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明月镜片为中国科技探索事业保驾护航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政企合力,做“流量入口”的守护者。

  文丨华商韬略 王 寒

  近日,科技部公布2020中国科技十大进展,展现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民族企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前赴后继,我国科技事业再传捷报

  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关键步骤、研发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

  十大进展的成果涵盖生物医学、物种迁移、遗传学、天体物理、载人深潜等多个前沿领域,不仅说明2020年是我国科技事业大丰收的一年,还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每一项都凝聚着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努力。

  以奋斗者号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为例,当美国在1960年第一次探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消息传来后,次年,中国第一个船舰研究院无锡702所才成立。

▲奋斗者号下海作业

  此后,我国深潜团队开启了长达60年的追赶历程。

  1985年研制出当时最先进的救援载人潜水器;2010年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6年,“蛟龙”号搭载世界先进的悬停和自动驾驶技术,下潜到7062米的海洋深处,进一步推进中国深潜事业加速向前,为后来载人深潜事业取得新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奋斗者”号不负重托,继往开来,以10909米的新纪录再一次振奋全体国人。这次探底,也是人类第四次成功抵达素有“世界第四极”之称的马里亚纳海沟。

  探底完成后,团队还以“双船双潜”的形式对深海一万米的景象进行了全球直播,以此回应2016年许下的诺言。

  2016年,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的研发力量担纲的万米载人潜水器立项;2020年,团队向国人发起命名征集,并于6月选定“奋斗者”。对于载人深潜团队而言,这代表着当下的时代精神,也是他们要牢记的使命。

  而与深潜团队一样,中国登山队也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2020年5月,在登山队员经历连续21天3次冲顶之旅后,珠峰高程更新为8848.86米!

  更重要的是,此次重测任务中使用的测量仪器、北斗卫星系统、5G通讯网络、保暖露营装备,均为中国品牌。连队员们佩戴的护眼装备,也是由国内镜片龙头企业——明月镜片提供。

  不论是在珠峰,还是在海上航行,队员们的视觉都要经受严格挑战:珠峰海拔高、大气稀薄、常年积雪,紫外线尤其强烈,易形成雪盲;海面上不仅有阳光直射,还有与雪地强度相近的折射光、眩光和反光,同时队员们长时间暴露在高湿高盐度的海水环境中,容易出现眼部感染。

  清晰的视觉是完成任务的保证,明月一马当先,针对登山和潜海任务特征,提供专业眼镜装备,为中国科探人员保驾护航。

  在中国力量的支持下,从最深的海到最高的山,中国人将奋斗精神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更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活动范围拓展到新的维度。

  从追赶到超越

  民族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

  中国科研事业走过了艰辛的历程,才取得今日的成就,中国的民族企业亦是如此。

  以明月为例,其成立之初,外资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镜片市场,使得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在材料、光学技术上与之抗衡。与此同时,由于国人普遍缺乏对镜片的认知,有些镜片厂商以次充好,甚至以价格战等方式进行恶性竞争,将镜片行业塑造为“暴利”行业,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的误解。

  从一开始明月就认识到,这种局面只会造成行业内耗。而企业经营要看长期目标,如果要将明月建设成为能够与国际企业较量的龙头企业,技术和原材料实现自主是首要前提。

  为实现这个目标,明月率先与日本三井、韩国KOC共同建立镜片原料研发生产中心。在这个过程中,明月的认知上升了一个维度,研发更得心应手了。

  掌握思路的明月,开始一项一项攻克技术难关。镜片折射率和阿贝数之间的矛盾,便是其中之一。

  曾经,市面上树脂镜片按折射率划分为1.56、1.60、1.67和1.74镜片,折射率越高镜片越薄。然而,高折射率通常伴随阿贝数的降低,阿贝数是决定镜片成像效果的关键因素,阿贝数越高,佩戴镜片视物越清晰。如何让镜片在更轻更薄的同时仍能保持高清晰度,这在全球镜片行业,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明月在研究中发现,镜片材质是平衡两者的关键。顺着这个路径,明月镜片研发出1.71系列专利产品。1.71系列产品的诞生,意味着技术壁垒的破除,在保证高折射率的前提下,阿贝数高达37,成为更薄更清晰的新选择,而一般同类型高折镜片的阿贝数仅为32或33,其光学性能即使放诸全球,也是遥遥领先。

  这一次突破,明月彷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除了上述两个指标外,消费者对镜片还有防油污、防静电、易清洁、耐磨性等方面的需求。

  为了让人们拥有更舒适贴心的眼部体验,明月镜片天视A6膜使用离子轰击技术,在镜片内外表面附加耐久强化膜、AR复合减反射膜、ITO防静电膜、疏水防油污顶膜等20层镀膜,大幅提升了镜片性能。

  ▲502胶水滴落测试,两者均能避免胶水附着,在明月的镜片表面上流动更快,滴落效果更胜一筹

  ▲水笔收缩测试,明月的镜片表面油渍留痕更少,更耐油污

  网易科技曾经将明月1.71PMC超亮镜片与德国进口镜片进行对比测评。结果显示,除在透光性上二者旗鼓相当,其他各项指标明月镜片均更胜一筹,而后者单价比明月提供的镜片产品整整高出一千元。

  虽然已经站在了镜片技术的前列,但明月依然没有停下钻研镜片前沿技术的脚步。

  2017年,为生产更符合中国人眼球结构和用眼习惯的产品,明月与全球知名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合作,建立了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眼镜光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眼视光行业的前瞻性课题进行专项攻坚。

  ▲明月“院士工作站”揭牌

  除了在技术创新上的长期坚持,明月还通过主体换位,将专业的技术指标转化为消费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建立起包含“材料、膜层、实用功能、视觉效果”的好镜片四大标准,搭建起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

  这些努力让消费者看见明月对品质的坚守,为其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更让其成为掌握行业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在这些努力下,原本混乱的价值序列逐渐归位,整个镜片行业能见度大大提升。

  正是因此,明月才有实力在国家科技事业需要时挺身而出,为国家科技探索事业保驾护航。

  政企合力

  做“流量入口”的守护者

  在科技界和民族企业的紧密配合下,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科技成果同时也反哺企业,促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更大份额。

  然而,竞争格局的变化只是科技进步的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是,科技正在改变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过去十几年,互联网和智能科技为人们打开世界的大门,人们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平板,就能足不出户地洞悉天下大事,眼睛则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流量入口”。然而,面对屏幕中的声色犬马,人们显然忽略了这种变化对人体健康特别是眼部健康带来的威胁。

  事实上,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近视患者人口接近7.11亿,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学生群体是近视重灾区,根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逐年攀升至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除近视外,我国居民患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而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代人大多需要长期近距离用眼,容易形成眼睛的超负荷压力。不论是打工人还是学生群体,都需要长期伏案工作、学习,刷剧打游戏等业余消遣也在加重眼部负担。另外,短视频的流行,更是延长了大众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导致眼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无法得到足够的放松,进一步威胁眼部健康。

  二是有害蓝光。电子屏幕上释放的短波蓝光(波长为415-455纳米的蓝光为有害蓝光)能量极强,可以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光敏细胞,甚至造成黄斑病变、白内障等疾病和不可逆的视力损伤。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就是蓝光危害的重灾区。

  三是大众普遍缺乏对眼健康的重视,由此形成的护眼意识落差所产生的危害。比如,目前市面上就存在部分不合规企业,将防蓝光镜片与近视治疗甚至是治愈进行挂钩宣传,而深受近视困扰的消费者往往信以为真,佩戴不合格的眼镜反而会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对此,明月镜片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防蓝光镜片的作用是阻隔有害蓝光,缓解视疲劳,降低视网膜黄斑病变可能”,以此矫正大家对防蓝光的误区。

  与此同时,有研究显示,由于东方人较西方人而言,本身眼轴相对较长,外加对遗传更加敏感,而高度近视有遗传风险,这也进一步增加了亚洲国家儿童患近视的风险。数据表明,目前亚洲人近视率比西方人高两三倍。

  基于这种现状,两会期间,全国多名眼科权威,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呼吁国民提升眼部健康关注度。

  暂且不论这些建议是否合理,总结来看,代表们的建议都反映了统一的思路,就是“防更胜于治”。

  对此,目前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有所落实。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1﹞122号)”称,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视力健康工作管理决策水平,促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事业科学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而上海已经为超过200万上海市儿童青少年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提供超过600人次屈光发育检查服务。

  针对因生活方式更迭而不断变化的用眼习惯,明月已研发出1.71、双重防蓝光、PMC超亮、KR超韧、近视太阳镜片Pro等系列,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断践行“用心呵护视觉健康”为己任,专注于为14亿国人提供体验佳、品质放心的镜片。

  可以看出,针对国人视觉健康的改善已被提上日程。然而,大众视觉健康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效果也有限。对于每个人而言,提升对眼部健康的认知和重视,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防患于未然的最好方法。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