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永乐老师授课《贫穷的本质》有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上个月拿到了第一份实习工资,4000元,感觉不够花,根本不够花。

大学期间,2000元是够花的,但是工作了后,4000元就不够花了,因为生活环境变了,欲望膨胀了,需要购买更多的物质产品,而且也多出了一些人情和工作中的花销。刚刚开始工作,脑袋里就是置换手机、置换电脑,突然感觉千元机实在是难以忍受了,以及开始不停地看家具、车子、房子。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切身感受还是更加深刻,穷人在获得一笔财富之后,不会把钱用来进行再生产投资,而是会选择更好品质的消费。我虽然知道当我拿到第一笔钱之后,应该拿出部分钱用来进行投资,但是在心理上,这确实很难做到,我真的很想换手机和电脑,尽管它们没有坏,不过是慢了一点,老了一点而已。如果我现在还在读大一,那绝对没有问题,但是手里有了点钱,真是很难不去进行花销。

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在于延迟满足,以完成早期资本积累,但延迟满足其实是逆人性的,所以格雷厄姆在最初就指出:投资成功的要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性格。价值投资的难,或许就在于大部分人是正常人,无法忍受这种有钱不花的天性,而只有那种天生“怪胎”,或许才能克服消费主义、克服社会习俗,以纯粹的财务计算来衡量一切。

打个比方,婚礼与葬礼,都是中国传统中的大事,是个花大钱的事,但是如果不花钱或者花最少的钱,也能结婚,也能下葬,但总是会和文化过不去,他人对你也会产生异样的眼光,身边的一切都会给你带来压力。

如果我未来要买中国人最看重的东西——房子,那么我5年以来以至后期的微不足道原始积累都会归零,重新开始的话至少得再来一轮牛熊。如果我选择亏待现在,那么未来至少还有可向上突破的机会,代价是我的青壮年阶段将面对无数来自周遭所有人的压力。

投资的难度不仅体现在场内,更在场外。

#万科A# #伊利股份# #云南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