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4

$泰坦科技(SH688133)$ 快速增长的时候觉得是个好赛道,有进口替代的大逻辑,但实际发现进口替代之后,立即进入竞争内卷,说白了还是技术壁垒不高。另外,试剂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预想中要大的多。

跟踪了一下最新情况:

1、对2024年还是比较悲观:与下游客户交流,CRO、电子材料等都没在研发上有大的投入,目前还是存量竞争,利润率下滑,要想抢份额就要牺牲利润率,上市公司还是要平衡增长指标和利润率指标。行业的先行指标主要是大型仪器的购置。

2、下游结构:高校科研占比15%(今年恢复比较明显,主要是疫情期间学生都不怎么做实验了);企业客户中生物医药渣比40%,新材料37%,余下20%多有电子日化食品等。

3、公司的优势:平台公司,客户可以一站式采购,自有品牌也有价格优势,目前自主品牌占比55%,毛利贡献75%。

4、市场竞争激烈:进口替代是一批中国企业努力,让客户认可国产试剂,但同时也意味着内卷严重,今年价格下滑比较厉害,比如药明销售量增长20%,收入增长只有5%,单价下滑10几个点(原来5.8折,现在5折),但量增加的多,相应的物流配送以及人员费用增长更多,所以利润率下滑比较多。

5、出海:进度比较慢,还是以国内为主。

$阿拉丁(SH688179)$

全部讨论

2023-11-26 14:17

看下整体的研究和科研环境就明白了,根本做不起来。

2023-12-08 20:43

2023-11-29 11:12

企业客户的需求估计都是大宗化学品,粘性低,且容易价格战,而价格战又导致本来期望企业客户快速扩大规模、带来整体规模效应的想法无法实现。泰坦还是要多练基本功,做难的事,努力开拓真正的科研客户,这些客户才是粘性高且价格敏感度低的客户,这种基本盘做大了,才能体现出公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