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拉低生育率?来看看大数据怎么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地产情报站(ID:dichanqbz)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这个段子显然只是一句玩笑,但是房价太高,真的会影响年轻夫妇的生育意愿吗?不敢要小孩,真的只是因为买不起房吗?

近日美国最大的房产平台Zillow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证实:房价和生育率之间存在着极强的负相关关系!

这份报告指出:以全美国25-29岁妇女为样本,房价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并且在洛杉矶、西雅图、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高房价对生育率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明显。

“长安居大不易”,在生活成本本来就高的大城市,年轻夫妇的生育积极性更容易受到房价的影响。

根据芝加哥论坛报的一份问卷调查,82%的受访者将生育率下降归结为“财务因素”。如果要养育小孩,全家势必要换到面积更大的住宅,而换房的成本对美国很多年轻家庭来说,已经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房价每涨10%,生育率跌1.5%

Zillow研究机构分析师塔尔科根据该公司2017年美国住宅市场报告和美国疾控中心提供的各郡县人口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从房价走势来看,美国西北部和西南部的住宅价格上涨幅度要远远超过中西部和东部:

西雅图去年的房价涨幅约12.5%;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涨幅约为9.5%;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涨幅达9.3%;

拉斯维加斯涨幅更是达到14.3%。

从人口出生数据来看,房价涨幅较大的区域,生育率下降得也更快。

以2010年到2016年时间段考察年轻妇女(25-29岁)生育率的话,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两个人口大州生育率也下降得最多:

德州州府奥斯汀所辖郡县生育率下跌22%,加州的洛杉矶、圣迭戈等地生育率也普遍下降超过16%。

此外,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所辖郡县生育率也大跌18%。

综合全美各地情况,房价(横轴代表)和生育率(纵轴代表)之间的统计学相关性极强:一个郡县的房价平均每上升10个百分点,当地生育率就下降1.5个百分点。

报告还发现,在纽约、洛杉矶、西雅图、芝加哥等大城市,在房价涨幅一定的前提下,年轻妇女生育意愿的下降程度要超过乡村地区。

生育意愿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Zillow 报告显示,在2010年到2013年间美国人平均初次购房年龄为32.5岁;随着房价的上涨,到了2017年平均初次购房年龄提高到了35.7岁。

与此同时,妇女选择生育的时间也在推迟:2010年,美国初为人母时的平均年龄为27.7岁,到2017年美国年轻妇女选择做母亲的平均年龄推迟到28.7岁。

那么,买不起房和不敢要小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芝加哥论坛报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不敢要小孩的最主要原因是财务方面的顾虑:有82%的受访者担心生小孩以后在财务支出上捉襟见肘,相比之下只有80%的受访者担心两人在感情还没完全稳固时就草率决定要小孩。

Zillow 报告指出,生育小孩需要考虑到的支出包括产假以外的旷工、抚养小孩的保育费用以及全家需要更大居住空间带来的换房支出。其中,住房需求是最大的一块开支。

当然,统计学上的强关联性并不等于必然的因果联系,也有专家在为美国惨淡的生育率寻找房价以外的解释原因。

美国人口学家克拉克认为,对职业生涯的考量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年轻夫妇生育意愿的关键。

克拉克认为,在事业上更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更容易聚集到房价高、就业机会多、商业网络发达的大城市。这些年轻人生活在大城市里拥挤的租房空间,时间精力被职场占据,自然生育意愿较低。

马里兰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人群“用脚投票”的选择也造成城乡之间生育率的分化:呆在大城市里的年轻富裕人群普遍拥有较高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生育意愿较低;而有计划生育的年轻夫妇可能会选择搬到自然环境更好、住房价格更便宜、居住面积更大的郊区或者乡下,这样拉高了这些地方的生育率。

在中国高房价也是最好的避孕药

高房价面前,用二胎制度来调控人口比例,简直弱爆了。高房价的威力在于:

第一,一二线城市不婚族比例增加。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单身人口近2亿,正面临第四次单身潮。造成单身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包括人口性别比失衡、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择偶经济要求也越来越高等等。而众多原因中,不得不提的是大城市高房价,是对婚姻恋爱的一种摧残。尤其是北上深,动辄10万左右一平米的房价,吓得80后、90后延迟结婚,甚至是不敢结婚,这对男性来说更为明显。 

第二,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这句话听起来很标题党,出自网上的一位段子手。不得不承认,高房价让住在繁华城市的男女,面临的经济压力非常大,许多夫妇都是背上了30年的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养一个孩子都举步维艰,难道还要困难×2?

第三,农村等欠发达地区“想生就生”的时代已成历史。上世纪的生育指南,用粗俗话来说就是“想生就生”。那时候,谁家不得有二三个孩子。虽说,现在有些地区可能还会延续这种传统,但这趋势已越来越弱小。

一是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人迁移城市。二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二元经济“剪刀差”依旧明显。牛油果可感受到,农村等欠发达地区也不敢多生孩子了,尤其是男孩,先是可悲的农村剩男不剩女的魔咒。再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不可忤逆。某种程度上来看,现在有些姑娘并不愿和小伙住在偏僻农村,富裕的地方,像大城市更是她们的憧憬,而农村有房对于姑娘的吸引力不那么明显。

第四,中国结婚的传统观念依旧没改变。作为结婚的男方,需要提供住房,这依旧是逃不掉的现实舆论,和丈母娘的硬性要求。或许你身边就碰到过这样的人,说类似的话:没有房,结什么婚!

房价,调控了性别比例,也在给不同地区分阶层。

越是发达的地区,越呈现女多男少的现象。

中国未来经济越发达,女多男少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人口性别比例上,将会逐步转变为发达国家形式。

男多女少的现象,或许因为持续的高房价,在增速比上已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