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金股份2023年报解读:被ST后,转型智能制造,业绩超预期增长,未来前景迎来转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业绩诊断

2023全年汇金股份归母净利润增速12.0%,AI预期为-16.3%,超过预期值28.3%。

超预期的原因主要来自营业成本、少数股东损益。

具体来看,2023全年汇金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由上期-2.8亿元增长至-2.5亿元,其中营业总收入拖累38.9%,营业成本正贡献7.0%,销售费用拖累8.5%,管理费用拖累6.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拖累6.5%,资产减值损失拖累6.3%。(注:归母净利润增速值=营业总收入增速+各科目贡献,展示贡献/拖累的前四名科目,且要求贡献值/净利润增速>15%)

结合现金流量表来看,2023年全年汇金股份“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净利润”缺口为7.18亿元,位于行业90%分位以上,差异主要来自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4.39亿)、资产减值损失(1.27亿)、应付账款+应付票据(-1.14亿)等。

财务异动线索

积极信号

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速大于固定资产增速14个百分点;

销售现金比率高于行业90%分位;

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占营收比重高于行业90%分位;

商誉/净资产高于行业90%分位。

消极信号

营收增速低于行业10%分位;

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10%分位;

预付账款占比高于行业90%分位;

流动比率低于行业10%分位;

金融负债偿还比率低于行业10%分位;

财务费用/货币资金高于行业90%分位。

不确定信号

应收账款增速低于行业10%分位;

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比增速低于行业10%分位;

过去三年存货周转率均同比下降且毛利率均同比回升;

应付账款/营业收入高于行业90%分位;

其他应付款/营业收入高于行业90%分位。

业务线索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所在行业从金融科技行业转向了智能制造行业,这是一个重大的行业变化。在政策、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等方面,智能制造行业都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这种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股价产生重大影响。

核心竞争力分析

发生重大变化。

2023年度报告中,公司的战略构思由“一体两翼一基石”变为全力聚焦智能主业。在专利方面,2023年度报告中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减少,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数量均有所减少,软件著作权数量也有所减少。此外,2023年度报告中增加了对公司在自动控制、图像识别、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等基础研究的描述,以及对公司在信息化系统集成方面的描述。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个创新平台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专注于金融自助设备领域,以研发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拥有丰富的智能化终端设计研发经验和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生产经验。公司在全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售后服务。公司秉承严格的质量管理,通过了多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公司受市场趋势及战略调整影响,营业收入下降38.93%。主要举措包括结构调整和风险控制,优化产品结构,降本增效,设立专业营销部门,拓展新领域市场,完成多家企业处置工作,修订制度53项。研发投入金额为18,105,546.5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14%。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61.64%,现金流出减少73.83%。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

发生重大变化。

2023年度报告中,公司注销了北京汇金祥云科技有限公司和滨海碧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转让了重庆云兴网晟科技有限公司及重庆云晟数据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在2022年度报告中都是公司的子公司。此外,2022年度报告中的深圳市汇金天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科拓达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度报告中未出现,可能已经被注销或转让。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发生重大变化。

2023年公司以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运营、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政务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为主要突破口,2024年公司转向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 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业务流程,严控经营风险,完善资源配置,推进内部建设,加强研发与技术创新投入,推进智能制造终端产品迭代升级和新品研发,优化调整业务布局,拓展新业务,发挥智能制造能力优势,拓宽和提升研发合作渠道,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薪酬与福利制度。$

$ST汇金(SZ30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