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简评和心得20211023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2

这周市场成交量继续下降,我所持有的股票组合整体下跌,再次跑输指数。这周工作比较忙,没有做交易,也没有太关注市场各类消息。

周一出差路上,读完了何帆老师《变量3》,这是今年年初出版的书,其实里面也提到了一些投资机会,比如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的走向,所谓求同存异,求同是中美谋求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看来有时候读书还是要争先,书里有牛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对未来机会的看法。举个例子,今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可以在宁南山老师的新书里读到,书里提到了中美竞争给科技和新能源公司带来的巨大机会,比如$北方华创(SZ002371)$$中环股份(SZ002129)$$宁德时代(SZ300750)$ 。后续还是要坚持读书,发现我们国家财富投资的机会。

这个月月初的时候,本以为今年剩下三个月的大盘指数基本上窄幅波动了,没想到这个月还没结束就亏了这么多钱了,手上拿了一手的腰斩股看来还是不妙,并未止跌企稳,而是不断新低了。这就是投资的难度了,这种博反弹的思维是属于投机了,今年下半年虽然投机成功了一些腰斩股票,反弹超过10%卖掉了,但这些股票往往买入后先跌个15%-20%,让人还是很难受。杀跌的情绪还未释放,周期轮回更需要时间,另一些人认为买入超跌股是布局,有些人则会破位止损,市场上大家各赚各的,各亏各的,再也正常不过了。

这周对市场缺乏信息跟踪了,继续整理《股市进阶之道》的读书笔记,算是对于我这个月持续亏损的自我安慰吧。毕竟投资很难,今年虽然每个月市值都创过新高,但永续盈利不可持续。

好公司会偶尔带来麻烦,但更多时候带来的是持续不断的惊喜;坏公司会偶尔带来惊喜,但更多时候带来的是持续不断的麻烦。好公司的股价是爬山,有休息甚至下坡的时候,但长期看不断刷新海拔;差公司的股价是过山车,有时爬的高度让人欢呼,但长期看总会回到起点。我愿孤独地爬山,而非热闹地游艺。

对于长期持有型投资者而言,不管你选择的是未来被证明多么好的企业,在持有过程中的每年都会有不少业绩和市场表现远远胜出的其他标的;而对于不断动态更新组合的投资人而言,不管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去挖掘每个阶段的优秀对象,都可能发现能且敢于重仓把握到的好主意其实并不多。

虽然企业研究力图寻找确定性,但确定性永远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确定性则是绝对的、持续的。这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确定性研究圈定符合特定标准的“对象”;而不确定性带来的市场分岐、定价偏差和收益概率分布,则提供了“时机”。前者是瞄准,后者是扣扳机,二者结合正是投资艺术性的重要表现。

●如果以一个5年的周期来回顾,我们通常发现带来回报最大的往往就是那么两三个选择,而剩下的大量的交易在回报贡献率上基本上是无足轻重的。但正是这些次要的非核心交易,却占用了整个投资研究精力中的80%。巴菲特说“一辈子能打好20个孔就够了”,看来确实如此。

●历史数据是投资分析中的重要依据,但这东西也真害惨了不少人。无论是历史的经营数据还是估值区间,都要考虑其内外部的背景。外部背景包括了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和市场的长期未来预期,内部背景则是其经营资源发挥的程度及主要变量。这些东西决定了哪些历史将具有延续性,哪些历史将被改变。

投资这座大厦,上层建筑是“思维的视野和前瞻性”,而地基则是“企业价值分析方法论”。光有上层建筑只能是空谈甚至沦为概念妙作,而只有地基则很容易事倍功半或者只能检烟蒂。说到底,投资最怕的还是“上不去,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