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0喜欢:6

《来自挪威船王的暴击:大船海工破产重整事件始末》网页链接 $中国船舶(SH600150)$ $中国重工(SH601989)$ $中船防务(SH600685)$ 

这位船王在中国可谓是大名鼎鼎,正是他,一手策划造就了中国著名的国企破产案,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海军军舰摇篮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起惨痛的商业案例。顺便拭目以待一下,这次是否还会有哪家企业成为挪威船王的新猎物。
- 01 挪威船王 -
“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克森,很多人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然而在业界这可是个赫赫有名的狠人。20世纪80年代,正值两伊战争打得热火朝天之际,他的油轮冒着巨大的风险运输石油,并获取了巨额利润,为他赚得第一桶金。
在2021年,他以104亿美元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216名。


尽管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是1995年,他只用了几句谎言便将前苏联未完成的最先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销毁的事例很多军迷却都听说过。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前身是前苏联的“瓦良格”号,与俄罗斯现役的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是姊妹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两艘航母之后,苏联还有一艘未完工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如果这艘航母得以按计划完成,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之一。


这艘航母在苏联解体之时,已经完成了40%,苏联解体之后,这艘航母留在了乌克兰。正在乌克兰不知道如何处置这艘未完成的航母之时。正是这位挪威船王跑过来,对乌克兰表示自己将给乌克兰一个6艘大型商船的订单,而且要求立即建造。并且给出了极为丰厚的建造费。
当时的乌克兰正是非常缺钱的时候,挪威人的大订单使得乌克兰人激动不已。但是根据这位船王的要求,这6艘商船的尺寸很大,以至于只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船台才能建造。这就给乌克兰人出了一个难题,这么大的航母,应该挪到哪里去呢?
正在这时,美国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找到乌克兰人,愿意以每吨450美元的价格收购“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号的废铁。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乌克兰人动心了,于是决定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拆了卖废铁。就这样,凝聚得苏联工程师们心血的核动力航母就被轻易的拆掉了。
然而,当航母被拆除之后,挪威人立即取消了订单,而美国的公司也翻脸了,表示原来自己不知道市场价格,被乌克兰人骗了,现在只肯出150美元一吨的价格。最终,乌克兰人血本无归。而前苏联工业的结晶就这样消失在了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里。
- 02 大单降临 -
按理说,乌克兰人被骗的先例在业内和军迷的圈子里都已经非常出名了。但是当2013年,约翰·弗雷德克森旗下的SeaDrill公司找到大船海工,要求大船海工修建8座海上钻井平台的时候,这份价格高达130亿人民币的订单还是引起了大船海工领导层的强烈兴趣。
这种兴趣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大船海工领导层成功冲破了风控系统的层层阻挠,成功以风险极高的条件签订了合同。而这个合同里面的两个极大的风险点,则为数年之后企业的破产重整埋下了隐患。
这两个条款就是:
1、SeaDrill只预付10%的首付款,剩余的成本都需要大船海工垫付。而国际上通行的惯例一般都是首付30%到50%。
2、合同里规定双方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为“买方指定的机构仲裁”。
正是这两个条款,为日后大船海工的败局埋下了伏笔。
现在看来,大船海工的管理层对此订单的潜在风险预估不足或许只是一方面。大船海工为什么会在已有乌克兰先例的情况下,签订这样的合同。或者与其企业的风气离不开关系。
2017年,中央巡视组巡视中船重工时称,该集团高层存在廉洁风险,高层纪律意识单薄,违规用人,搞小圈子等。而2021年,中船前董事长胡问鸣被开除党籍,移送检察机关。而之前两年,他的老部下,时任中船重工总经理的孙波已经因为受贿、滥用职权等原因而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
- 03 风云突变 -
2018年,项目已经进行了大半,大船海工在这个项目里,已经垫付了不少钱,保守估计也在30亿以上。而这恐怕还不包括拖欠外包方的债务。
而在这几年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甲方SeaDrill公司表现的却很不寻常,似乎对这样一个数额巨大的项目非常不在乎,几乎从来不过问项目进行的相关工程问题,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因为大多数时候,甲方都会定期验收和确认工程细节,从而保证项目能够按照甲方意图最终完成验收。
而这些不寻常的迹象却被大船海工项目负责人员认为是对于他们的信任。很快他们就将为自己的疏忽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钻井平台即将完工交付的前夕,2018年6月,大船海工负责SeaDrill钻井平台项目的对公邮箱,收到了一封邮件。内容很惊人:
“我方由于目前钻探原油业务需求大幅调整,现取消6座在建钻井平台West Titan, West Proteus, West Rhea, West Hyperion, West Tethys and West Umbriel的订单”。
SeaDrill公司毫无预兆地单方面取消了3/4的订单!大船海工管理层震惊了,立即启动紧急措施,专程派人前往SeaDrill挪威总部进行沟通。然而沟通失败,大船海工瞬间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而被拖欠债务的外方包也很快从各种渠道听说了这个消息,于是一些外包方立即对大船海工发起诉讼,以便能够减少自己的损失。
2018年底开始,无锡市华海船用设备厂、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巨涛海洋船舶工程服务(大连)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和支付拖欠合同款等申请,要求冻结大船海工资产从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
2019年1月23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大连市升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对被申请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作出了(2019)辽02破申1号民事裁定书。2019年2月19日,又作出(2019)辽02破1-1号决定书,指定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和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管理人。
而次年2月,SeaDrill又以大船海工破产重组,延误工期为由,取消了剩余2座钻井平台 West Dione和West Mimas的订单,要求退还订金及期间利息,并索赔工程损失。而根据合同条款,买方可以指定仲裁机构。所以不出意外的,大船海工仲裁失败。
根据大连中院的裁判信息,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大船海工资产总额164.23亿元,负债总额183.44亿元,净资产为-19.21亿元。这其中仅外协单位所涉的农民工劳务费就高达数亿元。
- 04 劫后余生 -
挪威人故意在大船海工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完成了钻井平台建设,并且即将交付的情况下恶意取消订单的行为,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了挽救这家历史悠久,为中国海洋船舶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企业,2019年4月,由包括中船重工、中船集团在内的7家央企合资组建的专门为解决中国船厂海工资产债务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国家级海工装备资产整合平台——北京国海海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海海工)正式揭牌成立。
根据成立时的定位,国海海工将接管其中一些闲置钻井平台的所有权,主要是自升式钻井平台,以避免因债务、维护成本和银行贷款而产生的财务问题。
最终,经过各方努力,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保险赔款为主要重整资金来源,普通债权进行债转股,原大船海工经营管理层继续负责重整后的生产经营,对大船海工成功进行了破产重整。
2021年11月18日,中国信保与大船海工赔付仪式在大连市政府、各监管机构领导、大连中院、破产管理人、银行债权人代表的共同见证下顺利举行。这标志着大船海工正式摆托了挪威船王给他们带来的数年阴影,重新走上了新生的道路。
而按照挪威人要求建造的钻井平台,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逐渐有了用武之地。
2022年11月18日,已在船厂闲置了多年的“West Proteus”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更名为“勘探八号”,交付给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
“勘探八号”的前身是JU2000E-15自升式钻井平台。该系列钻井平台采用美国F&G公司的JU2000E型设计,型长70.36米,型宽76.00米,型深9.45米,悬臂梁总长55.60米,桩腿总长166.98米,最大作业水深122米,最大钻井作业深度9150米,最低作业温度可至零下20度,。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另外几座钻井平台,也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延伸,最终得到用武之地。
- 05 深刻教训 -
虽然,大船海工的惨剧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最终得以成功化解。但是留给人们的教训却是深刻的。
抛却其它因素而言,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却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那就是近些年来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对央企的投入,导致出现了一批同时具有钱、权和稳定性的职位。前几天,疑似中国电科十四所的一位行政岗小伙子晒出的一份收入清单,无疑是给予了这种发展势头的一个诠释。
清单表明,这个小伙年终奖26万,而且是税后。全年总收入74万,住房补贴+公积金全年22万。妥妥的百万年薪,而且是到手的百万年薪。而且这哥们还在上班时间逛街和爬城墙。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回头看2017年,中央巡视组巡视中船重工时的那段话:“该集团高层存在廉洁风险,高层纪律意识单薄,违规用人,搞小圈子等。”就不难理解了。
而这种点滴的积累,最终导致胡落马时公告里所提到的“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也就可以理解了。

全部讨论

人不死啥事没有

2023-05-11 17:22

阴险至极,损人不利己。

2023-05-11 21:23

投资不过山海关

2023-05-11 20:42

搞不好被外资收买了

多氟多割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