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从某机构的经历中学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初识该机构,是因为该机构在2014年到2020年期间,6年多时间,获取了8倍的利润。

该机构成立初期,刚好碰到了消费股的低谷期,白酒刚从2012年的八项规定打击中跌到了历史最低的估值水平,后来如日中天的茅台,当时跌到了10倍不到的PE。该机构老大本身就比较擅长消费行业,于是当时果断押注消费赛道,并在后面几年时间里伴随着消费股的双击,完成了6年8倍的成就。

而后2020年底到2021年初,该机构可能也觉得彼时消费行业估值已高,又碰上一轮轰轰烈烈的“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热潮躁动,于是从消费股中减仓,大举买入港股里的物业、教育股。此时,重仓的某物业股拥有80多倍的PE。该机构这时候的持仓,大约是消费、教育、物业、医药等,一水儿的赛道。

后来的事情,教育股暴雷,消费股见顶,重仓的物业股一路从80倍PE跌到5倍PE。在下跌初期和中期,该机构还一直坚持迟早会回来的,后来实在扛不住,在物业股跌到十几倍PE的时候,割了。

最后的结果:一是该机构从此怕了港股市场,号称看不懂,认了输,从此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回A股做投资。二是经过2021年到2022年的下跌,该机构的收益大幅下滑,从之前的6年8倍变成了8年2倍。

 

从该机构身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1、不熟悉的地方不要去,不要以为在A股玩的转,去了港股或者美股就一样可以;

2、不要相信什么口号。2021年初那一轮港股躁动,埋葬了太多机构和散户;事后看一下,港股当时是比A股便宜,但是那时候港股的不少明星股,也是刚经历了一轮巨大的涨幅,整体估值也并非处于多便宜的位置。不要觉得A比B便宜,A就值得买,可能后来两者都会被证明太贵。60倍PE的茅台贵,40多倍PE的腾讯也不便宜。

3、碰上政策性风险的时候,需要通盘考量,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多考虑变量,该规避的一定不要死扛,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医药的集采、教育股的覆灭、地产股隔三差五的暴雷,一定要警醒这种会给行业带来深远影响的事件,就算初期跌出了便宜的静态估值,也不要就觉得是底了,可能后面业绩受影响大幅下滑,会产生更大幅度的双杀。

4、永远不要卖太贵的东西。无论说的再美,商业模式吹的再好,买的便宜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边际(便宜一定要是真的便宜,要规避价值陷阱)。

5、恪守能力圈,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在任何领域都可以成功。芒格说的,不要拿着一把锤子,看啥都像钉子。

6、不要形成路径依赖。不要以为刚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抱团和高估值投资的大行情,就这种模式可以重复使用。

7、对自己诚实。错了及时纠偏,不要被名声拖累,也不要陷入沉没成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