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智能手机的兴起让赚钱变得日益困难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9喜欢:10

1、做生意赚钱其实没有那么多复杂高深的经济学大道理,本质就两条:供需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要么某个产品或服务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价格上涨从而赚钱;要么在供需整体平衡的情况下,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别人不知道你这个产品到底值多少钱,四处比价费时费力,客户又急于需要这个东西,于是被你一番宣传推广下,也就接受了你的报价,你就可以赚取可观的利润,也就是俗称的“被宰一刀”。上个世纪80、90年代很流行的“倒爷”、“皮包公司”实际上就是利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和供需局部不平衡赚到了很多钱,所以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考公考编,这种工作对年轻人毫无吸引力,不仅没什么人考,而且有很多已经是处级、局级公务员辞职下海经商,因为,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使得赚钱很容易,出现了很多一夜暴富的故事。信立泰的叶澄海、中道巴菲特俱乐部的陈理都是一定级别官员辞职下海的典型例子,放在现在不可想象。正是赚钱较容易让整个社会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你就算随便开个店子、摆个摊子也能赚到可观的利润;我曾经在电商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在北京的大学校园摆摊卖过阿迪、耐克的A货,那时候卖一双鞋就能挣60-100元,学生知道是A货也愿意买,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鞋到底值多少钱,放现在,我估计这种盈利机会已经不复存在;

2、2000年互联网出现特别是2013年开始智能手机的普及完全颠覆了社会商业运行规则。随着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等大型平台出现,再加上微信这种巨无霸社交软件的大范围普及包括后来直播行业的崛起让局部供需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逐渐没有了生存空间。社会面总的来说就是信息越来越透明,透明到你只需要拿出手机花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对绝大部分商品进行广泛的比价。现在绝大部分的日用商品已经在智能手机各大APP的合力运作下,实现了点到点的无缝对接,中间环节的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渐渐地都没了生存空间和存在的必要。这种微利的趋势还在继续甚至愈演愈烈,很多小程序商品零售价格比线下零售店的批发进货价还便宜,还有不少商家为了吸粉吸关注赔本甚至0元卖货。我看到很多直播主直接从原工厂现场直播,每件加价1-5元,一分钟不到就卖几万件。这意味着,不管多偏远的乡镇、农村,只要有一个智能手机和网络信号,他就能掌握所有的商品信息,不存在信息真空地带;

3、商业社会本来就是你服务我,我服务你,你赚我的钱,我赚你的钱,各级代理商、中间商、经销商、零售商大家都赚钱才是现代商业社会和谐运行的关键保证,也是充分就业的保证。14亿人需要的商品总量是一定的,如果所有商品都像上述玩法一样,实现点对点,微利运行,那么总体盈利蛋糕将大幅压缩,原来假设14亿人的年消费商品总额能产生1万亿的增值利润,现在可能就剩下500亿不到,取消了所有中间环节,那么其结果就是,所有人都赚不到钱,过去开个便利店、零售店、摆个摊都能赚到些钱,养活一家三口。但是现在,线下商业几乎全军覆没,连步步高这样管理和运作已经做得非常好的连锁超市都倒闭了,所有的生意都被几个电商平台和头部主播垄断了,取消中间环节又导致了产业链条的压缩,中间商、零售商、服务员等大量就业岗位都不复存在,这些人涌入社会,自己创业又面临app的低价倾销,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你开个小店的管理和进货成本总干不过步步高吧,连步步高都倒闭了你觉得普通人能有几成胜算。现在突然发现社会出现了通货紧缩,为什么会通货紧缩呢,因为商品价格战越来越厉害,赚钱越来越困难,所以花钱越来越小心,大家花钱都越来越小心,又会导致赚钱越来越困难。所以现在阿迪、耐克卖不动,汽车大幅度的降价,不是这些东西不好,而是因为大家普遍都赚不到钱,买不起了。慢慢的商业土地包括住宅土地价值都会大幅下跌,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公务人员收入也将下降。。。。这种恶性循环局面如果长期持续下去,最后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4、要让社会经济恢复活力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允许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因为所有生意(包括股票)的本质就是低买高卖赚差价,而智能手机的存在却让这种差价的空间越来越小。只要取消网购,那么社会面的商业活动将重新焕发生机,这会创造大量的企业盈利机会和就业岗位,虽然商品价格会比现在要贵,但是大家赚钱也更容易,工作机会也更多,创业也更容易。显然,这只是假想状态,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智能手机给经济带来的长远深层次负面影响,大家还沉浸在日益低价便捷的网购环境中,取消网购根本不可能,所以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面所说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要知道,通货紧缩的危害可是远远超过通货膨胀,它会造成投资生产、消费的停滞从而导致大面积的失业。这也许就是这一代年轻人的宿命。

5、股票市场可能是唯一的一块净土。因为尽管也有上述电商的倾销,但是有极少数行业还是不怎么受影响的,比如煤炭、白酒、OTC药品等,像白酒、OTC药品这样的行业甚至还受益于电商,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对线下经销商的依赖。而且股票市场的盈利50%源于公司业绩,50%源于市场情绪,人总是有情绪波动的,所以股票价格永远有高低起伏,这样你就总有低买高卖赚差价盈利的可能。我认为在股票市场做生意成功概率和盈利空间要超过99%以上的其他创业项目,当然前提是你要懂这个东西。2022年至今1年的时间,专栏有很多股票都实现了50%-100%以上的增长就是个证明,它意味着这个商业模式它总有价差让你实现盈利且可以不断持续。很多人是很奇怪的,在实业创业赚个10%都觉得很好了,甚至不亏本都觉得很知足了,但是在股票市场居然还看不上一年50%以上的盈利,恨不得一个礼拜、一个月就翻个倍。要知道,贵州茅台的年化roe才30%、五粮液才不到20%、建设银行才10%左右,你个人那么点启动资金、又是单枪匹马的,你去运作一个项目其竞争力和安全性几乎不可能超过上述公司,在中国,虽然有365行各种不同的行当,但是任何合法的生意年化roe不可能超过50%,在全世界也一样。所以,未来资产想要有合法的、确定性的质的突破,股票市场才是最优解,你不需要各种关系和资源,也不怕你的启动资金少,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断学习和提高你的认知,投入成本为0。

全部讨论

2023-04-21 12:51

内卷的净土,不存在竞争关系和商业秘密,公开,公平,公正。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以前是高考,现在是股票。

2023-04-23 11:53

深有体会,10年开始线上销售,以阿里系为主的电商平台飞速发展,我们跳过了本地广州的批发市场直接去义乌采购销售。当时社会对电商还充满着偏见,认为货物以伪冒劣质产品偏多,干这行的甚至被很多人瞧不起。但有偏见就有信息差,这期间我们赚了第一桶金。15年开始社会对电商彻底改观,纷纷拥抱互联网,随着京东、拼多多和字节系的快速加入,竞争激烈,电商由蓝海变成红海,信息差慢慢填平,机会也就慢慢消失了。口罩三年,社会消费严重萎缩,我们所从事的行业也慢慢变成鸡肋了。

2023-05-04 18:55

实在的博主,受教、感恩希望能发更多的好文章

2023-04-23 22:44

一针见血,深有启发!

2023-04-23 14:12

你这个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有几个问题,第一,这是反技术进步的,如果强制实行的话,恐怕并不是恢复到原来各行各业都利用信息差赚钱,而是能够控制信息的人大赚其财,而其他人还是赚不到钱。第二,我记得张五常以前论证过消除交易成本可促进经济发展,而你这种增加交易成本的方法,显然会使得各种商品成本增加,那么由于价格提高了,需求自然减少,恐怕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2023-04-23 13:09

很有道理。老同学去年问我有没有兴趣创业,我当时回复说创业不如投股票。真是想不出有什么创意点子可以赚真钱,而本人又不善于编织梦想,所以根本没有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