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7喜欢:2

$招商银行(SH600036)$ 

疫情之后经济复苏不如预期,现在有各种说法,都挺有道理,疫情之后的疤痕效应,居民需要时间来修复资产负债表,政府财政在防疫中的透支,也需要时间修复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确实这都是实情。中国的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到底有多少,这是最重要的长期因素,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前提下,个人认为,中国按照人均GDP计算,增长潜力应该远在韩日之上,城镇化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潜在的长期增长还在5%以上。

但是,有一些非常严重的风险因素也是会干扰中国经济的,特别是过去几年,政策上的失误是相当大的。记得有篇在研究前苏联解体的文章曾经谈到过前苏联解体的经济原因,其实前苏联维持了很多年,虽然轻工业不发达,居民生活水平不高,但还是可以维持基本的稳定的。比较奇特的是,前苏联解体的前10年应该是国家收入的黄金时期,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将原油价格提升了10几倍,而前苏联的主要出口收入就是原油和天然气之类的能源产品,有计算前苏联在这十年间依靠原油出口赚了3000-5000亿美元的外汇,但恰恰在这个能源黄金时代结束的时候,庞大的帝国突然崩溃。

根本原因就是四个字,“资源错配”,前苏联在财务充沛的时候,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在全球领域大撒币和美国进行战略竞争,将资源消耗在无用的领域,这才是导致前苏联崩溃的主要经济因素。

资源错配其实在我国也有这种危险的前兆,贵州贫困县巨资建立的土司楼就是案例。其实,并非所有的城市建设项目都是乱花钱,根本原因是是否发挥了比较好的效用,比如,朱镕基总理2000年主导的全国高速建设,还有后来的高铁建设,没过几年,高速公路上跑满了车,高铁上挤满了人,这是超前建设,但资源有效利用的典范,还有些发达地区的新城区,没有多久也住满了人,这也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根本的差别是是否符合经济规律,是否是根据科学的未来做的合理规划,而非简单的领导意志。但这些年的很多建设就有些变味了,出现不少无人居住的鬼城,可能真的是百年,千年之后要提供给考古学家了,其中的差别就是决策的科学性和是否符合经济规律吧。如果这种可怕的资源错配不仅不能制止,而且愈演愈烈的话,经济发展的前途就堪忧了。

全部讨论

2023-06-17 16:47

农村都是老人了...以后城市化就是等这批老人走完后被动抬升,多去农村走走看看,你就知道了....

2023-06-17 15:35

中国年龄中位数42岁了,这个阶段的国家gdp潜力在4%以下了,类似90年代日本。我更相信数据案例,任何国家都这样,中国不会是例外。

2023-06-20 11:32

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关键还是要改革放权

2023-06-17 17:58

多花点钱在自己年轻人身上,别净给阿三老黑大把胡送。听说大学学费又要涨了

2023-06-17 16:09

说得很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政府有时候感觉自己比市场还要有效,事后看很多是错误的投资。还好中国的经济体量足够大,容错能力还是足够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