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空间站』003期:四箭齐发!重磅政策怎样影响券商板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政策持续发力,建议继续关注券商板块!周五,财政部、证监会和税务总局再次为市场带来超预期利好消息,政策“四箭齐发”,涵盖了降低印花税、限制减持、收紧IPO、调整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等重要举措。

这次出台政策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其中部分内容在我们之前视频中讲过。具体内容上有哪些亮点?未来券商板块如何布局?大家好!我是浦银安盛基金经理、『ETF空间站』老班长高钢杰。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本轮政策核心的“四大亮点”:

1、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由按股票交易成交金额的1‰对卖方单边征收,下调至按0.5‰征收;

2、规范相关方减持行为,鼓励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3、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但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4、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利好消息刷爆朋友圈,体现高层提振市场决心

第一,政策涉及范围广、力度超预期

本轮政策由财政部、证监会和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政策相对全面回应了投资者关切的一些重要问题,从印花税调整、IPO发行节奏到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再到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的调降。一系列组合政策从“融资端”、“交易端”和“投资端”三个维度一起发力,相对全面地兼顾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回应了市场关心的内容。

$证券公司ETF(SH516730)$

本次政策力度超出多数投资者期待。从融资端看,“收紧IPO”等政策,缓解了市场对于新股发行过快可能给二级市场带来的资金分流扰动的焦虑;从交易端来看,印花税的调整也将为A股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实惠。数据显示,2022年证券交易印花税共征收了2759亿元(数据来源:财政部,时间截至2022.12.31),此次印花税减半的政策或将节省交易费用超千亿;从投资端看,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材料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第三十九条,2023年8月27日),有助于壮大融资买入规模,投资者可更积极参与A股市场,并起到推动融资交易、活跃A股市场的效果。

第二,政策出台时间很及时

本次政策出台时间点和A股估值低点、投资者情绪低点相几乎“重叠”。从股债风险溢价等指标看,当前阶段是权益配置性价比相对较优的时期。从市净率来看,代表龙头券商的中证证券公司30指数的当前市净率为1.4倍,历史分位点为33.89%,处于历史低位(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4.1.3-2023.8.28)。因此我们认为,在利好政策加持下,投资者中长期布局权益资产或迎来了一个较好时间窗口。

从行业上看,在利好的加持下,我们继续关注券商板块布局机会。券商行业在多重政策的催化下,无论是调整交易端的印花税减半,还是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的政策,都有助于A股市场交易的活跃和估值修复,并推动券商经纪、财富、自营和两融等业务加快发展。从中长期看,对券商行业估值中枢的提升或有较大帮助。从具体选择上,我们认为证券公司板块的中长期成长空间已然打开,且头部证券公司在本轮创新发展中将更为受益。

最后我们来做个总结:

本轮利好政策从“融资端”、“交易端”和“投资端”多维度回应了投资者关切,政策覆盖比较全面,涉及到降低印花税、限制减持、收紧IPO、调整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等关键内容,总体来看,政策力度超出了多数投资者期待,未来或将有助于A股市场交易的活跃和估值修复,并推动券商经纪、财富和自营等业务逐渐改善。投资者或可继续关注券商板块。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A股全线拉升!牛市会来吗?#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