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昨天看到某知名基金公司在招贤纳士,今天正好读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一段: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翻译成白话文为:

当初袁绍与曹操一起举兵之时,袁绍曾问曹公:“如果功业不成,那么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公反问:“您认为怎么办好呢?”袁绍回答:“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靠燕、代之地的险要,再加以戎、狄的兵力,然后南进争夺天下,这样或许可以成大事了吧?”

曹公回答:“我运用天下富有智慧和能力的人,用道义来驾驭他们,在什么地方都会成功。”

由此可见曹操的认知和智慧明显高于袁绍,后来的官渡之战的结局已经不言而喻。

读到此处时,我又想起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武侯与吴起泛舟西河时的一段对话——《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事魏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大意就是:魏武侯泛舟黄河顺水而下,船到了河流中间,他回头对吴起说:「山河险要,易守难攻,真是我们魏国的瑰宝啊!」吴起说:「真正的瑰宝,是仁德而不是天险。过去以为能靠天险而不修仁德的三苗氏,被夏禹所灭;夏桀不修仁德,虽有山河险要却被商汤流放;商纣不施德政,虽有山险却被武王所杀。由此可见,在德不在险。如果大王不修仁德,同船的人都能变成敌人。」

从此段对话可以看出,魏武侯的格局和境界与其父亲魏文侯相比还是有不下的差距,魏国后来逐渐衰亡由此已初见端倪。

目前,国际资本市场正处在因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格局一片混沌、哀鸿遍野之际,那些已经在招贤纳士、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不断提升能力,修行精进,具有先见之明的智者一定是未来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