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来水的事,我心里有几句话想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

广州自来水调价

最近,一场关于“水”的讨论搞得轰轰烈烈。

事情起因是5月9日下午,广州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举行,会上提出了几个方案。

方案一为: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分别为2.60元/立方米、3.90元/立方米、7.80元/立方米。

方案二为: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分别为2.46元/立方米、3.69元/立方米、7.38元/立方米。

水价调整会对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一定影响。据测算,方案一的第一阶梯居民用户(占比80%以上)、第二阶梯居民用户(占比10%左右)人均水费分别增支约3.2元/月、6.4元/月。

方案二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居民人均水费分别增支约2.5元/月、5.4元/月。关于第三阶梯居民用户(占比小于10%),两个方案对该类用户的水费影响较大,人均月水费增支约20元。

新闻一出,广州上了热搜。有自媒体称:广州水费涨价的理由是老百姓强烈要求涨价。

但实际上原报道是:“代表认同水价改革,1人认为涨幅过大。”

舆论爆发之后,其中一位代表被网暴。网友们涌入这个代表的店铺,刷差评让他接不到订单。在其中一个叫做“网友推荐菜”的区域里,竟出现众多让人哭笑不得的“菜名”。另外,一个IP显示为广东的网民今天下午在微博上说,自己通过“美团”在该餐馆点了个白粥,“之后差评”。

这其实是一场“乌龙”。这个餐饮老板非但没有支持涨价,还建议水价不要调得太高。

一个原本可以理性讨论、协商的事情,一个还处在听证阶段、还未完全敲定的事情,就这样活生生变成一场闹剧。

2

广州水价,真的很贵?

我们深入本质,探究一下这件事,看看背后的原因。

不难发现,舆论的核心在于水的价格:调价之后,广州的自来水到底是不是“天价”?

我们用事实说话。公开资料显示,现行的广州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自2012年5月21日起实施,从时间维度来看,已然过去12年。

从2012年开始,广州中心城区的水价就始终停留在1.98元每立方米(基础价格)的水平。

这什么概念呢?要知道,12年的时间,物价房价都不知道涨了多少,广州还坚持这么久,也从侧面反映,不到万不得已,广州不愿涨价。

和其他城市比呢?数据显示,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广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排名第26位;非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排名第17位;特种用水价格排名第7位。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广州水价最低!

大家可以看看排在前几名的城市,石家庄水费5.23元、北京水费5元、天津水费4.9元、长春水费4.55元、郑州水费4.4元、济南水费4.2元......

即便是涨价后,按照“方案一”的标准进行涨价,广州也是排在第11名的位置。

放到国际呢?法国自来水价格中位数达到每立方米4.02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元。

英国水费平均为每立方米1.17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0元。

德国用水价格平均2.5欧元/立方米,折合人民币约20元。

澳大利亚用水价格平均2.67澳元/立方米,折合人民币约13元。

美国水费平均为3.27美元/立方米,折合人民币约24元……

▲图源:水利经济,2021第1期

按这样看,这些国家的用水价格,基本上是广州的3倍、5倍,甚至10倍!

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和国外比还是和国内其他城市比,广州的自来水价格,都不能说贵。非但不是“天价水”,甚至还是“便宜水”。

3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贵不贵的问题清楚了,另一个问题是:广州的自来水,为啥要涨价?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水的投入增加了。讲一个“冷知识”,21世纪以来,广州自来水公司自行筹资逾百亿元,相继实施了南部供水工程、西江引水工程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广州中心城区引入优质饮用水源。分别位于西江下陈、北江西海、东江刘屋洲及流溪河穗云水厂的四大取水点,水源水质常年处于Ⅱ—Ⅲ类,部分指标甚至达到Ⅰ类,水质优良,互为补充,供水保障能力优势明显。

▲西江下陈取水头部

换句话说,为了引入优质饮用水源,广州宁愿远距离取水。

此外,对于水质管控,广州不仅有三级水质检测制度,还引进先进技术支撑。例如2024年4月,广州自来水公司与国际顶尖仪器公司合作,共建行业内首家技术先进的“水中异味物质检测实验室”,实现了一针进样即可对样品中的250余种异味物质进行筛查分析,填补了广东省内检测机构和国内自来水公司对水中异味检测技术的空白。

这些升级与保障,都得花钱。广州每天人均用水量225升,远高于上海的160升,更高于北京的145升,应该发挥阶梯累进加价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居民节约用水。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这种趋势不止出现在广州。

整个2023年,中国基建行业投资高达23万亿元,占我国GDP的18%。例如,据水利部消息,2023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近12000亿元,增长10%。2024年,计划实施1000处以上大中型灌区改造升级。

这些数字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每天走的路,你每天过的桥,你逛的商场,你逢年过节回家的高铁……都是基建的产物!

今年,我国还将发行1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的很多钱,都要投向国计民生的领域,新基建要搞、产业升级要搞、芯片要搞、AI要搞、新能源要搞……这些,都需要钱。

涨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当然,涨价也要落到实处。在这里也向广州自来水公司提几点诚恳的建议:

第一,上涨的水费要用之于民,修缮城市用水管道,切实提高居民用水质量,并定期发布相关报告。

第二,扩大“低收入居民优惠水价”受益范围,照顾低收入群体。

第三,禁止房东(尤其是二房东)借价改之风的恶性涨价的行为,规范水电费价格。

4

结语

回看这场闹剧,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问题。

一场公开的听证会,并非决策的最终环节,但在情绪的裹挟之下,很多人一度失去了理性,把这当成了一个宣泄口。

城市治理需要良性互动,一味地情绪宣泄不能解决问题,不让大家说话也不能解决问题。坦诚沟通,良性互动,多轮协商,总能商量出合适的办法。

广州向来是中国改革的排头兵,这里的市民也有相当前卫的“市民意识”,完全可以集各方智慧,在一个可讨论的框架下,齐心协力妥善解决这件事。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