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全球降息潮,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2

周三,加拿大央行,率先宣布降息,利率水平从5%降至4.75%。

周四,欧洲央行宣布降息,欧元区存款便利利率3.75%,前值4%,为2019年9月以来首次下调;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4.25%,前值4.5%;欧元区边际贷款利率4.5%,前值 4.75%,均自2016年3月以来首次下调。

美联储的话,估计也快降息了。当然,6月降息的可能,依然比较低。主要是7月或者9月,当前市场的主流预期是9月降息。

那么,这段时间,如果美联储降息预期得以强化,进而人民币走向升值,北向资金加速流入A股,那就可以缓解下当前的流动性困境。当然,下周正好是美联储开会的时间点,这个预期可能还会微妙地来回反复,毕竟有人悲观、有人乐观,宏观层面总要来回较劲。

回到大A,吴老板刚上任的时候,我总结了九个字:堵漏洞,切毒瘤,引新水。

堵漏洞,做得很到位,IPO、定增、减持,这些流水的口子,都扎紧了很多。其他方面,交易规则之类的,也做了些限制。

切毒瘤,也切得很给力,只是现在切得有点疼了。不只是被切到的疼,而是全市场都疼。就像送小朋友打针,前面一个小朋友一哭,一屋子的小朋友跟着哭,虽然没打到自己,但看着就疼,总是心惊胆战,万一下一个是自己呢?

这个呢,不可能停下,而且是应该做的。如果不把毒瘤切掉,那相当于整个身体可能都会烂掉。事实上,1月份的情况,就相当于溃烂到全身了。所以,还是要闯过去。那对应的策略,就是真的要睁眼看下自己炒的股票,到底长什么样。

比如,一日96.44%的退市园城,它的故事其实并不罕见。大A中有这么一些公司,就是制造概念,炒作概念,比如,有的是资产重组预期,借壳或者收购什么资产;有的是看哪个赛道比较热,就硬往上贴,比如成立一个项目组,然后就配合小作文,就“真成”了某个赛道、某个概念。比如说,很有特色的一个梗,公司因股价异常波动而发澄清公告,股民反应是“闭嘴,说你有,你就有”,然后继续炒。

以前,这种跑得快的游戏,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就是比谁跑得快。以后,这种制造概念的公司,强行贴标签的打法,可能还有一种额外的风险,就是突然被问询,被ST,被退市。因为这种制造概念的公司,往往是没有什么业绩可言的,时间长了总会玩脱。

所以,与其怪比人心狠地切毒瘤,不如自己早早远离毒瘤。也不用想着赔偿,即使有赔偿,是不是赔给某一次的“过客”?或者说,相对于自己的损失,赔偿又能弥补多少?

之前,和2017年做过对比,那一年是冰火两重天,小股垃圾股,如坠冰渊;大股核心资产,却是大象起舞,成了飞象。因为那一年,为了给IPO让路,限制了定增,导致小股的故事讲不通,难以涅槃。与此同时,外资涌入,基金开路,资金集中到少数核心资产上,成就了核心资产的行情。

今年,现在的态势,那些垃圾的、有问题的,不拘大小,迎来风险,甚至是退市的风险。所以,真要研究公司,尤其是小票,到底是小而美,还是小而垃圾。

只是,相比2017年,还缺了一环,就是缺水。2017年有外资,有公募,但今年……

所以,堵漏洞,切毒瘤,引新水,现在还差一点,就是如何引新水。

当时,我聊了两种思路:

一是,靠外资,靠北向。如果靠北向的话,美联储要降息,人民币要升值,地缘风险要安全。现在,我们终于又看到一点希望,美联储降息的时间点越来越近了。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这个预期一直在摇摆,美联储可能也是要想多撑一下。不过,加拿大、欧洲可以说是老美的开路先锋,不只是政治上,在经济上,在央妈的行动上,也往往如此。

二是,靠国资。国企回购,国有资金入市等等。当时,有人提议说国企应该要市值管理,应该把市值管理纳入高管的考核当中。后来,后来,就没听到下文了。

其实,地方如果有几百个亿,几千个亿,与其投资建新产线,不如直接买股股票,然后强化控股、参购公司的分红情况,通过分红再回流资金。典型的是茅台,贵州一年分红就得有几百个亿。

以前,像京东方这样的,地方与企业合作,投建新产线,地方有GDP,有就业,有产业园,有卖地收入,等到新产线正常运营,还可以把当时的投入收回来了。尤其是合肥、重庆,参与京东方的定增,等京东方涨大了,在股票上还有上百亿的收入。所以,地方与优质公司合作,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如果强行上线一些项目,生产线建成之后就是打价格战,一路补贴一路亏损,填不满的无底洞。但等到想退出的时候,却发现合作公司无力回购其股权,退出也成问题。那这样的情况,真的有必要强行上产线吗?

说到这里,有个方向其实我们私下讨论过很多:以前是土地财政,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土地。但现在房地产不太给力,反而成了需要救援支持的黑洞,那财政怎么办?一个方案,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如果地方手里有一把优质公司,可以是控股的,可以是参股的,有税收,有分红。还有,非核心的公司,可以在某些时候可以适当的减持一点,又是收入。

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地方与股民也站在一条线上。在地方的英明领导下、大力支持下,公司治理良好,利润丰厚,分红多多,估值提升,股民的财富也会有大幅提升。股民财富提升,2亿股民,7亿基民,我们的消费的水平也就起来,经济就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打个比方,如果京东方到某个价位,在场的大小股东,把手里的、家里的面板全部换一遍,这就是需求。电视没用?没关系,就买了两块最大的,在那里摆着,就当了买了个摆件。当然,话回来了,百万级的股东,相对于全国、全球,这个消费力度还是很有限的。

需求回暖,需要股民与基民的共同富裕。

话说回来了,重心不是如何扩产,而是如何消费。

好了,今天闲聊了这么多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全部讨论

你从哪里看到美联储降息,人民币会升值。。。。美联储降息最多就是缓解一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同时给人民币进一步降息提供空间而已

06-07 12:29

象维信诺这样多年连续亏损,连续很多年没分红的公司怎么没切掉啊

06-07 07:57

好主意。

咋咋呼呼

五爷说得对,我在面板上赚了钱,这次618我就买了85寸的,不然我只会买75寸。

06-07 06:29

股票要涨还是要依赖公司的估值,长期业绩决定股票涨跌,指望资金流动性涨起来以后也会跌回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