而协调的自我叙述可以营造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也许在潜意识中填补我们早年记忆中的空白,可以有所帮助。”研究者写道。换句话说,通过记忆的重构,人在心理上重新体验过去发生的事件,可以形成一个协调整体的自我概念。

其实,在这篇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的论文前,关于记忆不可靠这事,已经被讨论很多回了。先前也有研究发现了相似的结论。比如让一个关系较近的亲人对一个年轻人煞有介事地描述一些事情,就可以将本不存在的童年记忆植入他的头脑。甚至,他可能还会主动为这个虚构的故事添加一些细节。

这种错误记忆,在网上还有一个戏称——“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起因是,在 2013 年南非总统曼德拉去世时,有一群人非常惊讶,他们认为他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监狱生涯中就已经丧生。实际上,在这之前,这些互不相识的人还一起“回忆”了“当时”的葬礼和纪念电影。

不过,错误记忆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由于司法系统对记忆的信赖,曾经导致一些无辜的人被错误指控。

原因除了上文所述的逼真性和心理需要,还包括语言诱导和压力的影响。心理学家 Elizabeth Loftus 和 John Palmer 曾经在实验中播放了一段视频,然后询问两组被试两车“相撞”的速度和两车“相碰”时的速度,结果是,前一组被试提交的答案数值更大。

与这次研究的猜测相似,心理学家 Elliot Aronson 也提出,记忆不可能被原原本本地转述,而是一个让认知更协调的工具。在心理学著作《社会性动物》中,他总结道:

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我们在重建我们的记忆时,要对零零碎碎的真实事件加以过滤和改造,这一过程所依据的是:我们认为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希望所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样的。


作者:钟宛彤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招商银行(SH600036)$ $兴业银行(SH601166)$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精彩讨论

老蜗牛壳2018-07-24 17:15

那么小就会搬砖

不是月下2018-07-24 17:08

我最早的记忆确实是三岁多时的事。
小班,大约是打哭了同班的小男孩吧,老师把我关在隔壁教室,让我自个儿反省。
百无聊赖关禁闭的我不知道怎么灵光乍现,发现地上铺着的青砖之间有缝隙,于是认真而费力地清除好障碍,终于掏出一块转,接下来一块又一块......
老师来让我认错的时候,我大概已经拆了一半教室地吧,现在都清晰记得她的叫声:“你想拆幼儿园吗!”

沉默元素2018-07-24 18:17

我记的第一件事就是:
小时候特别倔,哭着找妈妈,有个我该喊爷爷的异姓长辈,平时他特别喜欢逗孩子玩。他给我开玩笑,说:你妈妈被和尚拐跑了!我抓起一块转转头就砸过去了,还骂了句:滚你mb!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给我开玩笑。

ptli2018-07-24 20:31

我记得小时发生了两件极其可笑的事情,说出来都有点丢人,那时岁数应该很小。
一是有次自己坐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附近地上有糖稀,高兴地挪过去用手指蘸着往嘴里抿,从此我才知道有些稀鸡屎太像红糖稀了
二是有次哥哥领着我刚从供销社门口出来,快到水井口附近时,我突然撒手摔倒在沙地上,哥哥觉得蛮奇怪,把我拉起来,用问询的眼光看着我,我什么也没说,依然让哥哥领着我往家走。到家后我才把手里捡的5分钱给哥哥看。当时那枚硬币在沙地里只漏出一点,在太阳照射下闪着银光。我兴奋的不行,可怕在供销社门口玩的人发现,先用身子压住,再伸手从身下抠出来。60年代5分钱能买很多糖果呢

杨不留行2018-07-24 20:35

能记得的最早的记忆。应该是两三岁吧。
家里穷,没地,一直靠着外公家接济。母亲说要全家出去闯。
哥哥放在外公家读书。
那天凌晨两三点吧,母亲抱着我,爸爸背着行李。大伯帮着挑行李,步行十几里路去坐车。
走到半路一个村子时候,母亲说绕着走,姑婆是那个村的,怕遇到。毕竟是拖家带口出去讨生活。这个片段异常清晰。
后来,去了很多地方,直到五岁左右才回老家。记忆里有很多地方的片段,但是一直记不清了。

全部讨论

2018-07-24 18:42

看不出这些心理学家证明了什么,除了一些常识。

2018-07-24 17:15

我不知道我国的一分币叫做一百是什么时候结束。但我记得就问过母亲要二百钱,被母亲拒绝的事。(51年出生)

2018-07-24 17:07

你这个银行ETF兄,行情刚刚好一点,就发些这么有趣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