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边际的思考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是在雪球上写的第一篇文章,不出意外以后也会继续写下去。目的其一是在未来检验逻辑,其二则是能够吸取教训,完善自我认知和投资体系。

近两年市场的现状是成长股远远跑赢价值股,特别是在过去两年里,公募基金赚钱效益特别强。据统计,2020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50.66%,2019年大概40%,背后的原因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而那些给基金贡献较多收益的股票,多集中于所谓好赛道中的“核心资产”。

“资本市场很多时候都会充满各种假象,让理智的人常常感到不可理喻。”

在去年3月全球股灾见底后,A股和港股经历了医疗、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瓴概念等“核心资产牛”,背后的推手主要是公募,1月和2月初市场更是狂欢。我当时也在朋友圈反复强调风险,接下来发生的事…在很多机构和分析师高喊“未来全面注册制、投资者机构化、核心资产稀缺性享受估值溢价”的口号中,迎来了一波“瀑布式暴跌”,很多股跌幅在30-40%,甚至腰斩。

腰斩不可怕,人生难免几回腰斩,可怕的是你在裸泳。

对广大投资者来讲,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信息都是混淆视听的,几乎无参考价值,要么前提不一样,要么分析完第二天环境就变了。涨的时候可以用千万种理由去说服为什么涨,跌的时候也可以用千万种理由去说明(当然这中间也不乏那些真正有用的值得借鉴的观点,需要自己去分辨)

上面讲了很多,回到本文的正题,关于安全边际。

其实投资本身就是对未来的预测,但这个预测,不是对市场的预测,而是对一个经济体的发展、对一个行业的未来、对一家公司的前景去预测。当然市场短期也会有波动,很多人则会产生在波动中低买高卖赚钱的妄想,但这种妄想的长期结果往往是失败的。

短期里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因为影响股价短期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你无法一一掌握每一个因素的变化和对股价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尝试掌握过去的股价波动规律去预测未来,但其实未来是可变的,每一次预测前提都不一样,那么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但是预测股价无非50%的成功率,特别是在行情好的阶段里去做这种预测,看上去成功率很高,但实际上这些预测的成功只是市场带给你的偶然,如果换个行情不好的阶段这样去预测,会让你陷入无底深渊。

所以市场不是用来预测的,我们预测的是一个经济体、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的未来,那么这种预测,其实也不能做到百分百的精确。原因其一是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其二是你在利用你获取的那些信息去做判断时,这些获取的信息不一定真实有效;其三是未来总会充满许多变数,而这些变数则会对你的预测产生影响。

价值投资里,风险是本金的永久性损失,而正当这些预测产生偏差的时候,则是风险产生的原因。

那么投资组合中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答案是通过安全边际和分散持仓。

安全边际的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当你的预测产生偏差时,安全边际减少了你的损失,降低了这次犯错的代价;第二在股价大幅波动时,安全边际平衡了投资者的心态,而好的心态则坚定了持股的信念。分散持仓的作用本文就不介绍了。

综上所述,正因为无法对未来做出精确的预测,才会有一个安全边际的说法。而市场在其中,只是作为一个工具。

因为市场是有周期性的,周期性给予了我们一个有安全边际买入的时机,机会来了就买入,如果时机不来,就坚决不买。因为你在周期底部大批买入好公司,胜过在其他时间“一顿操作猛如虎”。买到一次,十年里的钱都赚到了。

所以真正的价值投资,是要结合安全边际去买入的,且前提买的是真正的好公司。不考虑安全边际只考虑成长性去买,我认为是不对的。哪怕是有些人自认为对某些行业能做到异乎常人的精通,我也不相信有百分百精确预测未来的人存在。

第一次在朋友圈以外的公开场合发文,以上观点纯作交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