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零基础教你快速构建有效的交易系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写了很多最后都删除了,干货为主,希望这一篇能给迷路中的股票人一些指引。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缠论108课第90课,中阴阶段结束时间的辅助判断,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一套简单有效的交易系统。本文的内容完全遵循,尊重缠师本人所定义的各种规则,本文仅仅是将各种规则归类到一个集合,构成交易系统。

    在79课原文缠指出:中阴阶段结束时间的辅助判断,并 不是一个绝对性的判断,如同用 MACD 判断背驰一样,只是一个辅助性,但由于准确率极高,绝对的判断反而因为太复杂而不实用,所以就可以一般性地利用这进行判断。一般来说,这个中阴阶段结束时间的辅助判断的有效性可以达到接近 100%,很少有例外。也就是说,不精确的判断走势结束,使用辅助判断可以几乎达到100%的成功率。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你的策略如果能达到60%以上,盈亏比不要太差,这也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策略了,至于100%胜率的交易策略,那是印钞机了,不对,那已经是印钞厂了。

    回到正文,我们思考一下一个交易系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1:怎么买入;

    2:怎么卖出;

    3:怎么做止损;

    4:仓位怎么控制;

    5:怎么做差价。    

    在上面提到的5个问题中,我们着重解决三个问题,怎么买入,卖出以及止损,至于其他的仓位控制以及差价问题,在这里就不做复述。

    要理解我所阐述的交易系统需要有如下前置知识点:

    1: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如上图红色圈圈所示)

    2:什么是走势,在本级别图形中,连续的两个湿吻,中间位置的k线就构成次级别走势(取最高最低点)。如上图所示,走势1是次级别走势,该走势由湿吻1和湿吻2之间的k线构成,走势2是由湿吻2与湿吻3之间的k线构成。

    3:什么是中枢,连续三段有重合的次级别走势构成本级别中枢。如图所示4个连续的湿吻构成了3个次级别走势123,走势123有重叠,则存在走势中枢。

    4:中枢区间与中枢的波动区间:走势的区间为【Min(走势1,2,3的高点),Max(走势1,2,3的低点)】;走势的波动范围,【Max(走势1,2,3的高点),Min(走势1,2,3的低点)。如上图所示点3构成了中枢的上边界,点2构成了中枢的下边界;中枢的波动范围,其中上边界为点1,下边界为点4.

    5:中枢的破坏: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中枢之后,下一个次级别走势没有回到中枢,则认为该中枢被破坏,此时需要寻找新的中枢。(如上图所示)

    6:中枢的方向:在下跌走势中,中枢的第一段是由上涨的次级别走势构成;在上涨中,中枢的第一段是由下跌的次级别走势构成。

    7:中枢的级别:一个中枢最少有三段,如果在一个中枢被破坏之前其一共包含了九段或者九段以上次级别走势,则我们认为中枢级别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是本级别中枢。

    8:趋势走势:在本级别走势中有两个或者以上的同级别中枢,且两个中枢没有任何触碰,则该走势为趋势走势。

   9:符合规则的boll图:布林通道。一般在软件上都用 BOLL 表示。该指标一般都三条线,上、中、下三个轨道。一般性地, 在上轨以上和下轨以下运行是超强状态, 一般中枢移动时肯定会出现,唯一 区别是前者是上涨超强, 后者是下跌超强。一般来说, 从上轨上跌回其下或从下轨下涨回其上, 都是从超强区域转向一般性区域,这时候,如果再次的上涨或回跌创出新高或新低但不能重新有效回到超强区域,那么就意味着进入中阴状态了,也就是第一类买卖点出现了。(如上图,在一个走势中,即两个湿吻之间的k线,有价格是在超强区域,之后新高了价格没有回到超强区域,此时我们称该走势符合boll的规则。)

回顾一下最近的走势。

    在最近的一年走势之中,boll指标使用软件自带的参数,在日线图上一共有3个时间点符合boll指标的要求。

    第一个时候21年2月26日,之后指数上涨了10%+;第二次时候22年7月6号,之后指数下跌了近30%,第三次是22年10月31号,之后指数上涨22%+

    我们再去翻开指数的日线图,随便一看,可以发现在很多重要的点位上,boll指标都是符合我们要求的,可见该指标在不使用其他规则的情况下,也是异常有效的。

    在早几年的时候,我曾经在15秒图上,验证过该策略的有效性,当然我用的是更加复杂的版本,判断走势结束的胜率在83%,而我相信当下所阐释的更容易理解的版本,和我说使用的版本有一定差距,但我估计误差也不会相差太大。

  10:如何利用macd判断走势的力度:一个走势相对应的macd面积相加就是该走势的力度,该力度称之为缠中说禅力度如上图所示。

    回到策略本身:

    假定观察某个走势A是否符合boll的规则;

    1.1:A不符合boll规则,则程序终止;

    1.2:A符合规则;

    1.2.1:A和最近的同方向走势相比力度,如果A的力度更小,则进入下一步程序1.3;

    1.2.2:A和最近的同方向走势相比较力度,如果A的力度更大,则程序终止;

    1.3:观察A的内部结构,(假定观察周期规则为周,日,30分钟,5分钟,1分钟,其中右边周期依次为左边的次级别周期。)

    1.3.1:A的内部结构在次级别是趋势走势,且最后一个次次级别走势新高了,则进入1.4;

    1.3.2:A的内部结构在次级别不是趋势走势,则程序终止。

    1.4:观察次级别走势中,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A-c与最近同方向走势A-b之间的力度,A-c的力度更大程序终止;

    1.5:观察次级别走势中,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A-c与最近同方向走势A-b之间的力度,A-c的力度更小,进入1.6程序;

    1.6:在次级别中,短均线下破长均线,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结束,此时确认本级别走势结束,如上图;(特别注意:在使用A-c判断走势结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A-c走势对应macd上要有明显的柱子,或者说A-c在k线图上要有饱满的结构走势,这个大家多看图就知道了,在上图我们就可以看到A-c对应有明显的macd,内部结构也有足够的k线。)(当然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规则规律,A-c至少有5根或者以上k线,且中间包含了至少一个,由连续的三根k线有重合的价格构成的k线中枢。)

   1.7:如果需要更精确的判断走势结束,可以直接观察A-c的次级别状态;

    1.7.1:A-c的内部结构在次级别是盘整走势(即走势中只有一个中枢),此时12中如果包含了,01走势最后一个中枢的三卖,只要走势23结束,则可以认为,本级别走势A结束。

    1.7.2:A-c的内部结构在次级别是有三买的盘整走势:

    1.7.2.1:如果23的上涨力度小01,45的上涨力度小于23,此时45结束(短均线下破均线即认为结束)就认为本级别走势A结束。

    1.7.2.2:如果34的上涨力度小于12,在68中包含了56最后一个中枢的三卖,则78结束(短均线下破均线即认为结束)就可以认为走势A结束。

   

    1.7.3:A-c的内部结构在次级别是趋势结构;

    1.7.3.1:在次级别中是标准的趋势34的力度小于12,此时34结束,即认为A结束;(特别注意:在使用34判断走势结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34走势对应macd上要有明显的柱子,或者说34在k线图上要有饱满的结构走势,这个大家多看图就知道了)(当然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规则规律,34至少有5根或者以上k线,且中间包含了至少一个,由连续的三根k线有重合的价格构成的k线中枢。)

    1.7.3.2:在次级别走势中是趋势走势,但34的力度大于12,此时46之间包含了,34最后一个中枢的三卖,则56结束的时候,认为A结束。

举例:

    打开沪深300的30分钟图在最近的图上找除两个符合boll规则的位点。

    观察走势1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在次级别是标准的趋势,且符合34,56的力度比12的力度更小的要求。

    首先考虑34结束是否可以确认走势A结束,观察34可以发现,其只有4根k线,且内部没有重合的3根k线,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观察56其内部符合我们的要求,则56结束(短均线下破长均线)走势1就结束了。

    如果我们需要更加精确的判断,可以进一步观察56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其实标准的盘整走势,在该走势中,34的上涨力度小于12,56的上涨力度小于34,此时56结束则可以判断走势1结束,从图中我们可以在2011年13:10分的时候确认30分钟图上的走势结束。

    我们回到30分钟图上,可以发现在最高点的最后一根k线中,我们精确判断了走势结束,试问有什么策略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你的认知中?

    我们观察第二个走势,其在次级别也是趋势走势,根据我们此前的规则,34的上涨力度小于12,且34内部符合饱满的原则,34结束就可以确认30分钟图上走势2结束,根据规则22年11月16号10点55确认30分钟走势2结束。

    总之一句话,策略完美的契合了走势。


    卖出与止损

    以上的内容阐述了一件事情,即我们如何去买入股票,买入股票的核心是判断走势下跌结束,如果走势下跌结束了,自然是可以买入的。因为下跌结束后必然只有两种可能,原地震荡或者出现一波反弹,但无论那一种我们做的好都是有利可图的,接下来是第二步,卖出。在这里我们把卖出和止损放在一起考虑。

    买入后无非有三种情况:

    1:买入做多后,价格继续下跌;

    2:买入后,价格进入震荡;

   3:买入后,价格持续反弹。

    第一种情况是最好处理的,我们买入做多的时候,可以将最低点作为止损价格,也可以将最低点往下浮动适当的价格作为止损比如说2%,即我们买入后最低点位价格X,此时X-1分就是止损价格,或者X*98%作为止损价格,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98%设置为97%,或者其他的数字,都是可以的。

    买入后走势是否进入震荡还是价格持续反弹,这个是难点,我们可以这么认为

    我们在次级别观察走势,如果走势形成中枢后的反弹不能新高,或者说新高,但是最后的一个走势与前面的任意一个走势相比,力度更小,我们就认为走势不会持续反弹,走势会持续震荡,此时就平仓。

    我们在观察次级别走势,如果走势形成中枢后的反弹新高,且与前面同方向的走势相比力度更大,则继续持仓。

    12结束后最终跌回了中枢,结构34没有新高,或者34新高了,但是34的上涨力度比12小,此时需要平仓。

 (因为这里没有差价的程序,所以有些情况就不在这里复述。)

   有很多细节没有写,希望你们在按图索骥的时候能发现交易过程中,因为细节导致整个策略失效的情况,当你问到我细节的时候,我会给你解惑,但是我不会主动告诉你细节。

####缠论#    ##交易系统构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